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要诀
2023-02-28 10:14:32   来源:   作者:张自信  评论:0 点击:

前 言

 

《黄帝内经》是问答式阐述病机病理,还讲预防疾病。《黄帝内经》是我国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易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也是医学宝库最早的典籍。更是研究人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病的原则和药物学的巨著。距今已传承了数千年。

《易经》、《黄帝内经》被推崇为中医之祖。从理论上来讲,《黄帝内经》讲述了“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等是中国医学的基础。另一方面,从应用学观点,认为:文语难学,难懂。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本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废去包治之言,大话、空话、假话和不实之言。力求务实,强调疗效。

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我特地编写了《漫谈中医要诀》一书。本文从实用、简便、易学的角度,把原著的重要部分,浓缩成漫谈要诀。文章包括阴阳五行、八钢辩证、脏腑、四诊和一部分个人的临床验方,供读者参考。低调行医,多疑多悟,直面疗效,终身学习。因属漫谈,若有失误,可以自行校正。

告诉读者:疗效是鉴定医术的最高标准!

作者:韩城市医院退休医生张自信 男 陕西韩城人 87岁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

电话:15091136425  2022年6月

医非小道,实天下苍生性命之所关,非其他谋生末艺之可比也。医海博奥,启万世之法程,经文不可不读,为弟子者必高瞻远瞩,不拘一方之验。  

要知:病有因药而效,有因不药而愈,尽信书不 如无书,尽信药不如无药;非经历者而不得验,又经历者未必能验;执成方看今病,古今之大患。医道如《易》,贵在变化。要勤学多悟,善于切磋。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废陈规滥调、图清新洒脱、自成新味。诸症以问为要,明暗顽症,要细察之,认症求准,用药如兵,知进退,攻补有度,包治之言,欺人之谈,不可效也。取与合宜。“大扶正,小治病”龙虎秘方不可轻谈,切后慎操。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业内人士,应警示医道。

 

 

 

钱本草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喜疗饥、解困厄之患立念。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已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无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钱本草”唐(名相、名医)张说选文。

 

张府自信供稿

 

目 录

第一章  阴阳和五行

一、阴阳

二、五行

第二章  脏腑

一、脏腑的主要生理病理

二、五脏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第四章  经络

一、经络的生理病理

二、经络的循行与主治

三、经络在临床上的应用

四、有关经络的现代研究材料简介

第五章  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三、创伤、虫兽伤

四、七情

五、饮食不节

六、劳倦

第六章  四诊

一、问诊

二、望诊

三、闻诊

四、切诊

 

第七章 八纲辨证

(一)表与里

(二)寒与热

(三)虚与实

八纲辨证举例

第八章 脏腑辨证论治

验方集

肝病 127

肝硬化腹水

胆囊炎、胆石病

胃病

肠道病

便秘

呼吸系统:清肺排毒汤

哮喘

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

心肺两衰

面神经麻痹、面瘫

心动过缓

肾炎、肾病

糖尿病  降糖方

甲亢

骨质增生

急慢性腰腿疼

乳腺增生

妇科

月经错前

月经错后

非正常闭经,经量少

痛经

杂病

养颜

口臭 135

瘦身

腋臭

腿抽筋(肝主筋)

失眠(心主神明)

下奶

鼻炎

自汗、盗汗、“大汗伤阳”肺主汗

 

 

 

 

第一章 阴阳和五行

漫谈目的

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明确对阴阳五行学说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批判地继承。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是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被引用到中医学中,经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成为中医的基本理论,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它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医学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而且中医临床至今还在运用,其中尤以阴阳学说运用更为广泛。

一、阴阳 (一)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是以朴素的矛盾观点来解释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以至治疗原则和药理等,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由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物质和功能即阴和阳所构成,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由于阴阳两个对立面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所致。

就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来说,阴阳属性的规律是:外面是阳,内面是阴;上面是阳,下面是阴;背面是阳,腹面是阴;六腑是阳,五脏是阴;气是阳,血是阴;功能是阳,物质是阴;兴奋是阳,抑制是阴;活动是阳,静止是阴;增长是阳,减退是阴;上升是阳,下降是阴;向外是阳,向内是阴等等。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常依一定的条件而改变,如:就胸背的关系来说,胸属阴而背属阳,但在胸与腹相关联时,则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

因此,阴阳既可用作人体内外结构以及功能之间两个对立面的通用代名词,而且更重要的是用以说明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 阴阳互根   中医理论认为“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是说阴阳任何一方各依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就没有阴。又说“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认为生命自始至终是一个阴阳互相联系、互相斗争的过程,如果阴阳失去联系,生命也就停止了。中医的这种观点,概括称之为“阴阳互根”。例如就生理来说,全身的功能属阳,物质基础属阴,功能活动要靠物质作基础,而物质的不断补充,又要靠功能(包括摄食、消化、吸收、代谢、血液循环等一系列活动)来完成;就病理来说,如心阴不足,可以导致心阳不足。
  • 阴阳消长   中医认为“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就是说,阴阳双方彼消此长,经常变动。因为体内各器官组织不断在活动,物质不断有消耗和补充,这种一定范围内的消长是正常的。但如果一方“消”得太过或“长”得太过,就会发生病变。所以阴虚(消得太过)会导致阳亢,阳虚会导致阴盛;反过来阴盛(长得太过)会导致阳虚,阳亢会导致阴虚。例如高血压病有一种类型,其症状是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性情急躁易怒,舌红而干,脉弦细数,就是由于阴虚导致阳亢而造成的。又如患急性热性病时,往往大热(阳过盛)伤阴,出现阴液亏耗的症状,就是由于阳盛而引起的阴虚。这些都是阴阳互相消长的例子。
  • 阴阳转化   中医认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临床上常因各种原因可见到由表(阳)入里(阴)、由实(阳)转虚(阴),由热(阳)化寒(阴)等变化。举例来说,风寒表证,不从汗解,可以化热入里;邪盛实证,若失治伤正,可转为虚证;阳盛热证,过用寒凉,可以变为寒证。反之,也可见到由里出表、由虚转实由寒变热等变化。例如患麻疹时,麻毒内陷发生各种危重证候,经过治疗,麻疹透发,麻毒从里出表,因而转为顺证;气虚证也有因气不行血,郁而成为血瘀实证的;里寒证,过用温燥,伤阴劫液,也能转为内热证。这些都是阴阳互相转化的例子。
  • (二)临床运用

    1.在发病学上的运用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说只有人体阴阳两方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当阴阳的相对平衡破坏了,就会发生疾病。所以,疾病无非是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的结果。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临床上常见的如阴盛引起阳衰,可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自汗、小便清长、舌质淡、脉虚等阳气不足的症状;如肺阴虚(肺结核病时)引起阳亢,可出现烦躁失眠、性欲亢进、口干、舌红、脉数等阳亢症状。又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能导致对方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如某些慢性病往往最后发展为阴阳俱虚,就是这个缘故。

    2.诊断上的运用中提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阳”就是说在分析病情时,往往用阴阳来归纳,把证候基本概括为阴证与阳证二大类。例如实证在分清阴盛还是亢,虑证在分清阴虚还是阳虚之后,就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和制订治疗原则。

    3.在治疗上的运用中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是说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通过治疗,改变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以调整阴阳的关系,从而达到恢复相对平衡,消除疾病的目的。所以阳盛用阴药,阴盛用阳药,目的是浮其有余;阳虚用阳药,阴虚用阴药,目的是补其不足。

    从药物的性味功用来说,也是按阴阳来区分的。如温性热性的药属阳,寒性、凉性的药属阴;辛、甘、淡味的药属阳酸、咸、苦味的药属阴。又如凡具有升浮、发散作用的药属阳具有沉降、涌泄(即吐泻)作用的药属阴。明了药物的阴阳属性,就能执简驭繁,灵活运用各种药物。

    二、五行 (一)基本概念

    在古代,哲学上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特性,宇宙间多种多样的事物可依其性质与此五种基本物质相比拟而进行归类,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五大类,用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称“五行”。中医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把季节、五气等自然界的因素与人体内的五脏联系起来,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而分属五行。现在把中医运用五行归类的部分内容列表如下:

    五    行

    五    脏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    窍

    五    体

    肌肉

    皮毛

    五    志

    五    色

    五    味

    五    气

    湿

    季    节

    长夏

     

    按照上表的归类,以木行为例,因肝喜条达舒畅,具有升发的生机,故将肝与草木萌芽生长的春天、风、青色等自然现象相联系。又把与肝有关的“府”、“窍”、“体”、“志”等列入木行。余类推。

    五行学说认为五脏有生、克关系。生就是促进,克就是抑制。五脏的相生规律是:肝对心、心对脾、脾对肺、肺对肾、肾对肝起促进作用(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土为例,火生土,火为土之母,土生金,金为土之子。相克的规律是:肝对脾、心对肺、脾对肾、肺对肝、肾对心起抑制作用(即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的关系。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以木为例,木克土,则土为木之“所胜”,金克木,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此外,还有反克(相侮),例如本为脾土克肾水,但当患病时肾水泛滥可反克脾,出现大便稀溏之症。这样一脏促进一,二脏抑制一脏,促进与抑制相结合,以保持各脏之间的正常关系,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二)临床运用

    五行与临床诊治都有关系,如望诊中常以面部的色泽来辨别脏腑病证:青色多属肝风,赤色多属心火,黄色多属脾湿,白色多属肺寒,黑色多属肾虚。又如在治疗脏腑病证时,可按五脏对五味的选择性而用药:一般说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这些就是五行中的五色、五味在诊断治疗上的具体应用。

    过去“五行生克”在临床上应用是比较机械繁琐的,而且其中有些不符合实际,所以,后来在应用时有所扬弃。现将比较常用的举例如下。

    从五脏相生的关系来说,由于一脏对另一脏有促进作用,

    临床上常利用这一关系来治疗某些疾病,如有时可根据土生金的关系,而用培补脾胃的方法来治疗肺结核病,这就叫“培

    土生金”。又如治疗肝阳上亢证时,常根据水生木的关系,用滋养肾阴的方法,这就叫“滋水涵木”。

    从五脏相克的关系来说,虽然一脏对另一脏有抑制作用,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抑制并不有害,反而能起协调作用。如

    心(火)与肾(水)的相克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叫做“水火相济”。但相克关系超过了正常水平(相乘),则被克之脏就要发生病变。如当心肾的协调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健忘、腰膝疫软等症,这叫做“心肾不交”或“水火不济”,治疗时要用交通心肾的方法。又如肝木过盛能导致脾土失调,就会出现腹痛泄泻等症,这叫做“木克土”或“肝木乘脾”证,治疗要舒肝健脾。

     

    第二章  脏腑

    漫谈目的    了解脏腑的生理病理,掌握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脏腑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说从整体观点出发,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是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系统,把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进行的。五脏六腑之间,在生理上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发生疾病时则互相影响、互相转变。

    脏指五脏,即心、肝、脾、肺、肾;腑指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中医学的五脏六腑的功能概念,有的与西医基本相同,有的有很大差别,有的在西医还没有相应的脏器(如三焦)。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西医的脏器概念来套用。

    脏腑学说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因此它对中医诊治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其中有些问题的本质尚未弄清,有待进一步整理提高。

    一、脏腑的主要生理病理

    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它们各有分工,但又互相配合。总的说来,脏与腑的不同点是:五脏有贮藏精气的功能,太腑有腐熟水谷、分别清浊、传送糟粕的功能。此外,还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其功能与五脏六腑有同有异,故另列一类,名为“奇恒之腑”。

    (一)心与小肠(附:心包)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其他脏腑都是在心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活动的,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主”。

    【心的生理病理】

    1.主神志   心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当于高级神经活动。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振作,神志清楚;如果发生障碍,则可出现多种病证,如心悸,惊恐,健忘,失眠,发狂,喜笑不休,昏迷,谵语等。

    2.主血脉   心与脉相连,血液所以能在血管内循环。全靠心气的推动。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血的运行,这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心气不足,则脉细弱无力;气来不均,则脉律不整(称促、结、代脉)。

    3.其华(这里作光彩解)在面,开窍于舌   面部和舌体的血脉分布都比较丰富,故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容易从面部和舌体的色泽方面反映出来。正常时,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色淡红;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则面色晓白或青紫无光泽,舌色紫暗无华;心火过旺,则舌尖红赤或口舌生疮;痰迷心窍时,可见舌强不语。故又说“舌为心之苗”。

    4.心与汗的关系    心与汗有密切关系,有“汗为心液”之说。病人用药发汗过度,或因其他原因而致大汗出,可以损害心阳,甚至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重现象。

    附:心包

    心包又名心包络,为心的外围。因为心是最重要的内脏,所以还有一个外围器官来保卫它。通常外邪犯心,总是先侵犯心包,如温热病时的神昏谵语,便是“热入心包”的表现。因此心包主要是指一部分高级神经活动。

