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
2009-05-26 20:37:28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光谷生物城简介

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同意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即“光谷生物城”),这是继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来,东湖高新区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在东湖高新区区域内,包括南湖农业基地、关南医药基地、九峰创新基地、九龙产业基地四大产业基地,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生物产品研发、生产、流通为一体,基础设施齐全,产业链完善,产业分工明确,产业竞争力强的产业聚集区。其延伸区包括庙山、吴家山和沌口三大产业园区,辐射区包括武汉“1+8”城市圈,拓展区包括以宜昌为中心辐射宜(昌)——荆(州)——荆(门)经济区及恩施州的鄂西南地区,以襄樊为中心的襄(樊)——十(堰)——随(州)及神农架林区的鄂西北地区。

东湖高新区高标准地规划了12平方公里土地,打算用3~5年的时间,投资100亿元,打造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研发中心为一体的光谷生物城。基地将优先发展以生物服务外包、生物制药为主的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以中药现代化和生物农业为主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医疗器械和化学药制剂为主的规模产业,超前布局以生物信息及生物能源为主的国际前沿先导产业。

光谷生物城将认真落实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按照把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基地建设,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东湖高新区跨越式发展。

光谷生物城总体规划



一、规划布局

2007年6月武汉市被认定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确定了生物产业基地的功能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东湖高新区作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主要载体,肩负着发展生物产业的重任。武汉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延伸区包括庙山、吴家山和沌口三大产业园区;辐射区包括武汉“1+8”城市圈;拓展区包括以宜昌为中心辐射宜(昌)——荆(州)——荆(门)经济区及恩施州的鄂西南地区,以襄樊为中心的襄(樊)——十(堰)——随(州)及神农架林区的鄂西北地区。



 



 



鉴于东湖区的角色定位和光辉历史,确定了东湖区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示范引领作用。整个生物产业基地规划的定位是:“全国领先、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一方面在产业规模上要成为经济支柱,在技术先进性和高、精、尖方面实现领先;另一方面,在规划上要做到高水准、高标准、科学规划,做到国际一流,真正体现引领和示范效应。

二、核心区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即光谷生物城)是继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来,东湖高新区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基地核心区位于东湖高新区,包括关南医药基地、南湖农业基地、九峰创新基地、九龙产业基地和凯迪能源基地五部分。高新区规划用地12平方公里,用3—5年的时间,投资100亿元,重点打造九峰创新基地和九龙产业基地,将其建造成为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研发、生产中心为一体的光谷生物城。争取到2020年,高新区将实现生物产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成为继光电子信息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和又一个千亿元产业。



关南医药基地

规划面积1000亩。通过整合,提升现有生物医药企业资源,挖掘现有医药企业生产潜能。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通过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企业扩张,培育出2~3家本地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提升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实力和影响力。

南湖农业基地

规划面积1000亩。抓好生物农业企业的整合、科研、提高,培育生物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建设生物农业园科技产业区、科研孵化区、生物农业培训区。最终建成立足湖北、辐射华中、影响全国的生物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

九峰创新基地

九峰创新基地位于高新大道以南,京广高速铁路以东、二妃山以北、光谷三路以西的九峰乡三星村范围内,总面积约1300亩。主要建设生物产业研发区、孵化区、中试区、商务区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关键技术中试放大平台、专业孵化大楼等,营造适合生物企业研发和孵化的软硬件环境,项目将分二期建设,于2009年9月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6月完成全部建设。


 

九峰创新基地鸟瞰图



 


 

九峰创新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



 



九龙产业基地

九龙产业基地位于豹澥镇九龙村,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将主要建设生物产业生产制造及物流园区,专业化的生物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立符合GMP标准的各种制剂中试车间,接受对外委托加工;建设生物制药、高端医疗仪器等生产基地及专业物流中心,带动园区产值快速增长,并逐步建立居住、娱乐、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体系,最终建成产值过千亿元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新城。


 

