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儿科12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2013-01-13 19:32:08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第十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胎儿血液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一)胎儿正常血液循环特点     考试的重点
    1.胎儿的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
    2.只有体循环,几乎无肺循环。
    3.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混合血(肝脏是纯动脉血供应)。
    4.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中的特殊通道。
5.胎儿时期肝血的含氧量最高,心、脑、上肢次之,而下半身血的含氧量最低。
 
17.关于胎儿正常血液循环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2006)
  A.营养与气体交换通过胎盘与脐血管完成
  B.只有体循环,几乎无肺循环
  C.体内绝大部分是动脉血
  D.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特殊通道
  E.肝血含氧量最高
 
(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1.脐血管  出生脐带结扎后即血流停止而废用,脐胎循环改为肺循环,脐静脉变成肝圆韧带,脐动脉变成膀胱脐韧带。
    2.卵圆孔  由于呼吸建立、肺扩张,肺循环压力降低,从右心室流入肺血增多,而肺静脉流入左心房的血亦增多,左心房压力增高,当超过右心房时,即卵圆孔在功能上关闭,至生后5~7个月解剖上关闭。
    3.动脉导管  生后由于肺循环压力降低和体循环压力升高,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流逐渐减少,最后停止,形成功能上关闭。另外,因血氧增高或缓激肽的释放使动脉导管平滑肌收缩,导管逐渐闭塞。解剖上关闭时间80%在生后3个月内,95%在生后l年内。若l岁后仍未闭,即认为畸形存在。
 本资料来源于37度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7med.com)


   
二、小儿心脏、血管、心率、血压特点
    (一)心脏
    1.心脏的容积  四个心腔的容积出生时为20~22ml,至l岁时达2倍,2岁半时增加到3倍,7岁时增至5倍(100~110ml),以后增长相当缓慢,20岁左右时为240~250ml。
    2.心脏的位置  <2岁时为横位,随着年龄的增长,站立行走、胸廓和肺的发育及横膈的下降,心脏逐渐转为斜位。
    3.心室的增长 心脏与体重平行增长,但左右心室增长不平衡。胎儿期因右心室负荷大,故出生新生儿右室壁较厚,4~5mm,几乎与左心室相等。出生后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迅速发育,至6岁时室壁的厚度达lOmm(约新生儿时的2倍),而此时右心室壁的厚度不及6mm,15岁时左心室壁的厚度增至出生时的2.5倍。
    (二)血管 小儿脉相对比****粗。动、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l:l,****为l:2。l0岁以前肺动脉较粗,直径较主动脉宽,到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毛细血管不仅相对的、而且绝对地比****粗大,因此这些器官供血良好,对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有良好作用。
    (三)心率 小儿心脏神经以交感神经占优势,迷走神经兴奋性低,且心排出量有限,为满足生长发育及旺盛的新陈代谢,只有增加心率来提高排出量,故小儿心率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新生儿每分钟l20~140次,l岁以内每分钟ll0~130次,2~3岁每分钟l00~120次,4~7岁每分钟80~100次,8~l4岁每分钟70~90次。
(四)血压  ①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高低取决于心排出量及外周血管的阻力,婴幼儿心排出量较少,外周血管口径相对较粗,动脉壁柔软,动脉血压较低,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推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 (新生儿收缩压平均70mmHg),舒张压=收缩压的2/3。收缩压高于或低于此标准20mmHG可考虑为高血压或低血压;②静脉血压;静脉压的高低与心排出能力、血管的功能及循环血容量有关。学龄前儿童静脉压为40mmH20左右,学龄儿童约为60mmH20。
 
【助理】26.2岁以上小儿的收缩血压计算公式为(2006)   
  A.年龄2+80mmHg
  B.年龄2+70mmHg
  C.年龄3+70mmHg   
  D.年龄5+70mmHg
  E.年龄5+80mmHg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概论
   
一、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临床根据左右两侧心腔及大血管之间有无特殊的通道及血液分流的方向分为三大类(表l2—12—1):   
 
(一)左向右分流型(潜在紫型)。正常时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左心的压力高于右心,故血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肺循环压力超过体循环时,右心的压力超过左心时,出现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一时性的肺动脉高压出现暂时性的青紫,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则永久性青紫。常见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助理】9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心病是(2001)
A动脉导管未闭
B肺动脉狭窄
C主动脉缩窄
D右位心
E大血管错位
 
(二)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因某些原因使右心的压力超过左心,使血流经常从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持续性青紫。此型常见的有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等。
 
【助理】18.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属青紫型的是  (2006)
  A.室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肺动脉狭窄
  D.法洛四联症
  E.主动脉缩窄
  
(三)无分流型  常见有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和右位心等。
    先心病的内因主要与遗传有关,如染色体畸变,外因主要是宫内感染,特别是母孕前2个月内患病毒感染,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理化因素有孕母接触大剂量放射线、叶酸缺乏以及抗癌药物的应用等。
  
