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后为何零死亡
2010-11-03 20:46:25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前不久,新西兰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后,尽管部分建筑物、道路和桥梁损坏,电子和移动通信网络中断,天然气和水的供应也中断,但没有一人死亡,仅有30余人受伤。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地震史上的一大奇迹。

 

  房屋建在橡胶垫上

  多年来,新西兰就是房屋抗震设计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在位于惠灵顿的大型研究所里,研究人员建起与实际尺寸一样大小的房屋,并通过模拟试验,以弄清地震让房屋震成碎片的原因。从上世纪60年代末起,他们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收到了很好的抗震效果。在一些重要建筑物和桥梁上,均采用了含铅的橡胶垫。也就是说,楼体是建在橡胶减震层或滚球轴承垫上的。这样,当大地震发生时,它们就能通过适当晃动来降低地震造成的破坏。

  木质结构不易崩塌

  新西兰还全面推广了一种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这种建筑重量轻,在地震中吸收的震动力也小。木结构本身的平衡性也优于钢筋水泥结构,不易发生变形或化学反应。其楼板和墙体形成的类似于筒形的空间结构,能使每个构件既相互作用,又不易散架。此外,由于木质结构韧性大,有很强的弹性回复性,因此当受到瞬间冲击和周期性破坏时,即使主体结构与地基发生错位,仍会靠自身的弹性复位而不至于崩塌。

  不少民居还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内侧是木结构,砖贴在外层,造价不高,且施工方便),房屋即使倒塌也是向外。所以,即使余震频繁,人们待在家中一般也无大碍。

  用抗震带把古旧建筑包起来

  对于古旧建筑,大都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用一种由树脂纤维编织而成、形状如安全带一样的抗震带,并在上面涂以高黏度的黏合剂,包裹固定在建筑物的支柱上。这样,当地震发生时,支柱即使出现内部损伤,整个建筑也不会立即垮塌,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保全生命的空间,或赢得逃离现场的宝贵时间。正因为如此,一些古旧建筑才得以保存。

相关热词搜索:死亡 为何 地震 结构

上一篇:反思“早熟门”
下一篇:变异的布尼亚病毒更可怕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