    【小肠的生理病理】

    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从胃输送来的饮食物,继续消化,分别清浊。清指饮食物的精华部分(水谷之精),由小肠吸收后,运输于脾:浊指饮食物的糟粕部分,由小肠下注大肠或转输膀犹。小顺直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会出现小便异赏。

    心与小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如心火过旺,可见舌尖红痛,口腔糜烂,或发生溃疡,小便短赤,甚至出现血尿。这种病理现象,叫做“心移热于小肠”。

    从上述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讲的心,基本上包括了西医讲的心脏和部分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等的功能和疾病。

    (二)肝与胆

    【肝的生理病理】

    1.主疏泄  肝有升发()透泄()的作用,以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达。若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不畅,可引起多种病证。如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痛、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若肝气升发太过,便是肝阳上亢,可见头痛头晕;若肝阳亢盛化火,则头痛剧烈,或眼红、眼痛、耳鸣、耳聋;若肝阳亢极而化火生风,则可发生“中风证”的一系列症状。肝气升发不足,又可引起眩晕、失眠、易惊、精神恍惚等症状。

    2.主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活动时,肝贮藏的血液就供给各个组织器官,休息或睡眠时,又归藏于肝,藏血的另一含义是能防止出血,若藏血功能发生障碍,就可能发生出血,如吐血、衄血等。

    3.开窍于目  肝与眼有密切关系,肝有病常影响到眼睛。肝虚则视力模糊、夜盲;肝火上炎则目赤。

    4.主筋,其华在爪   肝主管筋的活动,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而筋靠肝血来营养,若肝血不足,不能养筋,就可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拘急;若热极引动肝风,也可发生抽搐。“爪为筋之余”,爪和肝也有密切联系。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肝血不足,则指甲枯槁变薄变软,故称“其华在爪”

    【胆的生理病理】

    胆为六腑之一,但其功能与其他各腑迥异,故又称“奇恒之腑”。胆的主要作用是贮藏胆汁。胆汁为清净的液体,故胆又叫“中清之腑”。胆病的主要表现为胁痛、黄疸、口苦、呕吐苦水等。

    肝与胆通过经络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而且肝胆相连,发病时常互相影响,故治疗时常肝胆同治。

    从上述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讲的肝胆,基本上包括了西医讲的肝胆和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运动系统、血液系统以及视觉器官的功能和疾病。

    (三)脾与胃

    【脾的生理病理】

    1.主运化    脾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饮食物入胃经初步消化后,由脾主持进一步消化,并将所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吸收、输布到全身各部,使各组织能利用它作为滋养料。脾除运化饮食精微外,还能运化水液,与肺、肾共同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当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时,消化吸收代谢良好,则气血旺盛,精力充沛。如果脾虚,则运化失常,可因消化吸收不好出现胃纳差,腹胀,便溏;可因水液运化障碍而致水湿停滞,引起水肿或痰饮等症。

    2.统血   脾有统摄全身血液的功能。若脾虚,统血的功能发生障碍,会使“血不循经”,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症。另外,脾与生血的关系也很密切,脾虚可使生化血液的功能降低而致贫血。

    3.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能正常地运化水谷精微,滋养全身,则食欲旺盛,肌肉丰满健壮,四肢有力,口唇红润。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唇色谈白或萎黄无华。

    【胃的生理病理】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水谷,也有腐熟水谷的功能。故称

    “胃为水谷之海”。胃有病可出现上腹胀满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脾与胃通过经络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等任务。脾胃的作用在人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故临床上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及“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但脾与胃又各有不同的特性,如脾气主升,喜燥恶過:胃气主降,喜润恶燥,两者相反 相成。胃气降,水谷才能下行,便于消化:脾气升,水谷精微才能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全身其他脏腑。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暖气呃逆、胃痛等症状;脾气不升,反面下陷(称中气下陷),则出现少气懒言、久污、脱肛、胃下垂,子官脱垂或其它内脏下垂等病症。脾属阴,本身容易生湿(脾不健运,水湿内停),亦易受湿邪的侵犯。若脾受外湿食犯,则可见发热、头重、身痛、肢重体倦、脘腹满问、脉濡缓、舌苔白厚等证候,治疗宜用温脾燥湿。胃属阳,一般胃病多属胃热 胃火,出现口干喜饮、不欲食,或牙痛、齿龈出血、吐血、衄血等证候,治疗宜清热降火。

    从上述的生理病理看,中西医所讲的胃大致相似,但中医讲的脾包括消化、吸收、物质代谢、体液平衡和部分血液循环方面的功能和疾病,与西医讲的脾有很大差别。

    (四)肺与大肠

    【肺的生理病理】

    1.主气   一是指肺司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一是指肺朝百脉,参与血液循环,将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的功能。此外,中医还认为肺主一身之气,五脏、六腑、经络之气的盛衰,均与肺有密切关系。肺主气的功能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疾病,常出现咳嗽、气喘、乏力。语音低弱、少气懒言等症状。

    2.主肃降,通调水道   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气上逆便发生气喘、咳嗽等症状。人体水液的运行和排泄,不仅要有脾的运化转输,还有赖于肺气的肃降,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果肺失肃降,就会影响水液的代谢,导致水湿停留,出现小便不利或水肿,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肺气不能肃降,有时与肺气闭阻有关。因此,某些哮喘和水肿病,常配用开肺气的药物(如麻黄、细辛、苦杏仁等)治疗。

    3.主皮毛    肺与皮肤肌表关系密切肺卫之气充盛,则肌表固密,皮肤润泽,身体抵抗力强,不易受外邪的侵袭;肺卫之气不固,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甚则进而犯肺。此外,如果肌表不固,津液外泄,还可以发生自汗、盗汗等症。

    4.开窍于鼻     鼻与肺相通,是呼吸的门户,肺有病时,常表现有鼻塞、流涕、呼吸困难,甚至鼻翼煽动。

    5.肺与声音的关系    声音的发生与肺气的作用有关,肺气足则声音宏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微;风寒犯肺,肺气壅塞,则声音嘶哑;肺痨病由于病邪的损害,或因肺气消耗过甚,可致失音。

    【大肠的生理病理】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送糟粕,排泄大便。大肠有病则影响排便,或燥结便秘,或腹痛腹泻,或下痢脓血。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则大肠功能正常,大便通畅。若大肠积滞不通,也能反过来影响肺气的肃降。在临床治疗上有时可兼治肺来治疗大肠病,也可以兼治大肠来治疗肺的病。如有些便秘除用通便药外,加用润肺或降肺气的药效果更好;有些肺的实热证,除用清肺热的药外,加用通大便的药也往往收到较好的疗效。

    根据上述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讲的肺与大肠基本相当于西医讲的肺与大肠。但中医讲的肺除呼吸功能外,还包括一部分血液循环、水代谢和体温调节的功能。

    • 肾与膀胱

    【肾的生理病理】

    1.主藏精     肾藏精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藏生殖之“精”,就是主管人的生育繁殖;一是藏五脏六腑之“精”,就是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其他重要生命活动。临床上肾病多为虚证,生殖系统及有些内分泌系统的病可从补肾来治疗。

    2.主水     肾是调节体内水代谢的重要器官,故肾有水脏之称。肾脏有病能引起水的输布失常,可见小便不利,水液滞留,全身水肿或小便失禁、饮多尿多、遗尿、夜尿等症。

    3.主骨,生骨髓,通于脑     肾藏精,精生髓;肾又与脑有关,-肾精充足,则骨、髓、脑三者充实健壮,四肢轻劲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肾精不足,常出现动作缓慢,骨弱无力,贫血,或眩晕、健忘以及小儿智力发育迟缓等症。另外,“齿为骨之余”,牙齿与骨有关,肾气虚衰,则牙齿易松动而脱落。

    4.主命门火     肾为水脏但又藏有命门之火(肾阳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力量,故名命门之火)。它与肾水(即肾精)一阴一阳互相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生殖、生长发育以及脏腑功能。命门火衰可以引起阳痿、早泄;不能暖脾则出现黎明前腹泻或慢性腹泻。命门火旺可出现梦泄遗精、性欲亢进、虚烦等症。

    5.主纳气    呼吸虽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协调。肾有帮助肺吸气和降气的作用,称为“纳气”。如肾不纳气就会发生虚喘、短气。这种虚喘的特点是呼多吸少,临床治疗要从补肾入手。

    6.肾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    耳与肾有关,为肾之上窍,肾气充足,则听觉正常;肾气虚,则耳鸣耳聋。二阴指肛门与尿道,为肾之下窍,故大小便的排泄与肾有关,如肾气虚可致小便失禁,或排尿淋沥不尽;肾阴不足可致便秘;命门火衰可致黎明前腹泻等等。

    7.其华在发    毛发的生长脱落,常能反映肾气的盛衰。肾气旺盛,则毛发茂密乌黑有光泽;肾气虚衰,则毛发稀疏脱落或变白无光泽。

    【膀胱的生理病理】

    膀胱的功能主要是储存和排泄尿液如膀胱有病,就会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疼痛等症。

    肾与膀胱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排尿功能失常,有时与肾的疾病有关,如肾虚不能固摄,就会出现小便失禁或遗尿;肾虚气化不及,则出现尿闭或小便不畅。

    从上述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讲的肾,基本上包括了西医讲的泌尿生殖系统和部分造血、内分泌、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疾病,中医讲的膀胱则与西医讲的大致相似。

    (六)三焦

    三焦属六腑之一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关于三焦的形态和功能,迄今尚无定论。大多数人认为:上焦指心肺,相当于胸部脏器的功能;中焦指脾胃,相当于脘部的脏器的功能;下焦指肝、肾、膀胱、大小肠,相当于腹部的脏器的功能。就生理作用来说,上焦如“雾”,指心肺对营养物的输布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运化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泄作用。至于温病学说中的三焦辨证,是用三焦作为证候分类和论治的纲领,与上述意义有所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总之,三焦的功能,是指体腔内某几个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三焦病变所出现的证候,大都与输送水液养料和排泄废料的功能有关。

    (七)女子胞

    女子胞又名胞宫,包括子宫及其附件,其功用是主月经、司生殖。它与肾、冲任二脉关系甚为密切,三者共同保证月经、生育、胎产的正常。肾精充沛,冲任脉盛则月经、生育正常;肾精亏损,冲任脉虚,则月经不调,甚则不孕。

    二、五脏间的关系

    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在前面已简要论及,现就临床常见的脏与脏的关系分述于下。

    1.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心肺相佐,共司人体的血液血代循环。心血足则肺气充沛;肺气充沛则血循正常。反之,肺气不足就影响血液循环;心的功能不好就影响呼吸。

    2.心与肾    心居上焦属火,肾居下焦属水,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互相联系,保持协调(“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如果这种正常关系破坏,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腰膝痠软等“心肾不交”的症状。

    3.心与肝    心主一身之血脉,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两者关系密切。若心血不足,以致血亏肝虚,出现“血不养筋”,可见筋骨疫痛、拘挛、抽搐等症。

    4.心与脾   脾的运化,需要心血的滋养与心阳的推动,而心的功能也需脾输布水谷精微来滋养。其次心主血液的运行,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故心脾的关系密切。临床常见有“心脾两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面色萎黄、食减便溏等症。

    5.肝与牌    肝气太旺或脾气虚,都容易出现“肝木乘脾”(“肝胃不和”),表现为胁痛、胃痛、腹胀等症。

    6.肝与肺   正常情况下,肺是克肝的,但在病理情况下。则往往肝反克肺,例如肺气本虞,不能制肝,因而肝气上逆,则肺气肃降受阻,而见胸膈胀满不适。又如肝火过盛则灼肺,出现易怒、胸胁痛、于咳,或咳嗽咯痰血等所谓“木火刑金”的证候。

    7、肝与肾肝肾关系密切,中医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赖肾水(肾阴)来滋养,肾水不足,则肝阴不足,阴虚不能敛阳,就会肝阳上亢,出现头晕头痛、血压高等症。

    8.、脾与肺   肺气赖牌运化水谷精微来滋养。临床上对肺气虚的病,有时可用补脾益肺的方法进行治疗。

    9.脾与肾   脾的运化有赖于肾的命门火来协助,故命门火不足可导致脾的功能减弱,出现腹泻。此外脾能制肾水,若脾虚运化功能减弱而不能制肾水则肾水泛滥,出现水肿。

    10.肺与肾    肺主气,肾主纳气,肾可助肺气之肃降。若肾阳虚不能纳气,则见喘促。临床上由肾虚而致的哮喘,须从补肾治疗。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漫谈目的    了解气、血、精、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之间、与胜腑之间的关系。

    气、血、精、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们来源于先天的精气与后天获得的空气和饮食,由五脏六腑所化生,为五脏六腑所支配,反过来又滋养五脏六腑和全身组织,以保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一)气

