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家好的养老院,真难
2010-05-06 18:22:54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有关调查显示,七成以上人承认自己在为养老发愁,其中75%的忧虑者竟然还没有超过40岁。现实的确如此,很多人在担忧我们根本“老不起”的同时,也开始发愁该去哪里养老的问题。

 

  排了四五年号,住不进养老院

  在北京市宣武区某社区,记者见到了刘大爷和他的老伴,他们今年都70多岁了,两个女儿都在国外。老伴患过中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逢年过节,保姆有时会回家几天。刘大爷说,那时感觉一下子就没了着落。但附近的社会福利中心60多个床位早就住满了,不知什么时候能住进去。

  调查中记者发现,“一床难求”和养老公寓空置率较高现象,在一些城市同时存在。一方面,公办公营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排队等床现象广泛存在;另一方面,一些相对高端的养老公寓却入住率偏低,经营状况欠佳。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遇见来给母亲预定床位的赵女士。她说自己四五年前就已经报过名了,但一直没能排上号,直到现在也没能住进来。“目前这里在建一栋有630个床位的大楼,但据说排号的已经有1000多人。”在北京某民营高档老年公寓,记者了解到,在这里养老分为买房和租房两种,其中租房需要缴纳5万~50万不等的押金,每个月的费用在三四千元以上,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仅一成老人有养老院住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9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其中85%以上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而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只有11.6张左右,也就是说,最多只有1.16%左右的老人能到养老机构享受养老服务。

  “中国养老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老人养老资金太少。”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告诉记者,老人不愿去养老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少老人退休金不多,尤其是农村老人,晚年生活没有保障,只能在家里或社区养老;其次,公立养老机构太少,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再者,一些民营的养老机构收费偏高,很多老人负担不起;最后,不少养老机构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较低,人性化措施不够,老人在这里生活会感觉呆板、压抑,不能满足老人需求。

  老人不愿到养老机构,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大关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娟研究员表示,“养儿防老”、“四世同堂”等说法都表明了亲人、家庭对老人重要性,他们觉得去敬老院是件丢人的事情,子女也可能遭受不赡养老人的非议。

  照看老人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照看有慢性病的老人,更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肖顺贞教授指出,目前,护理人员良莠不齐的现象大量存在,老人得不到贴心的服务,在养老机构感觉很孤单,因此不愿意去。

  未来我们到哪里养老

  在关注养老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百姓也正努力尝试养老。于海指出,就目前发展趋势来讲,未来中国有六七成人会选在社区养老,这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可选择一些高档、舒适、高品质的养老机构,或是养生型、旅游型等多样化的养老方式。因此,就需要建立配套的制度和资金支持,加快社区建设,像有些社区兴建的“无围墙养老院”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他们把社区内多家家政、食堂、卫生站等服务机构组织起来,提供看护、饮食、陪伴等服务,让老人们不离社区,就可实现安心养老。

  国外一些养老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早在1963年,就推出了保障老人权益的《老人福利法》。其中规定,政府出资修建特别养老院,为痴呆、卧床不起等体弱老人提供服务;强化家庭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组织“老人俱乐部”,吸引老人参与社会活动。日本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大体分为两种:老人福祉设施和收费老人之家。前者主要是由政府组织,而收费老人之家则是引入社会的资金,经过政府批准后由民间企业来经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45岁后半年查次肺
下一篇:50不再是衰老分界线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