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_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内科学)
2013-04-01 09:14:59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5~8题共用题干)
男性,45岁,酗酒后8小时出现中上腹疼痛,放射至两侧腰部,伴恶心、呕吐。体检:腹部有压痛、肌紧张及两侧腰腹部出现蓝棕色斑,血压75/55 mmHg,脉搏110次/分
5.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胃炎
C.急性肠梗阻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管炎
答案:D
解析:据酗酒后出现中上腹疼痛,放射至两侧腰部,恶心、呕吐、腹部有压痛、腹膜刺激征、两侧腰腹部出现蓝棕色斑的典型临床表现,可诊断急性胰腺炎。
6.下列检查应首先选择
A.血、尿常规
B.尿淀粉酶测定
C.胸腹部X线平片
D.血清淀粉酶测定
E.腹部B型超声检查
答案:D
解析: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即可升高,超过正常3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7.对诊断困难者应进一步采取
A.剖腹探查
B.ERCP检查
C.抗感染治疗下严密观察
D.抗休克治疗
E.腹腔穿刺
答案:E
解析:腹腔穿刺可检查腹水淀粉酶活性以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8.在诊断尚未确立之前,不应采用的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吗啡类止痛药
C.胰酶抑制剂
D.体液补充
E.营养支持
答案:B
解析:吗啡可引起奥狄氏括约肌的痉挛性收缩,使胆道排空受阻,胆汁逆流,加重胰腺炎。
 
 
    (五)抗菌药  应用于胆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如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等,可根据病情选用。
    (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仅适用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有休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每日给地塞米松20—40mg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使用2—3天。
(七)抑制胰酶活性  仅适用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早期。①抑肽酶(trasyl01)2万u/(kg·d),分二次溶于葡萄糖液静脉滴注;②盐酸普鲁卡因有一定抑制磷脂酶A作用,剂量同上述,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1.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A.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B.戒酒
C.常用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
D.避免服用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
E.避免暴饮暴食
答案:C
解析: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是胆石症和胆道疾病。大量饮酒、暴饮暴食此处有药物感染、手术创伤等因素,抑制肝酶活性的药物仅用于重症胰腺炎治疗的早期,不做为预防用药。
 
[ZL]13.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措施不包括(2006)
A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B.戒酒
C.常用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
D.避免服用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
E.避免暴饮暴食
 
 
    (八)内镜治疗  ERCP、Oddi括约肌切开(EST)对胆源性胰腺炎可达到及时胆道减压,引流,清除胆石、蛔虫梗阻,控制胰腺炎症的效果,近年来使用日渐增多。
    (九)并发症处理  对腹膜炎患者,多主张采用腹腔灌洗或腹膜透析治疗清除胰酶和毒素的刺激,它对病情有遏制作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除用地塞米松、利尿剂外,可作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末正压人工呼吸器。有高血糖或糖尿病时,用胰岛素治疗。
(十)中医药治疗  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效果较好,常用的有清胰汤。主要成分为柴胡、黄连、黄芩、木香、白芍、芒硝、大黄粉(后下),随证加减。用药后有腹泻效应,随之病情好转。

 
九、预后
(一)水肿型胰腺炎预后良好,但若病因不去除常可复发。
(--)出血坏死型腺炎预后险恶,病死率约25%-40%。
(三)早期应用奥曲肽可降低24小时病死率.经积极救治而幸免于死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胰功能不全,极少数演变为慢性胰腺炎。
(四)年龄大、低血压时间较长、低血钙症及各种并发症者预后不良。
 
 
第二节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腺泡和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破坏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伴有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临床上有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持续性胰腺炎两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腹痛、消瘦、腹泻或脂肪泻,后期可出现腹部囊性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近25年来世界各地发病率渐增,国内亦非罕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西方国家的慢性胰腺炎中3/4与长期(10年以上)嗜酒有关,酒精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导致胰腺实质进行性损害和纤维化,胰液粘稠及蛋白质沉淀可引起胰管引流不畅和结石形成。在热带地区,重度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与慢性胰腺炎有直接关系,病理解剖发现广泛胰腺萎缩及纤维化,腺泡细胞内仅含少量酶原颗粒。在我国以胆道疾病(结石、炎症、蛔虫)的长期存在为主要原因,炎症反复发作而成慢性经过,最终导致慢性胰腺炎、代谢障碍如高钙血症、高脂血症及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囊性纤维化,也可发生慢性胰腺炎。还有少数原因未明的特发性慢性胰腺炎。
    1984年马赛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胰腺炎讨论会通过的修订分类,将慢性胰腺炎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类:①慢性胰腺炎伴灶性坏死;②慢性胰腺炎伴节段性或弥漫性纤维化;③慢性胰腺炎伴有或不伴钙化(结石)。1988年马赛、罗马的第三届国际会议又将其分为慢性梗阻性胰腺炎、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及慢性炎症性胰腺炎。由于这些分类主要基于病理改变,付诸临床应用尚有一定距离。上述形态学改变为不可逆性,且趋于进行性变化,最终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丧失。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者,男性多于女性。病程常超出数年或十余年,表现为无症状期与症状轻重不等的发作期交替出现,其发作频率长短不一,也可无明显症状而发展为胰功能不全的表现。
(一).腹痛  在病变早期最多见,约占90%。初为间歇性后为持续性上腹痛,可放射至背、两胁、前胸等处。疼痛轻重不一,重者需用麻醉剂方可止痛。腹痛多因饮酒、饱食或高脂肪餐诱发。疼痛与体位变换有关。.平卧位时加重,前倾坐位或弯腰、或侧卧蜷腿时可减轻。随着胰腺纤维化加重,腹痛逐渐减轻甚至消失。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发作时,上腹痛与急性胰腺炎相似,常伴发热和血、尿淀粉酶增高。 
 
