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医院壁垒,才能提高基层水平
2009-05-26 20:35:56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19日上午,九龙坡走马籍的黄中轩死在了长寿区云台镇卫生院的病床上,此时距他60岁生日还有4天。之前,他因肚子痛到该卫生院检查,主刀医生在打开其腹腔后发现是肠穿孔,但手术需要上级医院长寿区人民医院的医生才有能力实施。于是黄在病床上等待了近5个小时,才等到垫江县人民医院的医生赶来。两天后,黄死亡。死者家属认为患者的死亡是由医院不负责造成的,要其承担全部责任。昨日下午6时,经过多次协商,医患双方达成一致,云台镇卫生院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13万元,以了结此事。(据重庆商报)<strong><font color=darkblue size=3>从“开腹5小时等医生”事件谈基层医院的发展</font></strong>

在新的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引起纷纷议论之时,又一个生命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离开人世,尽管这件事情的具体原因是因为医院的不负责任还是源于无法控制的感染说法不一,且事发医院作为一所乡镇医院其医疗水平的不足恐怕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事实。但到底如何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呢?

本来象这样一所乡镇医院面临一个无法确诊的急腹症患者时,至少有两个选择:一是建议并帮助患者转至上级医院以明确诊断,这当然是相对简单而安全的办法;二是冒险进行手术探查,手术探查无论在哪级医院都是有风险的,但在手术探查前应该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估计、判断,并要做出相应的应对预案。这家医院之所以选择第二种办法,原因无非有两个:一个可能是技术水平的确很差,差到根本没想到会有什么风险,以至于到了手术台上无法收场;第二个可能就是为了手术的丰厚经济收入,毕竟目前多数医院主要要靠创收来养活自己。而更有可能的是这两种原因都存在,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暴露了现行医疗体制中的一个巨大弊端:三级医院因为经济原因关系脱节,造成了相互竞争、各自为战的局面,从而导致了大医院越来越强、基层医院却每况愈下、逐渐萎缩。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想办法切实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尽管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县级医院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乡村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等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举措,但增加资金、设备的投入乃至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都是扬汤止沸的一时之计,难以发挥更长远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院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的局面,必须打破各个医院之间的经济壁垒和人才壁垒,建立三级医院逐级负责、相互帮助、带动提高的树状体系,将专家下基层指导工作、专家到基层医院带动发展等能够切实带动基层医疗水平提高的具体措施长久化、制度化,提供条件鼓励人才到基层发展,为基层医疗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打破一定范围内医院之间的隔阂建立合理的医疗网络,有助于防止山头林立、各自为政,有助于加强团结协作,有助于人才、技术的流动和共享,有助于整体技术力量的提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增强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认可和信任,真正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目标。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大病、罕见病到转诊到大医院医治,既节约了患者看病的成本,也会使“看病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英国下院通过法案允许合成人兽胚胎
下一篇:值得所有的医生记一辈子的话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