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执业医师考试精选必过资料连载-神经系统
2012-03-16 10:24:30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运动系统
1.上运动神经元的定位诊断:
内囊:锥体束纤维在内囊部最为集中,此处病变易使—侧锥体全部受损而引起对侧比较完全的偏瘫,
即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瘫痪,常合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称为: “三偏”征。
2.下运动神经元(周围性)瘫痪解剖、临床表现、定位诊断:周围神经:瘫痪即感觉障碍局限于该神经
支配区。多发性神经病变时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和肌肉萎缩,并伴手套、袜子形感觉障碍及
皮肤营养障碍等。
3.锥体外系统的解剂生理和损害时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静止性震颤:最多见于手指,发生节律性抖动(每秒 4~6 次),呈“搓丸杆”动作,肢体静止状态时易
出现,随意运动时减轻,入睡后完全消失。重时下颌、唇、舌以及叫肢均可震颤,多见于帕金森病。
扭转痉挛(或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躯干或肢体长轴的缓慢旋转不自主运动。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吩噻嗪类药物反应。
4.小脑的解剖生理和损害时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小脑蚓部损害:为原始小脑受损,土要表现为躯干及两下肢的共济失调,病人站立不稳,
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摇晃不定,步态蹒跚,状如醉汉,故又称醉汉步态或共济失调性步态。
脑神经
视神经
临床表现:1.视力障碍及视野缺损 2.视交叉:多引起双眼颞侧偏盲。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压迫。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解剖生理:迷走神经: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外耳道及耳廓凹面的一部分皮肤,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神经系统检查
浅反射
腹壁反射:由外向内轻划上、中、下腹部皮肤,引起相应的腹壁收缩,上腹壁(胸 7~8),
中腹壁(胸 9~10),下腹壁(胸 11~12)。
跖反射:自后向前划足底外侧引起足趾跖屈(骶 1~2)。
病理反射:是正常情况下不出现,锥体束损害才发现的异常反射,其中巴彬斯基(Babinski)征是最
重要的病理反射,检查方法同跖反射,阳性为拇指背屈,余各趾扇形散开。
其他常见的病理征有 Chaddock(划足外踝处)、Oppenheim征(沿胫骨自上而下用力下滑)、Gordon 征(用
手指压腓肠肌)、Schaeffer 征(挤压跟腱)、Pussep征(划是背外侧缘)等,阳性反应均为 Babinski 征得等位征。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临床表现及分型
病前 1~4 周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
迅速出现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瘫痪可始于下肢、上肢或四肢同时发生。
感觉障碍可无或轻微,主观可有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感、麻木、刺激和不适感,可先于瘫痪或与之同
时出现;客观检查正常或呈手套、袜子样感觉障碍。
部分患者合并脑神经麻痹,以双侧周围性面瘫最常见,其次是延髓麻痹,眼肌及舌肌瘫痪较少见。
脑血管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特征性症状:跌倒发作(drop atack):表现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忽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
失,常可见很快站起;系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
脑梗死的临床综合征(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
主干闭塞:三偏症状,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或象限盲;上下肢瘫痪
程度基本相等。
皮层支闭塞:上分支包括至眶额部、额部、中央回、中央前及顶前部的分支,闭塞时可出现病灶对侧
瘫和感觉障碍,面部及上肢重于下肢,Broca 失语(主侧半球)和体象障碍(非主侧半球)。下分支包括至
颞极及颞枕部,颞叶前中后部的分支,闭塞时常出现 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障碍等,而无偏瘫。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
表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对侧脊髓丘脑束受损);
同侧 Horner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损);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舌咽、迷走神经受损);同侧小脑共济失
调(绳状体或小脑受损)。
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栓塞:起病急骤,有栓子来源,如风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特合并心房纤颤。
脑栓塞:
病因:心源性:最常见,占脑栓塞 60%~75%,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心房颤动(风心病或非瓣膜性)。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骤然起病,活动状态下发病,数秒至分钟内出现偏瘫、失语、一过性意识障碍、
抽搐发作等局灶性症状,有心脏病史或发现栓子来源,脑 CT 利 MRI可明确脑栓塞部位、范围、数目及否
伴有出血,诊断不难,需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鉴别。
脑出血:
概念: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山血约占全部脑出血 70%,壳核出血最为
常见。
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其他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炎。梗死后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50 岁以上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型神
经功能缺失症状,可在脑实质内发现高密度出血灶。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可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剧烈头疼、恶
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
诊断要点:突然剧烈头疼,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而无明显神经系统局灶定位症患者应高度
怀疑本病。
防治措施:
SAH 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4~6 周,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压或颅压增高的原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
嚏情绪激动、劳累等,保持大小便通畅。病房应安静,舒适,光线柔和。应用足量的止痛,安定和镇静剂,
并减少探视,保证病人安静休息。有脑水肿患者可给予脱水药物,血压高者应予以降血压。
颅内感染
临床表现 先有发热,头痛,周身酸痛不适,嗜睡等前驱症状。1~3 周后山现高热。其间陆续表现
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人格改变,失语,偏瘫,偏盲,癫痫,共济失调,多动,脑膜刺激征。
部分患者以精神症状起病。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轻度增加。白细胞增多。

相关热词搜索:2012年 执业医师 考试

上一篇:2012年执业医师考试精选必过资料连载-传染病学
下一篇:2012年执业医师考试精选必过资料连载-精神系统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