二、特殊检查
    (一)X线检查  X线透视、摄片及食管吞钡可了解心房、心室和大血管的位置、形态、轮廓、搏动,有无肺门“舞蹈”征、心脏增大、食管压迹等。摄片常取后前位、侧位、左前斜及右前斜位。根据情况可做记波摄片、断层摄片或心血管造影。新生儿及小婴儿.心胸比例达55%,并有胸腺增大阴影。
    (二)心电图  可反映心脏的位置、房室有无增厚及心脏传导系统情况。
    (三)超声心动图  这是一种无痛、非创伤性的检查,能显示心脏内部结构。①M型超声心动图:用单晶体探头扫描在超声上的显像,可观察到组织结构间的距离,通过辨认波型,对心脏的腔室和血管的大小进行定量测定,用以估计心脏解剖上的异常及严重程度;②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脏扇形切面显像:用探头做心脏扇形扫描,能显示出心脏各层的结构关系,与M型超声心动图不同的是它能显示心脏内大面积的实时活动图像;③三维超声心动图:应用计算机将一系列的二维超声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以立体方式显示心腔、心内结构、大血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活动情况,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这是新一代多普勒心动超声诊断技术,它可在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基础上实时显示血流的方向和相对速度,提供在心腔和大血管内血流的时间和空间信息,能直观循环的血流,故称为“无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术”。
    (四)心导管检查  是先心病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根据部位分左、右心导管两种检查,临床常用有心导管检查。其方法是在x线透视下用不透放射线的塑料导管,插入肘部贵要静脉或腹股沟部大隐静脉,经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达肺动脉。此项检查可了解心腔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导管如进入异常通道更可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左心导管则由股动脉或肱动脉插入。
    (五)心血管造影  经以上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又需做手术者,可做此检查,方法是经插入导管将含碘造影剂(76%泛影葡胺)在机械的高压下,极迅速的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并连续快速的摄片或拍电影,观察造影剂显示的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位置及有无异常通道、狭窄及有无闭锁等畸形。造影术分静脉、选择性及逆行三种方法,最常用为选择性造影,即将导管的顶端插至需显影部位的近端,然后注射造影剂。
    (六)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用精细而复杂的闪烁照像机可将流经心脏的注入物,如99m锝(99mTc)演示为可见的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图,以进行定性及定量测定,确定心室和大血管的相对大小及探测有无心内分流和各种先天性解剖异常。
(七)磁共振成像  用于心脏检查的非侵入性新技术,成像清晰度高,今后可能代替心导管检查,主要用于测定心内分流、定性、定量及瓣膜反流等,计算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等。
 
 
(6~9题共用题干)
男4岁,因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就诊。
6首先去检查
A血常规
B脑电图
C血钙、磷测定
D胸部X线摄片
E腹部B超
答案:D
解析:先天性心脏病拍胸片主要是了解心外形、位置及肺血情况。
7该患儿口唇粘膜青紫,轻度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4肋间听到2~3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减弱,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A脑电图
B头部CT
C心肌酶谱
D右心导管造影 
E腹部B超
答案:D
解析:除心脏彩超外,心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根据口唇粘膜青紫,轻度杵状指趾和特征性心脏杂音,本患儿考虑为法洛四联症。8 2个月后患儿出现发热伴咽痛,2周后出现头痛。右侧巴氏征(+),WBC 18×109/L,中性0.86,淋巴0。14。考虑合并
A肺炎
B脑出血
C脑脓肿
D心肌炎
E结核性脑膜炎
答案:C
解析: 法洛四联症可合并脑血栓,若为细菌性栓子,则形成脑脓肿。本患儿呼吸道感染2周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外周血象提示细菌感染存在,故考虑合并脑脓肿。
9.合并症治愈后,进一步治疗的方法为
A预防外伤
B长期抗生素预防感染
C应用激素
D口服维生素
E施行心脏手术
答案:E
 
 
第三节  房间隔缺损
   
一、血流动力学
   
房间隔缺损(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20%~30%。女性较多见。由于小儿时期症状多较轻,不少患者到****时才发现。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有卵圆孔未闭、第一孔(称原发孔)和第二孔(称继发孔)未闭等不同类型,临床上以第二孔未闭型最常见。出生时及新生儿早期右房压力可略高于左房,可出现右向左分流,出现暂时性的青紫。随着肺循环血量的增加,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分流转为左向右。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缺损大小及两侧心室顺应性而不同。右心房接受上下腔静脉回流的血,又接受左心房分流的血,导致右心房、有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因而使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肺循环血量增多,而左心室、主动脉及体循环血量则减少。如缺损较大产生大量的左向右分流时,肺动脉压力则不同程度的增高,少数病人晚期出现肺血管硬化而致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当右心房的压力超过左心房时,血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持续青紫(即艾森曼格综合征)。原发孔缺损伴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亦增大。
1.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也称为I孔型房间隔缺损,约占15%,缺损位于心内膜垫与房间隔交接处。常合并二尖瓣前瓣裂或三尖瓣隔瓣裂,此时称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原发孔缺损伴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亦增大。原发孔缺损伴二尖瓣裂者,心前区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吹风样杂音。原发孔未闭者,常有电轴左偏及左室肥大。
    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最为常见,约占75%。缺损位于房间隔中心卵圆窝部位,亦称为中央型。
   
二、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区别,轻者可无全身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大型缺损者因体循环血量减少而影响生长发育,患儿体格瘦孝乏力、多汗和活动后气促。当剧哭、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暂时性的肺动脉高压,出现暂时性的右向左分流所致)。体检可见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大多数病例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呈喷射性,系右心室排血量增多,引起

相关热词搜索:执业医师考试 历年真题 循环系统 疾病

上一篇:2013年考研英语新增60词 阅读新题型改变
下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儿科13单元)泌尿系统疾病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