    气有两种含义,一指生理功能或动力;一指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

    总的说来,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外邪,推动脏腑组织的活动等作用。

    根据气的作用不同,人体的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元气   亦称正气或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能力的集中表现,代表着人体抵抗力的强弱。一般元气充盛则不易得病;即使得病,只要治疗得当,也能迅速战胜病邪而获痊愈。因此,元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脏腑之气   是推动脏腑活动之气,如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胃气等。一般脾胃之气合称中气,它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及维持腹腔内脏正常位置的作用。中气不足可出现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精神不振,语音低微以及出现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治用补中益气法。心肺之气又合称宗气,它具有推动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作用。宗气不足则呼吸心跳减弱,治疗用补气法。

    卫气与营气:分布于脉道之外,依傍着脉道运行的气叫卫气。卫气散于胸腹,能温养五脏六腑;循行于皮肤肌肉之间,能温养皮肤肌肉;有固表、抗拒外邪侵犯的作用。分布运行于脉道之内,有生化血液营养周身作用的叫营气。卫气与营气互相配合以营养人体,抗御病邪。

    气的病证主要有气虚、气滞与气逆三类。

    气虚:一般气虚证,是指五脏之气不足而言,但临床常见的以肺脾两脏之气不足为多。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头晕神倦,自汗,食欲不振,或内脏下垂,脉虚弱,舌淡嫩,苔薄等。治疗用补气法。

    气滞(气郁):脏腑的气机不畅,气的运行障碍,则出现气滞的病证。较常见的是肺气滞、脾胃气滞及肝气郁滞等。气滞较常见的共同症状是胸、胁、腹部胀满疼痛。肺气滞则见胸满、胸痛、气促、多;脾胃气滞则见腹部胀满、疼痛、消化不良;肝气郁滞则见情志不舒,胁腹胀满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经脉气滞则四肢肌肉、关节疼痛。治疗用理气法。

    气逆:肺气、胃气都以下行为顺,肺胃之气不能下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气逆的病证。另外,肝气疏泄升发太过也可以引起肝气上逆的病证。肺气逆,则见喘咳等症;胃气逆,则见呃逆、呕吐等症;肝气逆,则见眩晕、昏倒或吐血等症。治疗肺、胃气逆用降气法;治疗肝气上逆用镇潜法。

    从以上情况来看,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神经的功能和体内的各种能量。

    (二)血

    血是饮食物经过脾胃的作用化生而成。

    血的功能是循环不息以营养全身,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谓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是说明全身的脏腑、筋骨、皮毛等一切组织器官,没有血液的滋养,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因某种原因,血液运行发生障碍,肌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便会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就会手足不温,甚至痿废不用(即瘫痪)。

    血和气的关系十分密切,通常气血并提。气与血,一阳一阴,互相依存。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就是说血的运行要靠气来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反之,一切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又要靠血液来滋养,故血又为气之母(物质基础)。

    血的病证主要有出血、血虚、血瘀等。

    出血:火热实邪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或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或肾阴亏损,虚火内生,伤及脉络;或精神刺激,情志化火等;都能引起出血。故出血一证的治疗,不能单纯地使用止血药物,应针对上述原因结合出血的部位来辨证施治。如因胃火而吐血,宜用清热降火法;因脾虚而月经过多或经来不止,当用补中益气法。

    血虚: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都可引起血虚。血虚的常见症状为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疲倦乏力,或手足发麻,脉细弱等。治疗一般用补血法,但根据“气为血帅”的道理,补血法又常与补气法同用。

    血瘀:有因外伤出血积聚于组织器官而成;有因气滞血停而成;有因寒在血脉,血凝成瘀;有因热盛迫血妄行,血液离开脉道,积而成瘀;有因热极伤阴、伤血,也使血郁成瘀。血瘀的证候,可因血瘀所在病位而不同。如瘀在心,可出现心悸、心痛等症;瘀在肺,可出现咳咯痰血、胸痛等症;瘀在胞宫,则冲任不调,可出现月经不调、闭经、肿块(如子宫外孕)、肿瘤等症;瘀在胁或腹,可出现胁或腹部刺痛、钝痛,而且痛不移处,或发生肿块等症;瘀在肢体,可出现肢体疼痛、麻木或运动不灵、瘫痪等症。血瘀的治疗,可用祛瘀法或补气活血法等。

    (三)精

    精,一指男女生殖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来源;一指饮食营养所化生的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五脏六腑之精的贮藏归肾所管,其中一部分又转化为生殖之精。

    总之,精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如果精气充盈,就会身强体壮,精力充沛,机体的抵抗力强;如果精气亏损,就会身体虚弱,精力不足,发育迟缓,未老先衰,机体的抵抗力减弱。

    (四)津液

    津液,泛指体内一切正常水分和体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津液来源于饮食营养,经过脾胃的运化,肺、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的调节而散布于全身、排出于体外。

    一般津与液常合称,但两者也有区别。分布在组织器官、肌肉皮肤之间,具有润泽和营养作用的叫津;分布在关节、脑髓、五官等空窍,具有润泽和流通作用的叫液。此外如汗、涕、泪、唾液、胃液和各种腺体的分泌物,则统称为津液。

    津液与气血关系密切,有“津血同源”之称。津液亏损常可引起气血虚衰,如大吐、大泻、大汗之后,津液亡失,常出现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脉微细、四肢冷等气血亏损的证候;大失血以后,常出现口渴、尿少、大便结等津液不足的证候。临床上常把亡血与亡津液并提,早在《伤寒论》就提出了“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原则,以后又有“养血可生津,保津即保血”的说法,都指出了津液和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

    因津液引起的病证,主要分火热伤津与津波亏损两类。火热伤津:多由感受“六淫"邪气,邪气化火而引起,一般来势急骤,可见高热,心烦,甚至狂躁谵语,大渴大汗,成大便秘结,唇焦舌干起芒刺,脉洪数或沉数等伤津液的证候。治疗用清热泻火法成泻下法,以保存津液。在温热病中,保存津液是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

    伤津也有因脏腑热盛而引起的,此时可出现发热,大便燥结,目赤,口干而渴,舌苔黄干等伤津证候,应进一步辨别火热伤害那一脏腑的津液而随证治疗。

    津液亏损:本证属虚。是因肺阴虚、胃阴虚或肾阴虚使津液的来源不足而引起,与火热伤津属于实证者不同。津液亏损的常见症状为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食欲差,口干喜热饮,或傍晚、半夜口干较甚,消瘦乏力,舌红少津苔薄或无苔,脉细数等。治疗宜用养阴润燥法。

    附:痰(饮)

    痰是病理变化的产物,又可成为多种病证的原因。痰的概念比较广泛,不单指咳咯的痰液。

    中医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就是说水液的停留积聚可成饮成痰。水液停留可以由于病邪的影响,也可以由于肺气虚,使肺气不畅,肃降失职,致水液留滞而成痰成饮。此外,脾不健运,或过食厚味,饮食、水液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流聚于肺,也可成痰饮,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的说法。肾阳不足,水气不化,聚而上泛,也可演变成痰。

    痰(饮)的病变,一般以在肺为多,但也有在心、经络肌表的,分述如下。

    痰在肺:可见咳嗽、气喘、不能平卧、胸满、胸痛等症。治疗除了用除痰药之外,还要根据病因不同而用药。若只知见痰除痰,那就不够全面了。

    痰在心:可见心悸、心律不整等症。此外如癫、狂、痫、昏厥、中风等神经精神病,也有由于痰迷心窍而引起的。治疗用宣窍除痰法。

    痰流注于经络肌表:可见瘰疬 淋巴结结核)、石疽(肿瘤)、瘿疾(甲状腺肿)、痰湿流注(骨结核寒性脓疡、结核性痿管)等病证。治疗可用除痰通络法。

    第四章  经  络

    漫谈目的  了解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及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

    经络和脏腑一样,是人体结构和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脏腑与经络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每一个脏腑都有一条所属的经脉。脏与腑之间以及脏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其干线叫经,分支叫络,经与络联成一个纵横交错、沟通表里上下、联系全身的联络

    网。

    经络分正经、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左、右对称,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各自分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通常把十二经脉加上督、任两脉,合称十四经脉。

    一、经络的生理病理

    经络的生理作用是“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它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通里达表,运行气血,联系全身,以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都必须依靠气血的濡养与经络的联系,方能发挥各自的功能并互相协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病理情况下,经络与疾病的发生和传变有关。外邪侵犯人体,如果经气卫外作用失常,病邪便沿着经络通路而内传脏腑,如风寒侵犯肌表,内传可出现咳嗽、咯痰、胸闷痛等肺的证候;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有时还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大肠的证候。反之,脏腑有病,也会沿着所属经络通路而反映到相应的体表方面来,如肝病常见胁痛,肾病常见腰痛,肺病常见肩背痛等。但是这种传变只能是相对的,是否传变,还要看病邪的性质、强弱,人体正气的盛衰,以及治疗的得当与否等因素而定。

    二、经络的循行与主治

    十四经脉都有一定的循行部位,除督、任两脉而外,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是左右对称的,而且有一定的连接顺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于手太阴肺经,循环不已。示意于下:

    手太阴肺经一→手阳明大肠经一→足阳明胃经一→足太阴脾经一→手少阴心经一→手太阳小肠经一→足太阳膀胱经一→足少阴肾经一>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一→足少阳胆经一→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现将十二经脉归纳成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叙述如下:

    (一)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与主治

    1.手三阴经(图1)

    手三阴经从胸部起始,经上肢屈侧循行到手部与手三阳经连接。一般胸部的病证可以取手三阴经的穴位来治疗。

    手太阴肺经  属于肺,络于大肠。体表循行始于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中府穴,沿上肢屈侧面的桡侧下行,止于大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与手阳明大肠经连接。

    主治:肺、胸、咽喉等部位的病证,热病,自汗,盗汗,消渴, 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  属于心包,络于三焦。体表循行始于乳头外侧的天池穴,沿上肢屈侧面的正中下行,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连接。

    主治:心、胃、胸部病,神志病,神经衰弱,大脑发育不全,哮喘,疟疾,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手少阴心经  属于心络于小肠。体表循行始于腋窝的极泉穴,沿上肢屈侧面的尺侧下行,止于小指桡侧端的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主治:心及胸部疾病、神志病、大脑发育不全、神经衰弱、中风失语,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2.手三阳经(图1)

    手三阳经从手部起始,经上肢伸侧循行到头部与足三阳经连接。一般头颈部、面部、眼、耳、鼻、咽喉的病证及发热病,可以取手三阳经的穴位来治疗。

    手阳明大肠经  属于大肠,络于肺。体表循行始于食指桡侧端的商阳穴,沿上肢伸侧面的桡侧上行,顺次经过肩峰、颈、颊部,于人中穴处交叉,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主治:前头、面、口、齿、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病证,胸腹部的病证(曲池对胸膜炎有效),发热病,风疹,高血压病,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  属于三焦络心包。体表行始于无名指尺侧端的关冲穴,沿上肢伸侧面的正中,上行至肩,循颈外侧,经耳后,过颞止于眉梢外侧端的丝竹空穴。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主治:侧头、耳、眼、喉部的病证,胸胁病证,发热病,风疹,便秘,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手太阳小肠经  属于小肠,络于心。体表循行始于小指尺侧端的少泽穴,沿上肢伸侧面的尺侧上行,循肩胛,经颈侧上行至颊,止于耳前的听宫穴。与足太阳膀胱经连接。

    主治:肩胛、颈、头、眼、耳、咽喉部的病证,神志病,发热病,腰痛,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3.足三阳经(图1)

    足三阳经从头部起始,经躯干下肢循行到足部与足三阴经连接。一般头面部病证、发热病及神志病等,可以取足三阳经的穴位来治疗。

    足阳明胃经  属于胃,络于脾。体表循行始于眼眶下的承泣穴,沿颧部至口周,循下颌骨体至下颌角前,分成两支:一支沿耳前上行止于额角部的头维穴;一支沿颈前外侧下行,经锁骨上窝至胸腹前面及下肢前缘而下,止于足次趾外侧端的厉兑穴。与足太阴脾经连接。

    主治:前头、面、口齿、咽喉等部位病证,胃肠病,神志病,高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身体虚弱,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足少阳胆经   属于胆,络于肝。体表循行始于眼外眦旁的瞳子髎穴,经过耳前后及颞部,然后下行于胸胁腹侧及下肢的外侧,止于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与足厥阴肝经连接。

    主治:侧头、眼、耳、胸胁等部位病证、肝胆疾病、神志病、发热病、美尼尔氏综合征、脚气、便秘,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  属于膀胱,络于肾。体表循行始于眼内眦旁的睛明穴,上行沿头顶至枕部,下行循颈后、脊柱两侧及下肢后面至外踝后方,出外踝后方沿足外侧止于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连接。

    主治:眼、头顶、后头、颈后、腰背部位的病证,与本经背俞穴相关的脏腑病,发热病、神志病、胎位异常,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4.足三阴经(图1)

