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巧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2010-06-11 21:01:51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情纠结缠绵,临床易于误诊为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症等。当前,西医对此主要有药物治疗、 替代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渐进性运动疗法,虽对某些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整体效果尚不确切,需要进一步临床评估。

相对而言,在目 前慢性疲劳综合征尚不清楚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情况下,可通过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来加以调控,其效果往往立竿见影。临床上中医治疗这类疾病的手 段非常丰富,诸如针灸、中药、按摩及中药膳食营养等,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理脏腑,调补气血,调动人体潜在的自稳调节功能,达到消除疲劳、减轻疼 痛、调整睡眠、改善认知等目的。

中药疗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可纳入中医“虚劳”、“郁病”等范畴,中药方剂中的 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等均是很好的对证成方。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往往直接伤及内脏。六味地黄丸可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遗精盗汗 等肾阴虚型患者,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而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健补脾胃,可用于四肢疲乏、精神疲惫、烦躁易怒、食欲不振的肝郁脾 虚之证。

针刺艾灸疗法

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舌质、舌苔、脉象等,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予以辨证分型,以为针灸 配穴提供依据。如属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夜尿偏多的肾虚心怯型患者,针刺百会、印堂、气海、关元、内关、神门; 属面色潮红、烘热盗汗、心悸心慌、心烦易怒、神倦喜卧而不得眠、口舌生疮、头目眩晕、腰足酸软、小便色深、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的阴虚阳亢型者,针 刺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属面色少华、肢体麻木、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胁肋疼痛、妇女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细弦或细涩的肝郁血虚型者,针刺太冲、行 间、期门、足三里、血海、阳陵泉;属全身倦怠、四肢困乏、头重如裹、口淡口黏、纳谷无味、胃脘痞闷、腹胀便溏、寐不安宁、苔白滑、脉濡滑的脾虚湿困型者, 针刺夹脊穴、肾俞、脾俞、肝俞、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

在以上配穴处方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或沿背部足 太阳膀胱经脉走行拔火罐;或在针刺后用多功能艾灸仪做隔物灸;或通过中药熏蒸仪直接将活血行气、化湿蠲痹的药液以蒸汽形式透入皮肤等。

推拿疗法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临床上亦可用推拿手法按摩头部经穴,如百会、四神聪、神庭、风池等。同时,可选取身体背部督脉及 膀胱经腧穴推拿,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头部推拿可清利头目,镇静安神;背部属阳,是脏腑经气输注的部位,推拿可调补全身 阳气,调整失衡的脏腑功能;配合其他部位的推拿,能使全身经脉充养、气血调和,则疲劳、失眠、疼痛、乏力诸症自消。

相关热词搜索:综合征 中医

上一篇:脚湿气 分型外治
下一篇:撒生石灰 可防蜈蚣叮咬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