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钠尿肽的昼夜节律及与24小时血压波动的相关性
2021-05-14 23:57:23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关键字: 血压波动
钠尿肽(NP)水平的昼夜变化及其与24小时血压(BP)节律的关系尚未明确。肥胖个体具有相对的NP缺乏和BP节律紊乱。
这是一项临床试验,目的是在健康、消瘦和肥胖人群中评估NP(B型钠尿肽[BNP]、中部区域心房钠尿肽[MR-proANP]、N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的昼夜节律性,以及NP节律与24小时血压节律的相关性。
招募了18-40岁的健康的、血压正常的、消瘦(BMI:18.5-25 kg/m2)和肥胖(BMI:30-45 kg/m2)个体,以标准化饮食为背景,予以受试者24小时住院监测方案,并从入院前24小时就开始进行动态BP监测;住院期间,控制光的强度,并重复抽血监测NP水平。
各指标在消瘦和肥胖个体中的24小时波动
共筛选了52位受试者,其中40位(18位消瘦、22位肥胖;50%的女性;65%黑人)完成了研究。各种NP在24小时内的中值范围波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百分比差)分别是:MR-proANP:72.0%(四分位间距[IQR] 50.9%-119.6%);BNP:75.5%(IQR 50.7%-106.8%);NT-proBNP:135.0%(IQR 66.3%-270.4%)。
无论是在消瘦个体还是肥胖个体中,均观察到正常NP水平(BNP、MR-proANP和NT-proBNP)的余弦波形24小时振荡。
收缩压和不同NP节律的相关性
与消瘦个体相比,在肥胖个体中,研究人员观察到MR-proANP BP节律(-4.9h vs -0.7h)和BNP BP 节律(-3.3h vs -0.9h)的相位差较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Stroke: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来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患者复发的预测因子
下一篇:JAH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对心脏手术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