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丙型肝炎
2011-12-20 10:45:43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   作者:  评论:0 点击:

  近期位于豫皖交界的安徽省涡阳县和河南省永城市相继暴发丙型肝炎疫情,以儿童为主的感染人数不断增加,疫情造成不少人的恐慌和担忧。作为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向广大群众解释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传播正确的丙型肝炎防控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虽然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但迄今为止仍无预防HCV感染的疫苗。急性丙型肝 炎易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约75%~85% 急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或者肝癌,慢性丙型肝炎占总HCV感染者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inserted image

图1 HCV为有包膜、呈球形的RNA病毒

  HCV的结构 及病毒复制

  HCV复制方式是以正链核糖核酸(RNA)基因组作为病毒复制的模板,复制为负链RNA,再转录成多个正链RNA。经证实HCV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 内,肝细胞是HCV复制的主要场所。HCV也可在外周单核细胞内复制。HCV肝外复制场所作为HCV的储藏地,可能是干扰素治疗后复发、肝移植后再感染和 输入含有HCV抗体和HCV RNA阴性血液后仍可以发生感染的原因之一。

  病程转归及各期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的进展速度与感染时的年龄相关:婴幼儿或儿童时期的HCV感染疾病进展较慢;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感染后病情发展较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结果,丙型肝炎患者中5%~20%可发展为肝硬化,1%~5%可发展为肝细胞癌,5%死于长期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或肝癌。

  在西方国家,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是肝移植的主要病因,且移植后丙型肝炎的复发率非常高。
 
丙型肝炎的预防

  提高认知度

  由于丙型肝炎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因此常被感染者本人忽视。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丙型肝炎患者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且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 200万,其中能到医院就诊者约120万,被明确诊断者约100万,而接受治疗的患者只有70万左右,仅占同年新发病例人数的37%。也就是说,大多数丙 型肝炎患者都无法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

  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长春这5所城市开展的调研结果显示:感染科医务人员对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认知度较好,而非感染科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诊断 和治疗认知度显著较差(P<0.05)。这说明我国医务工作者对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并不容乐观。因此,医务人员应作为丙型肝炎防治的核心,加强对丙型肝炎 防治工作的认识,承担起从丙型肝炎防治的宣传教育到丙型肝炎的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的任务。

  认知9大丙型肝炎高危人群

  我国“9类HCV感染高危人群”包括:① 有偿献血者,尤其是有献血浆史者;② 1993年前接受输血者、维持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 者;③ 1995年之前使用过血液制品者;④ 静脉内注射毒品者;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⑥ 感染HCV母亲所生的婴儿;⑦ 针刺、刀伤 或黏膜暴露HCV阳性血液的医护人员、急救或保安人员;⑧ 不安全性行为者;⑨ 接受过手术和(或)输血的患者,血透析、介入性诊疗患者。对于具有高危因 素的患者,应该考虑进行抗HCV检查。

  切断传播途径

  HCV经血传播的途径包括针刺、共用针头、血液透析、移植、输血和血制品、针灸、纹身、穿刺等。性传播和围生期传播均较少见,但医源性传播在我国及其 他发展中国家较常见(表),研究显示丙型肝炎患者曾接受过外科手术或有创操作的比例较高。近年来随着对院内感染和职业防护的重视,许多医院已经重视在输血 前、术前和某些有创检查前进行HCV感染的检查,但据报道,近期发生在豫皖交界的丙型肝炎疫情原因疑为共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这提示在基层医疗机构中 应普及丙型肝炎知识,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

inserted image

  2003年和2005年两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丙型肝炎患者中,有过输血史和使用过血制品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1%和60%。可见,我国输血和血制品导致的HCV传播还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HCV职业暴露的处理与防护

  针刺伤是临床医务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大风险是感染血源性传染病,包括丙型肝炎。HCV职业暴露后预防措施,尚没有成文规 定。北京市地坛医院对于HCV职业暴露参考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暴露后即刻正确处理局部伤口,然后视伤口感染程度酌情应用利巴韦林和(或)干扰素,疗 程暂定1个月,目前这种方式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同时应该即刻抽取血液送检作为暴露者的基线对照,然后建议其在HCV暴露后1个月和3个月时随诊,主要 检查抗HCV抗体

  医务工作者要摆正心态,从容操作。其次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具体包括:① 当医护人员手上有破口时接触患者,尤其是进行有创操作时,一定要 戴手套;② 用过的注射器,切记不要双手针头复帽,防止复帽过程针头将手扎伤;③ 严格按照规定处理针头等锐器,例如必须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内。

作者:冯文卓 许倩

相关热词搜索:正确认识 丙型肝炎

上一篇: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2倍示肝纤维化
下一篇:可以实现无便秘的癌症镇痛吗?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