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成功建立慢乙肝NAFLD模型
2012-02-07 12:04:53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采用高脂饮食喂饲HBV转基因小鼠,建立慢性HBV感染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研究组成员成功建立了慢性HBV感染合并NAFLD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疗效评价等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平台。该论文发表在2011年第19卷第9期《中华肝脏病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携带HBV全基因组的小鼠随机分为雄性对照组、雄性模型组、雌性对照组、雌性模型组。各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含胆固醇2%、猪油l0%、基 础饲料88%),对照组则喂饲基础饲料。分批于第8、16、24周末处死小鼠,检测体质学指标、肝肾功能、糖脂代谢等NAFLD相关指标;血清HBV分 型、HBeAg、HBV DNA,以及肝组织HBs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病毒学指标;并通过HE、Mason及油红O染色评价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组 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造模时间的雌性和雄性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肝指数均明显升高;ALT、AS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 总胆红素、胆汁酸等肝功能指标受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等糖脂代谢指标也有不同程度升高。然而,各组 间血清HBV DNA、HBeAg水平和肝细胞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造模第8周时,雌、雄模型组小鼠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肝 细胞脂肪变,伴小叶内散在的点状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第24周时肝脏脂肪变及炎症虽未明显加重,但有窦周纤维化和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

相关热词搜索:NAFLD模型 乙肝

上一篇:让胃食管反流“停”下来
下一篇:昆明地区HCV感染基因型以3b和1b为主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