    足三阴经从足部起始,循下肢内侧上行,经腹到胸与手三阴经连接。一般腹部和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病证,可以取足三阴经的穴位来治疗。

    足太阴脾经  属于脾,络于胃。体表循行始于足姆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足内侧、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及大腿内侧前缘上行,经腹部和胸部的前外侧,止于腋下第六肋间处的大包穴。与手少阴心经连接。

    主治:胃肠病、泌尿生殖系疾病、各种出血、贫血、失眠、水肿,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足厥阴肝经  属于肝,络于胆。体表循行始于趾外侧端的大敦穴,沿足内侧,循小腿内侧上行,经大腿内侧正中,绕行于外阴部,经小腹及腹侧,止于乳下第六肋间处的期门穴。与手太阴肺经连接。

    主治:肝(包括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多梦等)胆病、泌尿生殖系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足少阴肾经  属于肾,络于膀胱。体表循行始于足心的涌泉穴,沿足内侧、内踝下后方上行,循下肢内侧的后缘上行,至腹胸伴行于前正中线之旁,止于锁骨内侧端下方的俞府穴。与手厥阴心包经连接。

    主治:泌尿生殖系及内分泌系疾患、神经衰弱、喉、胸、腰部病证,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二)任脉、督脉的循行与主治(图1)

    任脉 体表循行始于外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会阴穴,沿腹胸前正中线上行,止于颏唇沟中央的承浆穴,与督脉相交。任脉有总管全身阴经的作用,为“阴经之海”。

    主治:泌尿生殖系病、胃肠病、肺和咽喉病证、神志病、身体虚弱,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督脉体表循行始于尾骨尖下方的长强穴,沿背正中线上行,循头顶正中,过前头部止于上齿龈处的龈交穴。与任脉连接。督脉有总督全身阳经的作用,为“阳经之海”。

    主治:头、面、咽喉部疾病和心、肺、胃肠疾患,泌尿生殖系疾患,发热病,神志病,大脑发育不全,白细胞减少症,身体虚弱,神经衰弱,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三)十二经在体表分布的规律

    在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均到头面部,故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分布面部及前头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侧头部,手太阳经分布颊部,足太阳经分布后头、前额及头顶部。

    在躯干:手、足三阴经均分布在前面。足三阴经分布于胸、腹,手三阴经分布于胸。足三阳经中的阳明经分布于胸腹,足少阳经分布于躯干侧面,足太阳经分布于背面。

    在上肢:手三阴经分布于屈侧,太阴经在前,少阴经在后,厥阴经在中。手三阳经分布于伸侧,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后,少阳经在中。

    在下肢:足三阴经分布于内侧,三阴经的前后分布与上肢基本相同,只是在小腿下段厥阴经与太阴经位置互换。足阳明经分布在前侧,足少阳经分布在外侧,足太阳经分布在后侧。

    掌握这个大致的分布规律,对于针灸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帮助。

    (四)十二经表里规律

    十二经脉分属于脏腑,阴经属脏(络腑)为里,阳经属腑(络脏)为表。由于经络在体内循行的属络关系,构成了脏腑经络的阴阳表里关系。表里两经通过络脉相互衔接沟通,因此表里两经在生理和病理方面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掌握这个规律,在治疗时,常可采用表里经相配取穴的方法。

      (五)十四经穴位主治规律

    (1)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即经络循行所经过的部位,就是该经的主治范围。

    (2)一般头面部的穴位大多数只主治局部病证,但有少数穴位,如百会、人中、素髎、风府等穴尚能治全身的病证。

    (3)一般躯干部的穴位,不但能治局部病证,而且对内脏和全身有作用,例如:胸腹部穴位均能治局部疾病、内脏疾病、急性病;腰背部穴位均能治局部疾病内脏疾病、慢性病;如脸中、关元、气海、大椎、命门、肾俞等穴位尚能治全身的疾病。

    (4)手、足三阳经在手、脚上的穴位,均可治头、面、五官的病证,发热病及神志病。在前臂小腿上的穴位,均可治脏腑疾病,包括胸腹腰背部位的病证。而手三阳经的大多数穴位尚可治疗肩、背颈部及头面部的病证。在上臂、大腿的穴位,一般主要治疗局部病证。

    (5)手、足三阴经分布在手、脚上的穴位,均主治咽喉、胸、肺的病证及神志病,但足三阴经的部分穴位尚能主治泌尿生殖系以及肝、脾、肾的疾患。在前臂、小腿上的穴位均治五脏病,其中手三阴经穴位以治心肺、心包病为主;足三阴经穴位以治肝、脾、肾病为主。在上臂、大腿上的穴位一般主要治疗局部病证。

    (6)本脏腑所属的经穴除能治本脏腑的病证外,尚可治与其相表里的经的病证。

    三、经络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经络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俞、募、原穴等处出现压痛、异常感觉或摸到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可以帮助诊断脏腑的纲变。如肺有病,在肺俞或中府有压痛;胃有病,在胃俞或脾俞有压痛;阑尾炎时,在阑尾穴有压痛;胆囊炎时,在胆囊点有压痛等。其次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也可以帮助诊断。如根据足少阳胆经在体表的循行线路,对有目眩耳聋、口苦胁痛等证的病人,可考虑是少阳经的病证;又如根据十四经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规律,对头痛一证,就可分辨为痛在前额者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侧旁者与少阳经有关,痛在枕项者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头顶者与足厥阴经或督脉有关。

    (二)经络在药物作用方面的应用

    中医认为某些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具有选择性,因而产生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同样是治头痛的药,藁本入太阳经,治太阳经病的头痛;白芷入阳明经,治阳明经病的头痛;柴胡入少阳经,治少阳经病的头痛。此外,还有称作引经药的,即某些药不但能自己入某经,还可作他药入经的响导,如羌活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引经药等等。

    (三)经络在针灸及新医疗法方面的应用

    临床常用的针灸疗法以及近年来在经络和针灸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医疗法(如穴位埋植、穴位结扎、穴位割治、穴位注射等),深受广大工农兵的欢迎,是中西医结合的可喜的苗头。这里只就选穴配方的一般规律作一些介绍(新医疗法的具体内容,本书从略,请参阅有关专书),供读者参考。

  • 局部或邻近取穴   根据每个穴位都有治疗局部及邻近部位疾病的作用,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就可在病变局部或邻近选穴进行治疗,如眼病取眼区的穴,耳病取耳区的穴,肩痛取肩部穴,叫局部取穴;眼病取风池,鼻病取印堂、上星,膝痛取阳陵泉,叫邻近取穴。如果局部没有穴位分布,也可以选压痛最明显的点作穴,这叫“阿是穴”。
  • 2.远隔取穴  这种选穴法包括以下几种

    (1)按照经络的循行路线取穴(循经取穴):如前头部有阳明经分布,故前头痛选手阳明经的合谷或足阳明经的内庭;耳部有少阳经分布,故耳病选用手少阳经的中渚或足少阳经的阳陵泉。同理,腰背痛取足太阳经的委中、殷门;泌尿生殖系病取三阴交等等。

    (2)按照经络与所属脏腑的关系取穴:某脏腑有病,取本脏腑所属的经络的穴位,如肺病咳喘咯血,可取肺经的太渊、列缺、孔最、鱼际、尺泽诸穴;胃脘疼痛,呃逆胀满,可取胃经的足三里、内庭、上巨墟、梁门诸穴;肝病胁痛黄疸,可取肝经的太冲、中封、期门、章门诸穴,都有较好的疗效。

    (3)按表里经关系取穴:一经的病,常用表里两经的穴位治疗,如咳嗽咯血,常用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配肺经的孔最;腹痛腹泻,常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配足太阴脾经的公孙。

    (4)按照脏腑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取穴:如肝开窍于目,故眼病可取肝经的太冲、行间及膀胱经的肝俞;肾开窍于耳,故耳病可取肾经的太溪、水泉及膀胱经的肾俞;脾主肌肉,故肌萎缩,肌无力、肌跳动等肌肉的病证,可以选脾经的太白、阴陵泉及膀胱经的脾俞;肺主皮毛,故肺阴虚所致的盗汗,可取肺经的鱼际及膀胱经的肺俞治疗。五官和五体(皮肤、肌肉、筋、脉、骨)的病证,选五脏的俞穴或配合所属经脉的穴位来治疗,都有较好的疗效,这里仅是举例说明。

    3.特定取穴法   这种取穴法主要是根据某些穴位的特殊作用来选取的。

    (1)俞募取穴法:俞穴是脏腑经气转输于背部的穴位,募穴是脏腑经气聚集于胸腹部的穴位。一般的说,脏的病或脏腑新发病或活动期疾患多用俞穴,腑的病或久治不愈或处于暂时稳定状态的疾患多用募穴。但是俞募穴的差异是相对的,它们都具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故在治疗内脏病时常用俞势相配或交替使用。

    (2)原、郄、络取穴法:十二经各有一个原穴,分布在四肢,是体内原气驻留的场所,用来治疗脏腑病常有较好效果。郄穴多分布于筋骨空隙,为经气汇集之处,一般急性痛证刺邱穴有较好的效果。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故有“刺一络而治两经”之说。

    (3)八会取穴法: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骨会大杼,会悬钟,脉会太渊。这些穴位分别与脏、腑气、血、筋、骨、髓、脉有特定的联系。八会取穴法用以治疗慢性病,常有较好的效果。如章门治五脏的病证(以肝、脾病为主);中治六腑的病证(以胃与大肠病为主);膻中治呼吸困难,哮喘,胸膈胀闷,坚逆爱气;膈俞治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紫等;阳陵泉治半身不遂,拘挛,瘫痪,痿痹;大杼治周身骨关节疼痛;悬钟治下肢瘫痪,痿痹;太渊治无脉症及心肺疾患。

    以上所述的俞、募、原、郄、络穴及八会穴,可以配合运用,亦可单独应用。治慢性病时常以俞募相配或原络相配,疗效较佳。

    4.经验取穴   根据临床经验选取对某些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称为经验取穴。如前人总结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一个代表。临床上对腹部的疾患取足三里,腰背部的病取委中,头颈部的病取列缺,面部的病取合谷,都有较好的疗效。又如膏肓、大椎、命门、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关元等穴对慢性病或体质虚弱者具有强壮作用,风池对迎风流泪及肝风眩晕有较好效果,风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热证,风市常用于治疗下肢风湿、风疹,丰隆常用于治疗痰证,肺俞,鱼际、合谷、复溜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等等,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穴。

    在改革开放创新时代中,少数医务工作者,发挥悟性,通过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及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了一些新的穴位,并用它治好了不少难治的病,特别是对聋哑、瘫痪、眼病等的治疗积累了很多经验,如听灵治聋、增音治哑、健明治育、迈步治瘫、定喘治哮喘等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可供选穴时参考。

    以上介绍的是选穴的方法,临床应用时还需配穴成方,每方用穴不宜过多,一般以2~3穴为宜,常以局部(或邻近)与远隔取穴相配。可以只针一侧,也可以双侧同时取穴,或左右各取不同之穴,如失眠时可取左侧神门与右侧内关相配。如治疗时间比较长,同一穴位不能连续使用太久,应该经常更换穴位或有一定的间歇时间,否则,可能产生穴位的疲劳或适应现象而影响疗效。

    四、有关经络的现代研究材料简介

    解放后,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国内对经络和穴位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现择要简介于下。

    (一)关于穴位的解剖学研究

    这里主要介绍穴位与神经、血管的关系。从尸体解剖观察到,十二经脉上的穴位,大约有半数分布在较大的神经或神经干上,其余半数穴位的附近有较大的神经或神经干通过。从显微镜下也观察到,穴位内各层组织中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神经丛或神经束,但尚未见到有特殊的感受器或其他特殊结构。其次,穴位分布与皮神经也有密切关系,不少穴位正位于皮神经干上或相邻皮神经分布区的交界处。艾灸或梅花针刺激穴位皮肤即可产生疗效,可能与穴位和皮神经的联系有关。经络在四肢的循行,如肺经与肌皮神经的走向,心经与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向,心包经与正中神经的走向,膀胱经与坐骨神经的走向,基本是一致的。两经之间的络脉联接处,多为两条神经分支的吻合部,如肺经与大肠经之间的络穴列缺,正当肌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吻合处,牌经与胃经之间的络穴公孙,正当腓浅神经分支与隐神经吻合处等等。

    穴位分布与血管的关系也很密切,穴位正分布在血管干者只占少数,而穴位旁有血管干者却占半数以上。据动物实验,有人推断针刺穴位的神经冲动可能是通过血管壁的神经传向中枢的。

    (二)关于穴位对人体作用的研究

    (1)消化系统方面:针刺天突、中、合谷、巨阙等穴,可增强食道蠕动,使管腔增大,解除痉挛,故可以解除食道痉挛的吞咽困难。针刺足三里、胃俞、中等穴,可以改变胃及小肠的蠕动,使松弛的胃收缩,又可使痉挛解除。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大肠俞、内关、天枢、支沟等穴,能改变直肠的蠕动,故便秘时可用以通便,腹泻时又可用以止泻。针刺足三里、风池、大杼、四缝等穴能影响胃液分泌。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

