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培养污染的五个技巧
2014-11-29 16:21:32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假阳性及污染是血培养公认的医疗质量问题,这两者的出现导致ICU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高、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及原本可避免的药物毒性。血培养污染的发生率是2-3%,美国成人住院患者出现血培养污染的几率是2.5%。
美国田纳西州HCA公司的Septimus等进行了一项比较三种预防血培养污染方法差异的前瞻性、整群随机试验,该研究发表在2014年10月的《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杂志上。该试验共纳入43家医院74个ICU病房,其中42个ICU为社区医院配置。预防血培养污染的三种方法包括: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患者进行MRSA筛查、分离及鼻腔监测培养(第1组);对MRSA阳性患者进行分离及去除定植菌监测(第2组);不监测但鼻腔使用莫匹罗星及全身每日进行洗必泰擦洗去除定植菌(第3组)。
在维持6个月的基线期,共从3399名患者中获得7926份血培养标本:第1组占32.3%,第2组占27.3%,第3组占30.4%。在为期18个月的干预期内,从9878名患者中获得22761份血培养标本,第1组占31%,第2组占32.5%,第3组占36.5%。
血培养污染定义为仅从一份血培养标本中就分离出共栖菌。下表为三组标本的污染率:
获得标本时间第1组:筛查和分离第2组:以去除定植菌为靶点第3组:通用型去除定植菌方法
基线期4.1%3.9%3.8%
干预期3.3%3.2%2.4%

通过对匹配标本的比较发现,第3组污染率降低最明显(优势比0.55)。研究结果提示,使用洗必泰擦洗去除定植菌的方法可明显降低血培养污染率。
该研究有几个亮点,包括:①研究设计严密,纳入了一大批社区医院患者;②研究结果强调从一个新的控制感染计划中获得明显的次级效益;③挑战ICU病房的血培养污染,ICU的血液样本常常是由护士或医生所抽取。
预防血培养污染视角
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血培养污染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疗卫生系统的Hall 和Lyman指出了5个降低污染的关键领域:
? 皮肤准备;
? 血培养瓶准备;
? 经外周血取样;
? 采血团队;
? 使用商业化采样盒。
使用酒精浸泡的导管帽可降低导管污染,后者常是静脉导管抽取的血样本培养假阳性的来源。该研究中的医院采用了几种直接降低污染率的策略,其中就包括“消毒管帽”。
2014年10月17日在Medcape上对该研究进行评论的美国北岸大学Becky A. Smith博士表示北岸大学医疗系统也有相似的血样本采集策略。
“我们使用ICU和急诊科外的采血团队进行取样,并对这些区域提供实时反馈,无论何时出现血培养污染。2013年,由采血团队采集的血样本(3277份)的污染率为0.46%,而ICU/急诊科的6427份血样本污染率为2.16%”,Becky A. Smith博士表示。
预防血培养污染关键的是要知道血培养污染可改善。每一家医院都可提高它们的血培养采血操作以降低血培养污染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朱培芳:慢性乙型肝炎的处理策略——浅谈慢性乙肝治疗指南
下一篇:世卫:埃博拉感染者已接近1.6万 塞拉利昂疫情严峻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