九龙产业基地鸟瞰图



三、配套建设

路――为切实推进基地的配套实施建设,我们在九峰创新基地和九龙产业基地所在区域规划了“三横五纵”八条道路。其中“三横”指高新大道、高新二路、高新三路;“五纵”指光谷三路、光谷四路、光谷六路、光谷七路和光谷八路。

电――在供电方面,开发区投资建设2座110KV变电站及输变线路。

水――在水务方面,将将现有水厂扩容20万吨,并建设相应的配套管网与供水设施。

环保――在污水排放项目上,计划建设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0万吨)一座、泵站二个。

发 展 目 标


 
[NextPage]
近期发展目标(2010年)

努力打造完备的产业环境,加速产业成型,初步形成生物产业的特色和一些细分产业在全国初步形成优势。

实现整个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收入超过140亿,其中化学药50亿,中药40亿,生物制药25亿,生物农业20亿,其他5亿

生物技术和医药企业300家,规模以上企业60家,引进大型跨国企业5家

实现收入30亿元以上企业1~2家,10亿元以上企业3~5家,1亿元企业以上15家,创业型企业150家

引进海归创业人员和企业骨干、带头人超过300人,普通从业者超过25000人

中期发展目标(2015年)

树立核心领域的产业优势,并促进优势产业提升,逐步实现国内领先。

实现整个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收入超过420亿,其中化学药120亿,中药90亿,生物制药100亿,生物农业90亿,CRO10亿,其他10亿

生物技术和医药企业500家,其中 CRO企业200家,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引进大型跨国企业20家

实现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1~2家, 30亿元以上企业3~5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1亿元企业以上30家,创业型企业300家

引进海归创业人员和企业骨干、带头人超过600人,普通从业者超过35000人

远期发展目标(2020年)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与拓展,全面实现世界知名。

实现整个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收入超过1300亿,其中化学药400亿,中药300亿,生物制药300亿,生物农业200亿,CRO50亿,其他50亿

生物技术和医药企业700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引进大型跨国企业30家

实现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50亿元以上企业3~5家, 30亿元以上企业8~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30家,1亿元企业以上50家,创业型企业500家

引进海归创业人员和企业骨干、带头人超过1000人,普通从业者超过40000人

东湖高新区生物产业蓝图


到2010年,随着生物产业各优势子产业的逐渐成熟和配套服务的日渐完善,高新区4.06平方公里土地上逐步形成完善的生物产业群落配比,多个子产业协同发展和各个产业链环节的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专业配套机构和生活配套机构形成互动,嵌入在欣欣向荣的产业群中,推动东湖高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借鉴国内外领先基地的产业群落配比,根据东湖高新区内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到2020年东湖高新区形成的产业群落配比如下:

东湖高新区充分发挥本地研发实力较强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以研发和生产并重,研发越来越成为主体的产业群落,研发+生产+专业配套机构的比例达到40%+40%+20%,研发的比重日趋上升,而生产的比重将会日趋降低,东湖高新区逐步成为以研发为主体的区域。

研发层面。高新区原有的研发机构聚集,研发技术、设备、仪器得到整合,能相互利用,同时引入了世界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研发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聚集了一批中小型创业型企业和技术服务型企业;

生产层面。由于大规模的生产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东湖高新区原有的健民、红桃K继续保持较高的生产效能,同时引入了全球龙头企业的制造基地,成为行业引领者;

配套机构和服务层面。建立具有鲜明高新区特色的含研发孵化区、企业加速器、融资等在内的专业的企业孵化器;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周边配套设施,聚集了一批信息技术、法律、保险机构、人力资源服务、公关公司、技术撰稿人、知识型中介服务体系(培训机构)等,为入驻高新区的企业提供最为全面的专业服务,促进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生物城大事记


2007年6月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08年7月   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08年8月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筹备工作组成立

2008年9月  《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被省委政府常务会和省委常委会讨论并通过

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2008年10月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获省编委批准

2008年11月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九峰创新)基地开工典礼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授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默克410亿美元并购先灵葆雅
下一篇:美国紧缺护理人员医疗质量为此滞后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