    (2)循环系统方面:针刺人迎、曲池、太冲、风池、足三里等穴,能使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针灸人中、十宣、合谷、足三里、百会等穴,又可使休克病人血压回升。针灸内关、神门、郊门、心俞等穴,能使心收缩力量和心缩频率改变。针刺足三里,可使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下降。灸十七椎下,可使血管通透性升高。

    (3)呼吸系统方面:针刺天突、膻中、肺俞、定喘等穴,可使支气管痉挛缓解,能治疗支气管哮喘。

    (4)血液系统方面:针灸足三里、阴陵泉、曲池、大椎,可使白细胞增加,吞噬作用增强。针灸足三里、膏肓、四缝,可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加。

    (5)泌尿、生殖系统:针刺肾俞、复溜、照海等穴,对肾脏经的利尿作用有明显影响。针灸关元、中极、曲骨、肾俞、膀胱俞、阴陵泉、三阴交等穴,能改变膀胱的运动,故可以治疗尿潴留

    或尿失禁。针刺三阴交、合谷,能引起子宫收缩,故可以催产。

    (6)内分泌系统方面:针刺合谷、曲池、天突等穴,可促进或抑制甲状腺的活动,故可以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亢进。针刺足三里、肝俞、胆俞,能促进垂体-肾上腺系统活动,使肾上腺皮质增生,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针刺少泽、合谷,或灸膻中等穴,有催乳作用,此可能是由于促进垂体前叶分泌生乳激素所引起的。

    (7)神经系统方面:有文献报导,穴位针刺可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使网状结构受损的患者恢复正常。穴位针刺可作用于下视丘和垂体的肾上腺系统,促进促皮质激素和皮质酮类化合物的排出,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又可使神经兴奋抑制过程的平衡和灵活性有所改善。针刺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少海等,可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紧张性;针刺脾俞、太白等穴,则有使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性降低的效应。由于以上多方面的作用,故针刺穴位可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的疾患。

    根据大量的生理实验材料,可以认为穴位对机体各方面的作用是具有特异性的,而非穴位部位的作用则很不显著。有少数穴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前述的足三里、合谷就是这样;急救用的素髎穴则具有同时兴奋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等系统活动的综合作用。

    (三)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针刺得气时的痠、麻、胀及触电感,往往沿着经络循行的路线扩散,成为循经走行的经络现象,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即经络的实质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搞清楚。初步归纳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见。

    1.认为经络的实质就是神经   这方面的意见认为从穴位的解剖学研究表明,穴位的分布,尤其是四肢的经络循行,与神经的分布很近似。从针刺穴位引起各器官机能的改变的效应来看,一般认为与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从接受刺激、传入到传出等环节均需神经参与,而且包括躯体神经和血管壁神经在内,并与神经中枢有密切关系。实验证明,经络现象可因切断或麻醉阻断神经通路而消失或减弱,如针刺足三里(兔)可以引起小肠蠕动增强,若把坐骨神经与股神经均切断,则反应消失,说明这两条神经与刺激的传入有密切关系;若把腰骶髓完全破坏后,再刺激足三里,反应亦消失,说明这个反应还有腰骶髓参加。在腰麻下,针刺足三里时,不能引起疫麻感觉,腰麻过后则恢复。封闭星状交感神经节后,针刺面部的穴位,针刺感应消失。麻醉大脑皮质后,针刺大椎的退热效应明显下降;若再将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封闭,退热效应就不再出现。

    近年来在针麻研究中,观察到合谷穴可以使身体一些部位的痛阈提高,但用普鲁卡因封闭该穴的表层和深层,或仅封闭其深部组织以后,就不能再提高痛阈。另外,合谷穴的深部组织是受尺神经支配的,若在合谷穴施以单个方形波电刺激,可以在肘关节以上尺神经沿线的表皮上记录到电位变化-复合动作电位。还观察到针刺猫、猴相当于人体的某些穴位在支配该区的神经纤维上,可以记录到因针刺引起的放电。在猫的后肢相当于三阴交、足三里穴位予以单个方形波电刺激,可以在丘脑的中央中核、中脑中央被盖区等部位记录到电位变化--诱发电位。根据以上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等结果,推断经络的实质可能就是神经。

    2.认为经络的实质是神经-体液的综合调节功能这方面的意见认为除了神经是经络现象的通路之外,还要把体液调节的因素考虑在内;因为有时针刺效应的潜伏期是比较长的,效应也往往比较持久。已有实验证明:患急性阑尾炎时,针刺可使血液内氢皮质激素含量增加;针灸还能促进垂体前叶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影响排卵等等。

    3.认为经络的实质可能是机体的生物电现象 有人还通过对皮肤电阻与皮肤电位的研究,发现许多的“良导点”、“良导络”与穴位及经络很相近似,认为这就是经络存在的客观证明。但是这方面各家研究的结果尚有出入,没有一致的看法。

    关于经络的研究材料相当丰富,不一一列举。总的说澡送些材料说明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据目前所见材料,可以认为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比较密切,而经络在体内负责调节全身功能,从这一点着眼,是与神经体液系统相当的。穴位针刺也可作用于内分泌活动。从中医对经络的描述看,经络又包括了血管。因此,经络可能是包括神经、内分泌和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至今未完全弄清,这可能是用神经理论不能完全解释经络学说的原因之一。

    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于针灸及临床各科都有指导意义,进一步弄清它的实质不仅可使经络学说更好地为广大工农兵服务,而且必将对医学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

    第五章 病 因

    漫谈目的   熟悉各种病因所致病证的临床特点。

    在发病学方面,中医把正气摆在首要的地位,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是说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虚,病邪才有隙可乘;若正气充足,抵抗力强,则不容易生病。

    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有它发生的原因。二千多年前,在《内经》上就把病因分成两类,即“内因”与“外因”。以后又有“三因”之说,认为六淫引起外感病,称为“外因”;七情、劳倦、饮食引起内伤之病,称为“内因”;又因创伤、虫兽伤与前二者有别,称为“不内外因”。此种病因分类在临床上曾沿用了一个较长的时期。

    我们认为这种分类法不符合辩证唯物论的事物发展观无论是外界的气候变化、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过劳、饮食不节等,都是外来的致病因素,应该属于外因,而人本身的精神因素和机体抵抗力的变化,才是疾病发生的内因。

    中医通常说的“审证求因”,就是通过辨证来推求病因,是辨证的一个方面。因为病因不同,在体内引起的病变就不同,所以掌握不同病因的致病规律及其临床特点,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一、六 淫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的表现,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当六气出现反常情况,就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为“六淫”。

    六淫致病一般首先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所以认为它是外感病的致病因素,通常称之为外邪。从六淫的致病情况来看,它除了气候因素之外,还包括一部分致病的微生物在内,只是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古人还未能认识清楚。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长夏(夏秋之交)多湿病。六淫既可以分别单独致病,如伤风、中暑等;也可以数邪夹杂一起致病,如风、寒、湿三邪同时侵袭人体,就会引起痹证。

    另外,内风、内寒、内湿、内热、内燥等,是内伤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它与六淫之邪引起的外感病不同,但两者临床表现在某些方面却有相似之处,故在此一并介绍。

    (一)风

    1.外风风性轻扬,善行多变,最易伤人,四时皆可致病故有“风为百病之长”之称。

    风邪致病的特点:

    (1)发病急骤,一般消退亦快,故病程不长,如风疹(荨麻疹)、伤风等证。

    (2)症状具有游走性,如风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的游走性痛)。风痹证,因其痛处不定,故又称行痹。

    (3)风邪常侵犯肌表、肺卫。风邪在皮肤则生痒感;风邪侵犯肺卫则有恶风、发热、自汗、咽痒、咳嗽、脉浮等症状。

    风邪除单独致病外,往往与其他病邪同时侵犯人体。常见的风病有以下三种。

    风寒:见“温热病辨证”。风热:见“温热病辨证”。

    风湿:风湿侵袭肌表经络,则见头痛而重,全身骨节疼痛游走不定;或发生湿疹、痒疮等。

    2.内风(肝风)常由心、肝肾的病变所致。其临床特点为:

    (1)多突然发病。

    (2)轻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情绪不宁,手足颤动、麻木,口眼歪斜;重者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角弓反张,偏瘫等。

    内风的发生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热极生风:多见于温热病,尤以小儿为常见。由于热伤津液营血。影响心与肝的功能,故出现惊厥、神昏等症状。相当于西医讲的高热引起的抽搐。

    阴虚动风:多因肝肾阴虚而致肝阳上亢,引动肝风,轻则出现头痛眩晕,重则突然昏倒,发生中风。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等。

    血虚生风:主要由于血虚和肾阴虚所致。主要症状是头晕、眼花、耳鸣、四肢麻木震颤、瘛疭,甚至抽搐、昏迷。常见于重症贫血引起的眩晕,以及低血钙、低血糖等症。

    (二)寒

    1.外寒寒邪致病多在冬季,但在其他季节也可因气温下降而致病。寒邪致病的特点:

    (1)寒邪易伤阳气。人体受寒邪侵袭,卫外阳气受遏,就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症状。

    (2)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一般寒邪由太阳经传入阳明经后,就会出现高热、烦渴、大汗等实热症状。

    (3)寒性凝滞。它侵犯人体后常滞留于肌肤、经络、筋骨、关节或脏腑之中,使气血流行不畅,气滞血瘀而成痛证。寒邪留于肠胃则呕吐、腹痛、泄泻。

    寒邪常与风邪,湿邪等相兼致病。常见的寒病有风寒:见“温热病辨证”。

    中寒:寒邪直中脏腑,可见身凉肢冷,寒战,面色苍白严重时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脉沉细。

    寒痹:寒邪留滞经络、筋骨,因而造成肌肉关节疼痛,一般痛不移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

    2.内寒 即里寒证,有虚实之分。虚者,由于体内阴气盛,阴盛则生内寒,临床表现为恶寒喜热,手足不温,恶心呕吐清水,食减便溏,腹痛肠鸣,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润,脉沉迟等。

    过食生冷寒凉之品,以致沉寒积冷,亦为内寒,证见腹痛、食减、便秘,甚至腹部觉冷而疼痛较甚,苔白厚或白腻,脉沉迟有力,此为寒实证。

    (三)暑

    暑邪致病多在夏季。夏季的热病称为伤暑或感暑。若在烈日下活动过久而得病,称为中暑。暑邪致病的特点:

  • 暑为热邪,故暑病多见高热、烦渴、多汗等热证表现。
  • 暑邪易耗气伤津,故有身倦无力,口燥唇干,便秘尿少等症。
  • 暑病多挟湿,一因夏季天气潮湿,二因夏天人们喜食生冷,易伤脾胃而生内湿。故暑病常兼胸闷、恶心欲吐、食欲不振等症。
  • 常见的暑病有:

    1.伤暑 感暑较轻,表现为发热、烦渴、汗出、头痛、恶心呕吐、腹泻、气促、四肢无力、脉洪数等症。

    2.中暑 多因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劳动过久,感暑过重所致,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高热、无汗或出冷汗、气粗面红、舌红唇赤、脉洪大而无力等症。

    (四)湿

    1.外湿   外湿致病,多与气候环境有关,或因阴雨连绵,久处雾露潮湿之地,或因长时间涉水淋雨,如防护不周或缺乏锻炼,均易发生湿病。脾胃素弱者,也容易感受外湿。

    外湿伤人,多由体表肌肤而入,浅则侵犯皮肉筋脉、关节深则伤及脏腑。湿邪侵入人体后,还可以寒化或热化。这种转化,常与病人的脏腑的机能状态,以及治疗当否有关。如脾阳素虚的病人易从寒化,胃热的病人易从热化;过用寒凉药易于寒化,妄用温燥药易于热化。

    湿邪致病的特点:

    (1)湿性重着,故湿病常见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四肢乏力;起病多先从人体的下部开始,故常见下肢重滞、足跗浮肿。

    (2)湿性阴寒凝滞,能阻碍人体气机流畅,故多见胸闷、脘腹胀满等气滞之症。

    (3)湿性污浊。故白带、淋浊、下痢、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症。

    (4)湿性缠绵。故有些湿病不易速去,常日久难愈。

    (5)舌苔白滑或腻,脉缓或濡,是湿病常见的舌象和脉象。

    湿邪伤人,常与风寒相兼致病。常见的湿病有以下三种:伤湿:系指湿邪伤表,也称表湿。表现为畏寒,发热不高头胀而重,身重肢倦,胸闷,口不渴,舌苔白滑,脉浮缓。常见于多雨季节外感病的早期。

