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Hb低于124g/L时 术前需常规备血
2015-01-26 21:30:49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生率逐渐上升趋势,虽然有着成熟的手术技巧和先进的内固定物,许多粗隆间骨折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但术后症状性贫血(心动过速,乏力及心悸)仍然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问题。
最近由Guojin Hou等人发表在Injury上的一篇关于如何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72小时内是否需要输血的文章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2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72小时内输血情况,研究纳入标准:年龄大于60岁,低能量损伤,闭合复位和微创治疗,入院时、术后第1和第3天、输血后查血常规。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或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入院Hb<80 g/L,肝功肾功严重障碍。患者分为输血组(89例)和未输血组(131例),通过单变量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13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函数,预测是否输血。
作者在文章中的输血指征定义为:术前Hb<90 g/L,术后Hb<80 hb="">90 g/L并发临床症状(极度虚弱,胸痛,极度苍白或大出血);Hb>90 g/L伴有生命体征异常(心动过速,心脏率>100,收缩压<90 hb="">90 g/L伴有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瓣膜异常和心律失常)或脑血管疾病的病史。
研究发现,输血组和未输血组两组间年龄、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术中失血量、骨折类型和麻醉方式均有统计学差异。年龄输血组高于非输血组(79.7岁VS 77.2岁),年龄高于81岁输血概率明显增大,可能与老年患者血红蛋白低、器官功能障碍和代偿能力差有关。
红蛋白水平未输血组高于输血组(119.5 g/L VS 104.9 g/L),而且Hb≤124 g/L输血的概率是H>124 g/L组的7倍;PFNA和Gamma3固定方式输血量分别为1.35 单位和 1.43 单位,DHS组为0.65单位;手术时间输血组多于未输血组(82.6 min VS 72.7 min),手术时间超过85分钟输血概率明显增加;术中输血量输血组多于为输血组(129.2 ml VS 92.0 ml)。
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于81岁,血红蛋白低于124g/L,手术时间超过85分钟,PFNA和Gamma3内固定方式,术中失血量越多需要输血的可能性越大。可通过下图中函数预测是否需要输血,正确率为74.1%。
建议临床上:年龄大于81岁,Hb低于124 g/L术前常规备血,手术时间超过85分钟、采用内固定方式、术中大量失血时术后应该密切监测患者全血细胞变化。

输血与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肺炎、心脑血管疾病、30天死亡率)无关。

本文研究结论和函数可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72小时内是否输血提供参考,早期判断可减少并发症和有效的避免输血反应,有利于提高血库经济效益,有效降低患者经济支出,提高了围手术期功能稳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MRI能准确评估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关节稳定性吗?
下一篇:不同药物合并使用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