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管直径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变窄趋势
2015-01-02 21:14:18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构成颈椎管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性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退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者为颈椎管狭窄症。颈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部位为下颈椎。
由于颈4、5处椎管最小而颈2处椎管最大,颈椎的退变最早出现在颈5、6两个节段,所以颈椎退变后出现的颈椎椎管狭窄一般以颈4~6节段最多见。从解剖学上来说,颈椎管从横断面看是以椎体后缘作底边的三角形,其左右径大,前后径小,所以各种原因导致椎管前后径的狭窄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是造成颈脊髓受刺激或压迫的重要因素。
正常成人的颈椎管前后径应大于13毫米,小于13毫米者即被称为颈椎椎管狭窄。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宽1-2毫米。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重要的影像学表现,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尽管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CM)已知的风险因素之一,但目前颈椎管狭窄流行病学数据尚缺乏基于人群队列研究的证据支持。
为此,日本和歌山县立医科大学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现况调查研究,通过X线平片影像探讨颈椎管直径的年龄相关差异,同时观察包括颈髓压迫和出现的高信号(ISI),以及伴随颈椎管狭窄继发性CM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异常变化。该研究结果已在最新一期的The Spine Journal杂志上发表。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的数据是从2008-2010年日本西部地区和歌山县脊柱研究队列中患者的基线调查结果中获取,最后共纳入959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9例和女性640例。研究对象的为平均年龄66.4岁,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男性和女性患者颈椎管直径的年龄性差异进行分析。
根据颈椎管直径将患者分为三组:小于13mm组,13-15mm组,大于或等于15mm组,并比较三组患者核磁共振异常以及伴有临床症状CM的发生率。此外,该研究也对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整体调整后行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颈髓压迫或伴有临床症状的CM与颈椎管直径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中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X线平片上C5节段颈椎管的直径,核磁共振T2加权像上颈髓压迫与出现的高信号,以及CM的相关体征(如霍夫曼反射,髌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反射,感觉和运动功能,肠道/膀胱症状等)。
该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颈椎管直径均随年龄增长呈现出逐渐变窄的趋势。患者颈椎管狭窄越狭窄,颈髓压迫,ISI和伴有临床症状CM的发生率越高。颈椎管直径小于13mm的患者,其颈髓压迫,ISI和有临床症状CM的发生率分别为38%,5.4%和10.1%。在逻辑回归分析模型中,颈椎管直径对于伴有临床症状的CM为显著性的预测因素。
该研究首次确证了颈椎管直径存在年龄相关差异性,以及在人群队列研究中狭窄颈椎管直径和CM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双管齐下未必更优: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疗效优于双侧
下一篇:弹性钉与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干骨折各有千秋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