    湿痹(亦称着痹):湿犯经络,引起全身疼痛,尤以关节疼痛为重,痛有定处,肌肤麻木,行动不便。

    湿热:一般发热不甚高,口渴自汗,心烦胸满,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如湿热内蕴脾胃,可出现黄疸;湿热搏结大肠,可见下痢脓血;湿热下注膀胱,可见尿痛、尿频、尿急、血尿、淋证、自带;湿热壅滞皮肤,可见疮痈肿毒、湿疹。

    2.内湿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脾阳不振,运化功能失常,湿从内生,聚而为患。临床表现或为泄泻,或为浮肿,或为痰饮。因而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说法。

    (五)燥

    1.外燥(秋燥)气候干燥的秋天,易生燥病。气候转凉而干燥,易生凉燥证;燥从热化,则成温燥证。

    燥邪致病的特点:

    (1)燥邪易伤肺。肺燥则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鼻咽干燥,胸痛,发热。

    (2)燥邪易伤阴伤津,故燥病常见口、舌、唇、皮肤干燥,口渴喜饮,发热无汗,大便干燥,脉细涩等症。

    外燥分凉燥与温燥两种:

    凉燥者恶寒较发热甚,舌苔白,脉浮;温燥者发热重于恶寒,口渴,或见目赤,咽痛,咳痰带血丝,尿短赤,舌尖边红,脉浮数。

  • 内燥 产生内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
  • (1)呕吐、腹泻、出汗、出血过多。

    (2)温热病病久伤津,或消耗性疾病耗伤阴液。

    (3)治疗上过用发汗药、泻下药或温燥药。

    内燥的临床表现,在外则见皮肤毛发干燥、憔悴无光泽,咽干唇裂,目涩,鼻孔觉热等症;在内则有潮热盗汗,心烦失眠,渴饮善饥,大便干结,尿少等症。舌红少津,苔薄或无苔,脉细数或涩。

    (六)火

    火与热只是程度不同,热极可以化火,风、寒、暑、湿、燥入里也可化火。此外,脏腑功能失调、精神刺激等也能化火。因此,可以说火证多属里证,临床上可分实火、虚火两类。

    1.实火  实火多因外感六淫化火而发生,其临床特点是:(1)起病较快,变化迅速。

    (2)火热最易伤津。故火证多见高热,怕热,燥渴喜冷饮,多汗,面红目赤,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尿短赤,舌红苔黄等症状。

    (3)火性上炎,其症状依不同脏腑而异,如心火上炎,可见心烦不眠,甚则神志不清、谵语、狂躁。胃火上炎,可见齿龈肿痛、吐血、衄血、头痛等症。肝火上炎,则见易怒、目赤肿痛、头痛等症。

    (4)火是阳热之邪,可迫血妄行。常出现吐血、衄血、皮肤斑疹等出血症状。

    (5)火证多见舌质红绛,舌苔黄燥少津,脉洪数。

    2.虚火   多因内伤而起,如脏腑(肺、肾、肝)功能失调,气血不畅,或久病失于调养,精气亏耗,或情志不舒等,都可导致虚火的发生。

    虚火的临床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午后颧红,虚烦失眠,口干咽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耳鸣健忘,腰疫遗精,舌红少津,剥苔或无苔,脉细数等。

    二、疠  气

    中医把传染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叫“疫疠”,它是由于某些不同于六淫的疠气或疫邪引起的,并能互相传染,同一种疫疠,其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如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疫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大,其产生与传播,往往与气候的严重反常、卫生条件差等原因有关。世界性的污染不可忽视。

    三、创伤、虫兽伤

    (从略)

    四、七  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称为七情。情志活动本来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应,一般在正常范围,是不会致病的。但情志活动过度,就可能引起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成为疾病发生的条件。情志不和,不但可以导致正气虚弱,易感外邪,同时七情变化本身也可以致病。它主要是引起五脏以及气的病症,如思虑过度伤脾,则出现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脾胃功能失调症状;又如大怒伤肝,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可以化火,则出现头痛、头晕、目赤、耳鸣、耳聋、性情急躁、口苦、胁痛等症。

    五、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常是致病因素之一。暴饮暴食,过食生冷,过食肥甘厚味之品,或误食不洁或有毒之物等,均可导致疾病。

    1.过食生冷能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虚寒而出现呕吐清水,腹痛喜按,喜热饮但不多饮,消化不良,舌淡苔白,脉迟等症状。

    2.过食甘肥厚味之品,可以生热、生湿、生痰而成为多种脏腑病证的原因。

    3.饮食过量则成食滞。症见不思饮食,嗳腐反酸,恶心呕吐,腹痛拒按,大便恶臭,脉滑等。

    六、劳  倦

    劳倦过度,可致气血不和,抵抗力降低而成为某些疾病的发病诱因。

    第六章 四 诊

    漫谈目的   了解问、望、闻、切四种诊断的方法及其在辨证上的应用;掌握中医四诊合参、正确诊断的要领。

    中医诊断包括问诊、望诊、闻诊、切诊四种方法,简称四诊。通过四诊,了解患者疾病的现状和历史,将这些材料加以分析综合,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

    一、问 诊

    问诊是四诊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细致的问诊,往往可以为正确诊断找到线索。

    问诊的内容,大致与西医相同,要了解患者的主要病痛所在,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治疗情况(包括服药后的反应),既往病史,以及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思想情况、家史等。

    中医问诊有它独特之处,过去有人把问诊的要点概括成“十问”歌诀:“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应问经带产,小儿当问麻疹斑。”可资参考。现将问诊内容概述于下。

  • 寒热与汗   要问清有无发热、畏寒、寒热的轻重、发热的特点;有无出汗、出汗的时间、性质和多少。
  • (1)疾病新起,发热怕冷,是外感表证;发热轻,怕冷重,无汗,是外感风寒表实证;发热重,怕冷轻,有汗,是外感风热表虚证。

    (2)冷一阵,热一阵,称为寒热往来;若发病时间较短,兼有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胸胁满闷的,为半表半里证。

    (3)发热不怕冷,有汗,口渴便秘,为里实热证。

    (4)慢性病,经常下午低热,胸和手足心烦热(五心烦热),颧红唇干,盗汗,为阴虚发热。平时怕冷,气短无力,自汗,为阳虚。

    2.头身、胸腹   主要问清病痛的部位、性质、时间。

    (1)头痛头晕:头痛不止,痛在两太阳穴,发热怕冷,多是外感。时痛时止,常兼眩晕,无寒热,多为内伤里证。一侧头痛(偏头痛),多属内风或血虚。白天头痛,疲劳时加重,多为阳虚。午后头痛,多属血虚。夜间头痛,多属阴虚。头痛眩晕,目赤口苦,多是肝胆火盛。头晕而心悸,气短无力,多为气血虚弱。突然头眩,多为实证;久眩,多属虚证。头闷痛重胀,如布包裹,多属湿重。

    (2)身痛:全身疫痛,发热怕冷,多是外感。久病身痛,多是气血不足。腰部痠痛,多属肾虚。四肢关节、肌肉、筋骨疼痛疫麻或关节肿胀、疼痛游走不定或固定不移,多为风寒湿痹。

    (3)胸痛:胸痛发热,咳吐脓血,多为肺痈(肺脓肿)。胸痛潮热,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多为肺痨(肺结核)。胸痛向肩背部放射,或胸骨后剧痛,自觉心区有压迫感,为胸痹(要注意是否为心绞痛)。胁痛多为肝气不舒。

    (4)腹痛:上腹痛,干呕,吐清涎沫,遇冷加剧,多是胃寒上腹胀痛,嗳腐吞酸,多是食滞。脐周疼痛,时痛时止,痛时局部起包块,多是蛔虫痛。腹痛,发热,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多为湿热实证;腹痛绵绵,大便稀烂,怕冷,四肢凉,多为寒湿虚证。

    一般说来,暴痛多实,久痛多虚。食后胀痛为实,食后痛减为虚。疼痛剧烈,部位固定,按之痛增或拒按为实;隐隐作痛无固定部位,按之痛减或喜按为虚。

    3.饮食要问清患者的食欲、食量、口味、食后的反应,以及口渴的情况。

    (1)病中饮食如常,说明胃气未伤;不欲饮食而频频嗳气为胃有积滞;多食易饥,多为胃有实火(要注意是否为消渴证)。

    (2)口渴喜冷饮,多为胃热伤阴;口渴喜热饮,多为胃阳不足。口淡不渴,或为表证尚未传里,或是阳虚寒盛里证。口干不欲饮,是脾虚湿盛。

    (3)口苦为肝胆有热;口酸为胃肠积滞;口中发甜多为脾有湿热;口淡多是虚证。

    4.大小便 要问清大小便的次数、性状、有无出血等。(1)大便秘结,干燥难解,发热,多属热证、实证;久病、新产、老人的便秘,多属气虚或津亏。

    (2)大便稀烂,便前无腹痛,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前腹痛泄泻(叫五更泄),多为肾阳虚。大便水样,排便时呈喷射状,肛门有灼热感,为胃肠有热。大便酸臭、稀薄、多泡沫,腹痛腹泻泻后痛减,为食滞。

    (3)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发热,为湿热下痢。大便红黑如胶漆,多为远血;大便带血,血色鲜红,多为近血。两者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均需进一步查明。

    (4)小便量多而清白,多属虚寒;清白而频数,甚至失禁,为气虚。尿短而黄属热;若兼混浊、尿痛、排出不畅,多为湿热。

    (5)夜多小便或睡中遗尿为肾虚。尿频、尿急、尿痛、排出困难或同时伴有出血、砂石,为淋证。口渴,多饮,多尿,身体消瘦很快,为消渴证。突然发生尿闭(癃闭),或只能点滴外流,尿味甚臭,膀胱剧痛而发热者,为实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面色苍白,腰腿手足清冷者,为虚证。

    5.睡眠

    (1)失眠:要了解是难入睡,还是易醒,是否多梦等。

    夜难入睡,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心悸健忘,精神恍惚,属心脾两虚,多由思虑过度所致。虚烦不得眠,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多是阴虚。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血两虚,常致少睡。夜睡不安,少睡易醒,心烦,口舌生疮,舌尖红,是心火亢盛。失眠多梦,头痛口苦,性情急躁易怒,多是肝火亢盛。梦中惊呼多为胆气虚或胃热。

    (2)多寐:神倦肢怠而多睡,是气虚。食后困倦欲睡,多是脾气不足。病后好睡,是正气未复。身重、脉缓、多睡,是湿胜。

    6.耳聋、耳鸣

    肾、肝、胆与耳的关系密切。暴聋多为肝胆火旺的实证,久聋多为肾虚、气虚。温病中出现耳聋,为热邪伤阴的指征。

    耳鸣兼见心悸头晕者,多属虚证;兼见胸闷、胁痛、口苦、大便干结而呕吐者,多为实证。

    7.妇儿特点

    对妇儿患者除进行上述问诊外,还需询问以下内容。

    (1)对女病人要问清楚已否结婚,月经(包括初潮年龄,周期,经血性状和多少,有无痛经,白带的气味颜色等)及生育情况(生育胎数,有无难产、流产等)。

    月经提前:经血量多,深红而浓,口干,唇红,为血热;经血紫黑有血块,多为实热。

    月经延后:经血量少,淡红而稀,面色萎黄,为血虚;如肢冷面白,为虚寒。血紫暗成块,下腹疼痛拒按,或有肿块,为气滞血瘀。

    经血有臭秽之气为热证,有腥臭之气为寒证。

    白带清稀而腥为虚寒,黄稠而臭为湿热。产后恶露不尽,兼有腹痛拒按,为血瘀。

    (2)对小儿患者要问清发育史和既往病史,如囟门闭合、走路、讲话的迟早,是否作过各种预防接种,是否得过麻疹、水痘,以及哺养情况等。

    二、望 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神色形、态来了解一般状况,通过看舌的变化来进一步帮助判定疾病的性质。三岁以下的小孩还可看指纹来辅助诊断。

    (一)一般状态

    1.精神、面容 精神萎靡,目光无神,面部表情呆滞,面色暗嗨无光,表示正气已伤。面色苍白枯槁,唇淡,多为血虚;面色萎黄,多为脾虚;久病面色暗黑,多为肾虚;两颧潮红,午后发热,多为阴虚内热。小儿颜面及唇周发青,多为肝风。在各种病色之中,明润者病较轻,暗晦者病较重。

    温热病或小儿急、慢惊风,眼球运动不灵活,时而固定,或上视、直视、斜视等,多属肝风内动或痰热壅闭所致,是小儿惊风的症状之一。小儿病中哭而无泪、鼻孔干燥而无涕的,多是重证。鼻色苍白,为气血虚弱。

    2.形态体形消瘦,肢体倦怠,皮肤枯燥,是气血虚弱。虚胖食少,为脾虚有痰;形瘦食少,为中气虚弱;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

    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黄疸。黄色深,鲜如橘皮,发热,为阳黄(多为急性);黄色淡暗如烟熏,无热或低热,为阴黄(多为慢性)。

