对失眠的几种行为学干预疗法
2009-05-26 20:36:34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许多躯体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和焦虑)可引起失眠或睡眠障碍,一些刺激性物质(如烟、酒、咖啡)和药物也会加重失眠的严重程度。另外,临床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明原因的失眠病人,对这部分病人的行为学干预包括:    

⑴睡眠生理心理知识的教育;
⑵认识失眠既不是单一的生理问题,也不是单一的认识或心理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⑶详细询问和了解有关失眠诱因、表现等(症状清单);
⑷自我监察睡眠—觉醒周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⑸行为及环境因素的控制(如睡前不看电视或看书);
⑹学会放松技术,避免强迫自己入睡;
⑺安排一些体育锻炼项目,必须在白天或傍晚进行,而非睡前的运动;
⑻安排规律性的生活,晚饭后避免茶、咖啡、烟等刺激性物品的使用;
⑼生物反馈技术加强放松效果;⑽适量的抗焦虑、抗抑郁药及镇静药物的使用;
⑾避免长期使用一种安眠药,以免药物依赖形成;
⑿坚持随访、自我巩固。

正确的睡眠方法还包括以下几点,也就是国外一直提倡的“失眠行为学疗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失眠症的治疗。

  1.白天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加深睡眠;

  2.不在床上进行非睡眠活动,如看电视、工作、思考、阅读等,这些不良的习惯,会引发睡前兴奋,破坏睡眠的正常节律,从而导致失眠;

  3.若20分钟后还未入睡,应离开卧室,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坐着或靠着,远离书、电视、电脑,安静地呆20分钟。可以静坐或冥想,待有睡意时再回到在床上。如果一次不行,可重复进行。

  4.不论每天几点入睡,清晨都应定时起床,即使是在周末和节假日,也应坚持固定的上床与起床时间,以此可维持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提高睡眠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注意忽以“冷暴力”形式虐待儿童
下一篇:孩子内向不能随便下结论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