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臼移位性骨折手术首选全髋关节置换吗?
2015-01-02 21:08:40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老年人髋臼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而且这些患者经常合并有骨质疏松或者其他影像学特征。例如:髋臼内侧顶压缩(海鸥征)、髋臼后壁边缘压缩(PWMI)、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CPWF)、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损伤(FHI)、四方区骨折(QPF)和骨折前已有退行性关节病(PDJD)等(图1)。

图1:髋臼骨折合并各种影像学特征:A-海鸥征,B-髋臼后壁边缘压缩,C-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D-髋关节后脱位,E-股骨头损伤,F-四方区骨折。
这些影像学特征提示手术的高风险性,以及很难获得满意的稳定骨折复位。而且,患有退行性关节病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的疗效并不理想。
因此,很多学者建议首选保守治疗或全髋关节置换术。然而,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老年人髋臼移位性骨折的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前后矛盾的临床结果使手术医生不能准确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但是目前关于ORIF和THA治疗老年人髋臼移位性骨折疗效的长期随访研究较少。
因此,Yuan-Lei Li医生对ORIF治疗老年人髋臼移位性骨折的疗效进行了长期随访,并探讨影响ORIF疗效的因素。文章最近发表在Injury上。
研究纳入了2000年5月到2008年5月间在该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52例老年髋臼移位骨折。术前行前后位、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X线平片,以及进行CT扫描对髋臼骨折行Letournel’s分型。
受伤至手术平均时间为6.6天(2-15天),手术入路主要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来决定。所有的髋臼骨折都通过重建钢板和螺钉固定,当并有四方区骨折的病例需要合并使用L型钢板。
术后没有使用药物预防异位骨化,术后第1天即鼓励患者坐在床边。患肢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后,即可进行外展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抵抗锻炼。术后1周到6周鼓励患者使用步行器行走,到第6到12周即可扶拐行走,12周后就可以尝试完全负重行走。
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和影像学结果分别有43例(82.7%)和37例(71.2%)获得满意的疗效。然而,当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提示四方体骨折、海鸥征、髋关节后脱位、髋臼后壁撞击、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股骨头损伤等情况时,这些患者的临床预后很可能都不佳。
但是,如果这些骨折获得满意复位并能维持至骨折愈合,那么患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功能恢复(除了有股骨头损伤的)。因此,作者认为影响髋臼骨折临床预后主要因素是骨折复位的质量,而不是上述这些影像学特征。
对于那些没有合并四方区骨折或者海鸥征等特征的老年髋臼移位性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当患者有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四方区骨折或海鸥征,应该根据手术医生的技术与经验来选择ORIF还是THA。如果骨折复位不满意,那么患者预后不佳是可预知到的,这时候应选择THA。
但是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ORIF依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因此,术中透视对于骨折复位质量的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当骨折复位不满意时,手术医生就应该考虑ORIF联合THA治疗髋臼移位性骨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骨科频道2014年2月学霸必读系列
下一篇:RC-QOL评分可预测慢性肩袖撕裂保守治疗疗效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