    全身浮肿:发病迅速,肢节疫重,或兼恶寒怕风,是水气内停,风邪外袭;身重,精神特别困倦,为湿重;腰疫肢冷,面色灰暗,为肾阳虚。下肢浮肿,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烂,为脾阳虚。

    皮肤出现斑疹(点状为疹,片状为斑),多为内热,在温热病中是热入血分的重要标志。斑疹色鲜明红润者,为病情较轻,暗晦者,为病情较重。

    附:蛔虫病的望诊法

    用望诊法诊断蛔虫病,古代已有记载,近年有人对蛔虫感染患儿(一千多例)作了观察,证明这种诊断方法有一定意义。蛔虫病患儿常见下列体征:

    (1)舌面出现红斑,边缘整齐,圆形,常突出于舌面如乳头状,部位不定,数量不一。

    (2)下唇粘膜出现颗粒,多为灰白色针头大的小丘疹,几个到十几个不等。

    (3)巩膜出现蓝斑,呈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形,分布于网状毛细血管顶端,不凸出于表面。

    (4)面部出现白斑,一般呈圆形,边缘较整齐,中间淡白,不凸出于表面。

    这四种阳性体征,可以单独或相兼出现,以舌上红斑最为常见。体征的多少,一般与腹内蛔虫的多少成正比。根据观察统计,望诊的阳性率比一次粪便镜检(包括集卵法)的阳性率为高。本法不需任何设备,简便易行,值得采用。

    (二)舌诊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部分。中医对舌的观察特别细致从舌诊中可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以及外邪的性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性质、深浅和预后。病之属寒属热、阴虚阳虚,都能较明显地从舌象(包括舌质、舌苔的变化)上反映出来。根据现代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观察到在疾病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明显,能比较客观地早期反映出疾病的性质、轻重及变化趋势。

    1.舌质   舌质即指舌体。它与各个脏腑都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还有部位上的特点:舌尖主要反映心、肺的病变,如舌尖红为心火上炎;舌边主要反映肝、胆的病变,如舌边有紫斑为肝郁(在临床上常见到某些肝病患者,舌边常有青紫斑点,或舌下静脉怒张);舌中部主要反映脾、胃病变;舌根部主要反映肾的病变。

    临床上观察舌质,是从颜色、润湿度、形态和动态四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变化的。

    (1)舌的颜色和润湿度:正常的舌质是淡红而润泽的。舌色较正常淡,是血虚、阳虚或寒证。色淡而无苔,多是气血两虚;淡而润滑是寒。这种舌色也称淡白舌,即红少白多的意思。营养障碍、贫血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粘液性水肿等均可见淡白舌。

    舌色鲜红而干,是阴虚;鲜红无苔,是阴虚火旺。在温病后期、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等可见阴虚舌。舌色较红或绛(绛即深红)属于实热,一般是红深热亦深。急性传染病较严重时或感染引起毒血症时,均可见到红绛舌。

    绛舌是温热病由气分传到营分的重要标志,绛而生芒刺是营分热盛;绛而色鲜是热伤心包络。败血症及急性感染严重时可见绛舌。舌绛而光亮无苔,是胃阴亡失,病情危重。

    舌色由绛转为紫红而干,是温热病发展到血分的重要标志。严重的感染发展到呼吸循环衰竭时可出现紫舌。紫暗多为血瘀;浅紫而润多为寒证。

    蓝舌是气血两亏的重症,蓝而光亮无苔,预后不良。在呼吸循环衰竭、严重缺氧时可出现蓝舌。

    (2)舌的形态和动态:主要观察舌体的胖瘦、老嫩、干润、裂纹和活动的情况。

    舌体胖嫩而淡红,舌边有齿痕,多属虚证、寒证。舌胖大可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肢端肥大症等。舌胖大而深红多为心脾有热。舌体瘦薄淡红为气血不足,瘦薄而绛为津液已伤。舌质坚敛苍老,多属实证、热证。

    舌上生芒刺,是热郁内结,芒刺越大越多,表示热结越甚。高热、猩红热、重症肺炎等均可见舌生芒刺。

    舌上有裂纹,多为阴虚或营养不良,但高热、脱水也可见舌裂。个别的舌裂是先天性的。

    舌体伸缩时震颤,舌色淡红,是阳气不足,此证可见于神经衰弱和病后体虚;震颤而舌色鲜红,多为阴虚,可见于肝风内动、中风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证。

    舌伸出时偏歪,常见于中风证。

    舌体强硬不柔,运动不灵,因而语音不清,是肝风内动所致,常为中风证的预兆,或为中风证的后遗症。

    舌萎软无力,可发生在多种情况:新病舌干红而萎,是热盛伤阴;久病舌淡白而萎,是气血俱虚;舌绛而萎是阴亏已极。

    2.舌苔   正常舌苔是由胃气形成,其状薄白,光泽而润。病时舌苔就会发生种种变化。诊断上主要从颜色、津液、厚薄等方面来观察舌苔,但要注意排除假象,因有些饮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变色,如吃橄榄、乌梅可致舌面染成黑色。

    (1)白苔:多属寒证、虚证(也有属热、属实的)。薄白而滑是外感风寒;白嫩而滑,刮之明净的,是里虚寒。白滑而腻是内有痰湿。白如积粉是瘟疫病。热病舌苔白中带黄,是病邪化热由表入里,表示病情发展。

    (2)黄苔:属热证,黄色越深热越重。微黄薄苔为外感风热;黄厚干燥为胃热伤津;黄而厚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有积滞。色黄而淡润,或兼厚,是为浊苔,多为湿滞所致。

    (3)黑苔:多属里证,一般表示病情较重,但有寒、热之分。舌苔黑而润滑,舌质淡红的,是寒证;舌苔黑而干,舌质鲜红的,是火热伤阴。舌苔黑而燥,是火盛津枯。黑苔燥裂,芒刺高起,是肾水将尽,病情危重。

    (4)舌苔由厚而变无,舌面光滑如镜,或舌苔部分剥落,为津液亏耗,阴虚水涸,病情严重。但恶性贫血的病人,或小儿胃肠有湿热,或有寄生虫等病所见的薄白或微黄之苔,也会部分剥落。剥落的原因是局部粘膜萎缩进而发生坏死所造成。

    一般说来,舌苔由自变黄,黄苔退后复生新的薄白苔,是顺证;舌苔由白变灰,由灰而黑,是逆证。舌苔骤退或消失,也是病情恶化的表现。

    上面把舌质与舌苔分别叙述,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和学习。实际上舌诊是观察整个舌象,必须把舌质与舌苔结合起来观察,因为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综合舌质、舌苔变化与病证的关系,大致是:凡属热证,舌质必红,苔必黄而干;凡属寒证,舌质必淡,苔必多津而滑;凡属实证,舌体必坚敛;凡属虚证,舌体必胖嫩;凡属表证,苔多薄白不干;热邪由表入里,则舌苔由白变黄,由薄变厚,由润变干。

    另一方面,从舌质、舌苔的个别意义来说,一般观察内脏的虚实,重点在于舌质;观察病邪的深浅与胃气的有无,重点在于舌苔;气病主要表现在舌苔的变化,血病主要表现在舌质的变化。

    为了便于读者掌握舌诊,现把常见的舌质与舌苔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辨证,列表于下。

    舌质变化的因素

    1.舌质的颜色变化与舌的血液循环状况关系密切。贫血及组织水肿时舌色变淡,充血或血管增生时舌色加深,郁血或缺氧而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时舌色青紫。

    2.舌体胖嫩,主要是因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造成的。若因水肿或肌张力降低,舌体增大或松弛,压在齿缘上,则舌边出现齿痕。

    3.舌质干燥,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改变了唾液分泌的质和量,故见舌质干燥。

    4.舌上裂纹是舌乳头融合而造成的裂隙,有人认为它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舌面光滑是因舌的粘膜上皮萎缩造成的。

    舌苔变化的因素

    1.正常舌苔是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的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以及唾液构成的。

    2.舌苔变厚是因病后食减,舌的机械摩擦减少,或因发热失水,唾液分泌减少,影响舌的自洁作用,引起丝状乳头延长所致。

    3.舌苔由白变黄,是由于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及含菌量增多所致,与炎症感染、发热及消化功能紊乱关系最大。苔色变黑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甚,出现黑棕色角化细胞以及黑色霉菌增殖所致。此时的病理改变多扩展到粘膜下层。高热脱水、炎症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素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等,都与黑苔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舌象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1.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薄黄,润或稍腻,均属病情较轻。舌质红绛、紫蓝,舌苔黄厚、灰黑、疏松干燥,甚或光剥无苔,均属病情较重。例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势越重,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若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因此,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又如传染性肝炎,舌苔薄白者最多,白腻或白厚腻者次之,疾病向愈则舌苔恢复或接近正常,病情反复则舌苔长期不退。因此,舌苔对判断疾病的预后很有参考价值。

    2,某些疾病的舌象变化有特殊意义。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的疾病常见阴虚舌。这些患者的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全舌光滑如镜。

    轻症肝硬化患者的舌质多淡红,苔薄白或薄黄;门静脉循环受阻则舌色变紫,舌体胀大,舌下静脉曲张;如舌质由淡红转绛,舌苔由薄白而转光剥,常表示肝功能变坏。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肝昏迷。

    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而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以光剥无苔。

    癌肿患者往往在晚期才出现红而光亮无苔的舌象,有的还可以发生表浅的溃疡。

    (三)小儿指纹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桡侧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嫩薄,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比较明显,以后随着年龄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指纹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变的性质和轻重,而小儿脉部短小,诊病时又每每啼哭,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所以儿科临床上,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用望指纹以辅助切诊。

    望指纹主要是观察表浅静脉的颜色和充盈度。

    把食指分成三节,第一指节称作风关,第二指节称作气关,第三指节称作命关(图2)。

    望指纹的方法是让小儿手指向光,医生用左手食、拇二指握小儿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掌关节部轻轻推动数次,使指纹更加显现,然后察看。

    正常指纹是色淡紫而鲜明,一般不超过风关。有病时指纹的充盈度和色泽都发生变化。指纹特别浮现,多属表证;指纹沉,病邪在里。指纹色淡多是虚证、寒证;指纹色紫红多为热证;青色多为风寒或惊风,或为痛证,或为伤食,或为痰气上逆;黑色多为血瘀。指纹郁滞,推动时血液不流畅,常为痰湿、食滞或邪热郁结等实证。从部位来说,指纹显现在风关的,表示病情较轻浅;伸延至气关的,病情较重;伸延至命关而透达指端的,叫做“透关射甲”,病情多属危重。简言之,辨指纹的要点是: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附:指纹现代研究的一些资料

    一般认为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在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数可见指纹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愈高,指纹的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伸展。指纹的色泽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愈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高,指纹的青紫色也就愈明显。因而在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青紫或紫色指纹。贫血的患儿,则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纹变淡。

    三、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

    1.听声音 包括听病人的讲话、呼吸、咳嗽、呃逆等。

    病人语声低微或断续,少气懒言,多属虚证、寒证;声高有力,或烦躁多言,多是实证、热证。

    声音突然嘶哑,多为风寒或痰引起的实证;声音慢慢嘶哑,多是肺痿津枯的虚证。

    呼吸短促而弱,吸气之后感到舒服,多是虚证;呼吸气粗,呼气之后感到舒服,多是实证、热证。久病肺肾将绝,也见气粗,但断断续续,这不是实证,而是虚证;热入心包神志昏沉时,也见气息微弱,这不是虚证,而是实证。

    咳声无力为肺气虚;咳声重浊,痰白,多属外感风寒;咳声清亮,痰难咳出,多为肺热;咳呈阵发性而有力,多为肺实。

    呃逆时声强而有力,脉滑实的,多为实呃;声高而短促,燥渴,脉数,多为热呃;声弱,脉无力,兼见虚证症状的,为虚呃;重病、久病忽见呃逆,是危重的征象。

    2.闻气味 包括闻身体、口腔和各种排泄物的气味。

    身体的气味:某些疾病,病人有特殊的气味。如身上有溃腐疮疡,则发腐败的臭气;瘟疫或肝、肾病危重时,常有特殊臭气。

    口臭:口气臭秽多属肺胃有热;酸臭多是胃有宿食。痰腥臭者为肺热;臭甚而呈脓样的为肺痈。大小便、经带方面,已见问诊,此处从略。

    四、切   诊

    切诊包括切脉和对四肢、躯干部分的触诊。

    (一)切脉

    中医对脉象的辨认是非常细致的,一般分28种脉象,作为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方面。