75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是(2005)
  A呕吐
  B发热
  C腹部包块
  D便秘
  E腹痛
答案:E
解析:90%以上的慢性胰腺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初为间歇痛,后为持续性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钻痛或剧痛。
 
14.男性,40岁,反复上腹疼痛5年余,平卧时加重,弯腰可减轻。查体:上腹部轻压痛,X线腹部摄片左上腹部钙化,可能的诊断为(2004)
A.慢性胃炎
B.慢性胆囊炎
C.慢性胰腺炎
D.慢性十二指肠球炎
E.慢性肝炎
答案:C(2004)
解析:有反复上腹疼痛、弯腰可减轻的典型临床表现,有胰腺钙化的证据,应考虑慢性胰腺炎。
 
 (二)胰腺功能不全表现  多在病变持续5年以上出现,此时萎缩纤维性病变已较显著。
    1.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除有食欲减退、食后上腹饱胀及腹胀、不耐受油腻食物等外,由于脂肪及蛋白质消化酶分泌功能丧失,致有脂肪泻及粪氮质增加而有恶臭,患者出现消瘦、营养不良、浮肿及维生素A、D、E、K缺乏等症状。
    2.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  约50%的患者发生隐性糖尿病,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l0%一20%患者有显性糖尿病。
3.体征  腹部压痛与腹痛程度不相称,多仅有轻度压痛。当并发假性囊肿时,腹部可扪及表面完整包块。如胰头显著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下段,可出现持续或逐渐加深的黄疽。
 
 
(131~134题共用题干)
  男性,41岁,上腹疼痛7小时。伴发热,体温385℃,频繁呕吐。查体发现上腹部肌紧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15×109/L,X线检查:膈下未见游离气体。
131为明确诊断,急需检查的项目是(2005)
  A血淀粉酶
  B血常规
  C血清脂肪酶
  D尿淀粉酶
  E尿常规
答案:A
解析:上腹疼痛7小时,膈下未见游离气体排除了肠穿孔,目前首先考虑是急性胰腺炎,血淀粉酶6~12h开始升高,尿淀粉酶12~14h升高,血清脂肪酶24~72h开始升高,患者发病7小时,故应首先选择检查血淀粉酶。
 132最可能的诊断是(2005)
  A急性心肌梗死
  B急性胰腺炎
  C胆石症
  D胃溃疡穿孔
  E肠梗阻
答案:B
133治疗的基本措施是(2005)
A急诊手术
B禁食和胃肠减压
C腹腔穿刺引流
D腹腔镜切除胆囊
E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
答案:B
134如果病人治疗期间出现上腹部包块,首先考虑的诊断是(2005)
A腹膜转移癌
B粘连肠梗阻
C胰腺假性囊肿
D胰腺癌
E结肠癌
答案:C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1.直接刺激试验  胰泌素可刺激胰腺腺泡分泌胰液和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胰泌素后收集十二指肠内容物,测定胰液分泌量及碳酸氢钠浓度。慢性胰腺炎时,胰液分泌量减少和碳酸氢钠浓度降低。
    2.间接刺激试验(  1)Lundh试验,如果餐后十二指肠液中胰蛋白酶浓度减少提示胰功能不全;②胰功肽试验。
  (二)吸收功能试验
  1.粪便脂肪和肌纤维检查  慢性胰腺炎患者因胰酶分泌不足,脂肪和肌肉的消化不良,粪便中脂肪、肌纤维和氮含量增高。
    2.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慢性胰腺炎患者因胰酶分泌不足可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三)淀粉酶测定  慢性胰腺炎发作时,血、尿淀粉酶和Cam/Ccr%比值可一过性增高。胰外分泌功能严重不全时,血清淀粉酶同工酶大多降低。
  (四)胰腺内分泌测定
    1.血清胆囊收缩素  慢性胰腺炎时,由于胰外分泌减少,对血清胆囊收缩素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血清胆囊收缩素增高。
    2.血浆胰多肽  慢性胰腺炎时,血浆胰多肽明显下降。
    3.空腹血浆胰岛素  慢性胰腺炎时,胰岛素浓度减少。
    (五)影像学检查
    1. X线腹部平片  可发现胰腺区域钙化或结石。
    2.B超和CT检查  可见胰腺体积增大或缩小、边缘不清、密度异常、钙化斑或结石、囊肿等改变。
    3.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重要价值。可显示主胰管口径增大而不规则,可呈串珠状,胰管扭曲变形,可有胰管不规则狭窄或胰管中断,胰管小分支有囊性扩张,还可显示胆管系统病变。
(六)经超声引导或手术探查作细针穿刺活检,或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收集胰管分泌液作细胞学染色检查有助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16.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慢性胰腺炎诊断的是
A.反复发作上腹痛
B.血糖增高
C.粪苏丹Ⅲ染色镜下有脂肪滴
D.B超检查胰腺增大
E.CT检查胰腺增大、有钙化影
答案:E
解析: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有明确的胰腺炎组织学诊断;明确的胰腺的钙化;典型慢性胰腺炎的体征;明显的胰腺外分泌障碍和和胆道或胰实质造影等典型胰腺炎影像学特征。
 
44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慢性胰腺炎诊断的是(2001)
A反复发作上腹痛
B血糖增高
C粪苏丹Ⅲ染色镜下有脂肪滴
D B超检查胰腺增大
E CT检查胰腺增大,有钙化影
答案:E
解析:影像检查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B型超声和CT检查可见胰腺增大或缩小,部分病例可发现有钙化灶、结石或囊肿等异常现象。
 

相关热词搜索:胰腺炎 执业医师考试 历年真题 解析 内科学

上一篇:肝脏疾病(二)_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内科学)
下一篇:腹腔结核(一)_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内科学)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