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诊断流程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2012-05-20 16:17:53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早诊早治是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的有效手段,也是乳腺癌研究最核心的努力方向。近年来,乳腺癌诊断取得了飞速进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结合临床病例探讨了如何从全局出发,选择能够让患者最获益的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法。

  彩超、 MRI还是钼靶?

  病例:患者乳房疼痛,仅表现为局部增厚,一年前做钼靶检查未见异常。下一步我们应该做彩超、钼靶还是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有一段时间MRI很受临床医师推崇,但其假阴性率过高,应用前景不被看好。《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告诉我们,MRI只有在彩超和钼 靶不能充分评估疾病的时候才可以用。另外,我国女性乳房与国外女性相比体积较小,比较致密,而彩超检查对这一类型的乳房更有优势。我们一项有14家科研单 位参与的 “十一五”科技课题,筛查了5万多例患者,其中约1.3万例为高风险人群。建组一年后诊断出3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29例彩超检查都可以发现, 而钼靶只检测到16例,有14例未检出。此外,多篇文献都报道了彩超检查对乳腺癌的敏感性明显大于钼靶。当然,钼靶的特异性更好一点,但从筛查的角度来 说,敏感性高有利于早诊。

  鉴于上述病例中患者曾做过钼靶检查,因此现在应做彩超检查比较合适。

  是否使用导管镜?

  病例:患者表现为血性乳头溢液,钼靶未发现异常。对此应采用导管镜检查还是直接进行手术?

  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都告诉我们,20%的血性和浆液性乳头溢液患者被诊断为早期癌或癌前病变,血性乳头溢液本应做手术处理。一项对98例接受导管镜检 查患者的研究发现,前 50例患者有11例被诊断为乳腺癌,但其中只有5例是由导管镜发现的;后48例中有6例乳腺癌,只有3例是导管镜发现的。来自美国 克利夫兰的研究报道,在100余例乳头溢液患者中诊断了14例乳腺癌患者,只有6例是由导管镜发现乳管内占位。此外,导管镜检查可能破坏乳腺导管壁,造成 溢液停止,给下一步手术定位带来困难。对于浆液性和血性溢液,不管导管镜检查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都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而且也不可能改变手术方式。因 此,导管镜不应作为常规检查,对血性乳头溢液患者,我们建议直接做导管切除术,这样可同时兼顾诊断和治疗目的。

  穿刺还是开放活检?

  病例:患者有很明确的乳腺肿块,彩超和钼靶都提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患者没有保乳愿望。为进一步确诊应行穿刺还是开放活检?

  很多人认为开放活检浪费医疗资源,手术时间长,易引起患者焦虑及可能产生并发症等等。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开放活检的费用低于穿刺,手术时间与穿刺没 有区别,而且开放活检能够很快得到检查结果,事实上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并发症也比穿刺少。另外,穿刺不可能有全貌分析,而活检更有利于术前判断。从安全 角度而言,穿刺本质上是一种切取性活检,与切除性活检相比,会破坏肿瘤的完整性,增加种植和转移的机会。因此,我们应综合考虑穿刺和活检的优缺点,加强术 前宣教,尽可能给患者提供理性的诊治信息。

  国内一项试验发现1000余例穿刺病理提示非恶性病变患者中有500多例患者又接受了活检,其中近80例被诊断为乳腺癌。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告诉我 们,穿刺检查的组织学低估率为29%~52%。美国的研究也显示穿刺结果不能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我们在选择穿刺还是活检时应该知道穿刺的准确性和安 全性低于活检,对于一些考虑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可进行穿刺;对于手术指征比较明确且没有新辅助治疗要求的患者,应选择术前冰冻活检,争取早治时间。总 之,临床医师既要参考指南,也要结合临床经验和实际,从而做出最适当的选择。

  江泽飞教授点评

  优化流程是医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果,更是学者们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所形成的新流程。优化乳腺疾病诊断流程既有利于对良性患者的诊断和随访,更有利 于乳腺癌患者的系统治疗。我们可从诊断时便开始系统的计划,包括如何开展新辅助治疗、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后续的辅助治疗等等。优化流 程需要严格的技术支持,同样也需要大家在理念上的接受。任何一种诊断技术都有其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优化流程并不是要推翻这些要求,而是希望大家能正 确、合理地使用现有技术。但正如有些学者所担心的,要注意警惕单一技术的过度使用。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检查手段,同时也应该允许大家 进行一些探索。一味反对某一手段不合适,而片面去提倡某一手段也不合适。当前我们对乳腺癌提倡进行个体化治疗,其实乳腺癌诊断方面的要求与治疗类似,也需 要考虑诊断流程、技术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相关热词搜索:乳腺癌 诊断 流程

上一篇:改善卵巢癌的诊断
下一篇:传统乳腺病变诊断流程及其缺点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