    1.切脉的方法切脉通常是在病人的腕关节掌面桡动脉搏动处(称寸口脉)进行。将这一段动脉分作三部,称寸部、关部、尺部。相当于桡骨茎突水平为关部,关下为寸,关上为尺(图3)。切脉前要求病人体位舒适,精神安静,如患者刚经过较大的活动,应休息片刻再诊脉。诊脉时患者手臂平伸寸关尺掌心向上平放。医生先以中指端放在关部,然后把食指放在寸部,无名指放在尺部,一般三指靠拢,若患者身材特别高,则三指适当分开。小儿寸口脉短,只能以一指诊三部。诊8岁以下小儿,可以拇指放关部,左右滚动以诊寸、尺部;8岁以上可适当移动拇指以诊三部。切诊时需要用不同指力仔细候测,轻手触知称为浮取(或称举),稍用力为中取,重按为沉取(或称按)。有时还需移动手指寻找才能获得较明显的感觉(称为寻)。

    寸、关、尺三部可分别诊察不同脏腑的病症,且左右不同。左侧寸部候(即诊察)心,关部候肝,尺部候肾;右侧寸部候肺,关部候脾,尺部候肾(命门)。

    2.脉象的特点和主病 下面主要介绍临床上较常见的脉象。对脉象的特点可从脉位的高低,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大小、势态等方面来认识。

    正常的脉象是一次呼吸(一息)平均脉跳4~5次(大体相当于72~80次/分钟),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均匀和缓,称为缓脉。但若气血为湿所困,也见缓脉;也有认为缓脉兼浮、兼沉、兼大、兼小为病脉。

    (1)浮脉与沉脉

    脉象特点:浮与沉是脉位高低相反的二种脉象。浮脉,脉位高,轻轻触按即有明显感觉,用力稍重反觉脉搏减弱;沉脉脉位低,轻轻触按不能察觉,稍稍用力也不明显,需要重按才能摸清(图4、5)。

    浮脉主病:表证。浮而有力是表实;浮而无力是表虚。如外感病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是表寒实证;外感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弱,是表寒虚证。但体质虚弱者,外感病时脉常不浮。急性传染病初期多见浮脉。

    沉脉主病: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如咳

       

    嗽无力,痰稀白,气短,面色白,食少倦怠,脉沉弱,是肺气虚,属里虚证。

    (2)迟脉与数脉

    脉象特点:迟与数是脉搏快慢相反的二种脉象。迟脉一息三至(相当于每分钟60次以下);数脉一息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90次以上)(图6、7)。

    迟脉主病:寒证。浮而迟是表寒;沉而迟是里寒;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无力为虚寒。如腰痠腿软,黎明前腹痛泄泻,舌淡润,脉沉迟无力,是肾阳虚,属里虚证。

    数脉主病:热证。数而有力为阳盛;数而细弱为阴虚内热。如面赤、咽干、心中烦热,脉数有力,这是心火旺,属阳盛之证。口烂龈肿,食不消化,脉细数,是胃阴虚,虚火上炎,属虚热。

    (3)虚脉与实脉

     

       

    脉象特点:虚与实是脉的搏动力量强弱相反的二种脉象。虚脉是浮,中、沉取均无力,按之虚软;实脉是浮、中、沉取均有力(图8)。

    虚脉主病:气血俱虚。浮虚是伤暑。

    实脉主病:实证。高热,狂躁不安,大便秘结等都可出现实脉。实而滑是顽痰凝结,实而弦是肝气郁结。

    (4)滑脉与涩脉

    脉象特点:滑与涩是脉的势态相反的二种脉象。滑脉,脉的来去很流利,指下有圆滑之感;涩脉,脉的来去涩滞,欲来而未即来,欲去而未即去。涩脉在心电图上有束支传导阻滞现象,在脉搏图上也有大小不匀的特点(图9.10)。

    滑脉主病:痰湿、宿食。如咳声重浊,痰多而白,易咯出,胸闷食少。舌苔白腻,脉滑,这是痰湿咳嗽。怀孕也常见滑脉。

    涩脉主病:血少、气滞、血瘀等。如贫血、中风偏瘫、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可出现涩脉。

    (5)洪脉与细脉

    脉象特点:洪与细是脉形大小和脉势均相反的二种脉象。洪脉形大且来势盛,有如洪水之汹涌,浮取即明显;细脉则细小如线状,来势不盛,重按时指下明显(图11、12)。

    洪脉主病:热盛。如温热病气分热盛,出现高热、烦渴、大汗、脉洪大等症。热盛伤阴,阴虚于内而阳浮于外时,也可见洪脉。感染性疾病的极期常有洪脉。

    细脉主病:多为虚证。诸虚劳损,均可见细脉。但在湿气下注,湿邪阻遏脉道时也可出现,这不是虚证而是实证。如面色苍白,唇舌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倦怠,脉细,是血虚。大便脓样,神倦食少,腹胀,四肢不温,脉多弦细而缓,是寒湿痢疾,属实证。

    (6)弦脉与紧脉

    脉象特点:弦脉与紧脉的共同点是寸关尺三部的脉波连成一气,故三指下的感觉呈紧张的条索状。所不同的是,弦脉象按在琴弦上;紧脉则象按在拉紧的绳索上,脉势紧急,应指有力,弦脉无这种绷急之势;在脉形上紧脉比弦脉大(图13、14)。

    弦脉主病:痛证、风证、疟疾、痰饮。阴虚阳亢多见弦脉,如高血压的肝阳偏亢型,脉多弦而有力;肝阴不足型,则脉多弦细。肝胃不和(证见胃痛连胁,嗳气,易怒),脉多弦。肝病、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月经不调、子宫颈癌、肾脏疾患等均常见弦脉。

    紧脉主病:寒证、痛证。外感风寒时脉浮紧;里寒时脉沉紧。如痹证中的寒痹,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处固定不移,得热痛减,脉多弦紧。动脉硬化时也可能见紧脉。

    上述十二种脉象是临床上常见的,下面再介绍几种在临床上有时见到的脉象(其他少见的从略)。

    促、结、代脉:这三种脉象都表现为脉的节律不齐,有间歇。

    促脉:脉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主实热,气滞血瘀。

    结脉:脉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代脉:脉的快慢正常,但见有规律的间歇,歇止后复来时稍迟。主脏气衰微、惊恐、跌扑损伤。此外,大吐大泻及分娩后也可见此脉。

    促、结、代脉可见于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

    濡脉:浮小而软,如绵在水,轻按即得,重按即没。主湿主虚。如水肿、气血虚弱等可见之。

    弱脉:沉小而软。主气血不足。

    微脉:极细极软,似有似无,起落模糊。主虚极,久病见此脉是危重证候。

    大脉:脉形较正常大,但无洪脉的汹涌之势。主邪盛。大而无力则为虚证。

    芤脉:浮大而中空,有边无中,如按葱管。主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也常见此脉。

    临床上脉象以兼脉为多,单一脉象者较少。总的情况有以下三种:①一种脉象单独出现。②二、三种脉象相兼,常见的兼脉如浮数、浮缓、浮紧、沉迟、沉弦、沉细、弦细、细数、滑数、弦细数等。兼脉的主病常相当于各脉主病的综合,如沉主里,迟主寒,沉迟为里寒。病脉单独出现在某一部,如头痛可见寸部独浮,其余正常。

    在脉与病的关系上,亦有一脉主数病或一病见数脉的不同情况。如弦脉主痛、主风、主疟疾;又如寒证可见迟或紧等脉象。

    具体诊脉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中有变  正常脉象(缓脉)是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均匀和缓。但这是相对的,由于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可以出现一些生理变动。如饭后脉较有力,剧烈运动后脉常洪数,饮酒后脉多数,远行之后脉急疾。劳动者脉多大而有力,运动员脉多迟。胖人脉常沉细,瘦人脉常浮大。妇女脉较细弱,而月经来潮常见左手关脉、尺脉变洪。小儿脉较数软,5岁以内一息六至为正常。老人脉常较硬。由于解剖位置上的变异,桡动脉走行在腕部桡、背侧的,叫“反关脉”。当诊脉发现脉搏异常沉细或不能触及时要考虑是否为反关脉。

    病脉与平脉区别的关键是“胃、神、根”三方面。脉不浮不沉,均匀和缓,是有胃气;脉来柔和之中有力,是为有神;沉取脉仍明显,是为有根。凡脉有胃、神、根就是健康之脉。疾病严重时也常以胃、神、根三者来推断预后的好坏。

    2.执简驭繁   28种脉象是中医在反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为了便于学习,可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以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

    (1)大体上可以这样认识,脉象是由脉的位置、速率、强度、形态、节律等条件决定的。一般从脉搏位置的深浅可以分浮、沉,从脉搏的速率可以分迟、数,从脉搏的强度可以分虚、实,从脉搏的形态分弦、滑、洪、细、涩,从脉搏的节律可以分促、结、代等。

    (2)按照八纲来研究脉的主病。大体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数脉主热,迟脉主寒;有力的脉主实,无力的脉主虚。通过分辨这六种脉象,大致可以了解正邪双方的情况。

    3.脉证合参 脉与证相应,这是一般规律。但在少数场合也会出现脉证不一致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去伪存真,抓住本质的东西来判断。如阑尾炎病人,症状体征已基本消失,但脉仍数,常是炎证未全消退的指征,此时应舍证从脉,不要停止治疗,以防复发;又如在严重的泻下、失血时反见洪脉,此时应舍脉从证,及早采取措施,以防骤变。有时证未见而脉先变,此时脉象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如外感病早期的浮脉,往往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前。

    附:脉象现代研究的一些资料

    有人用脉搏描记器初步描出了15种不同的脉象。描记所得与切脉所得基本一致(描记所得曲线图见前)。如浮脉是在不施加外压的情况下即可描得明显的曲线,施加外压时(相当于切脉时重按)脉波反而减低;在沉脉则相反,不加外压时描不出波形,要加相当外压才能描出曲线。洪脉曲线的特点是波幅特别高,主波陡直上升,很快下降,这相当于洪脉的来盛去衰。弦脉波形的特点是主波上升之后,延续一个短时间才开始下降,故主波顶点是平坦的,相当于切脉时指下如按拉开的琴弦。其他如迟脉、数脉、滑脉、涩脉、紧脉、细脉、大脉等均可在描记上反映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近来关于各种脉象产生的原理也积累了一些资料。浮脉的心搏出量是增加的,但其血管弹性阻力反而降低;沉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电压降低。迟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窦性心动过级;数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窦性心动过速。虚弱无力的脉多数心搏出量减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较低。弱脉的心电图电压降低。细而有力的脉多数是血管阻力增高,但心搏出量减少。弦脉大多数是心搏出量与血管阻力均增加,但血压升高的只占半数,可见弦脉形成的因素比较复杂。有力的脉不一定是血压升高的。促、结、代脉主要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形成。在不同病人,结脉在心电图上可出现四种变化,即房性早期收缩、心房纤颤、室性早期收缩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代脉或有心房纤颤,或有室性早期收缩,或有右房室束支传导阻滞等。促脉还兼有心动过速。

    (二)触诊

    触诊主要有:触按胸腹以了解软硬、有无压痛、包块;触按四肢关节以诊察有无骨折、脱臼;触皮肤以知温凉;循经脉切按以了解有无病理反应物等。

    腹部触诊:腹痛,按之痛减为虚证,按之痛增为实证。痛处濡软为虚证,痛处发硬为实证。

    皮肤触诊:主要了解温度变化。手背热为外感发热,手足心热为阴虚内热。四肢冷为阳虚。小儿高热而指端冷,可能发生抽搐。泄泻时脉细弱而肢冷的,泻较难止;手足温暖的,泻较易止。

    经络触诊:是在经络俞穴上进行触诊,寻找病理反应物,作为诊断治疗依据的一种方法。一般在摸到结节或条索状物后,可在其上进行按摩、针刺或穴位注射,以治疗疾病。

    第七章 八纲辨证

    漫谈目的   了解辨证的一般概念,掌握八纲辨证的要点和方法。

    我们要想深刻地、正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为治疗提供依据,不仅需要过细地对病人进行调查研究,而且需要将通过四诊收集起来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这个过程就叫作辨证。

    辨证的要求是:既要注意疾病的共性,又要注意疾病的个性;既要注意病变局部的改变,又要注意病人全身的变化;既要注意病邪的消长,又要注意机体抵抗力的盛衰。

    中医习惯上症和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症指个别的症状,如头痛、发热……;证指一组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它是病理、临床现象的综合概括,并能提示治疗的原则,实际就是中医的诊断。如“大肠湿热”一证,它既说明了病变部位在大肠,致病的外邪是湿热;同时又提示了治疗应采取清利湿热的原则。再如“脾胃虚寒”一证,它既说明了病变部位在脾胃,致病的原因是寒、人体的正气是虚弱的;同时又提示了治疗应采取温脾健胃的原则。这样看来,证的概念通常是涉及到病因、病变部位、机体反应等多方面的。

    怎样才能清楚和准确地辨证呢?中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辨证方法,主要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其中八纲辨证是总纲,通过它来概括病变的部位、性质、机体与病邪斗争的情况。如果要进一步弄清疾病的特性,还应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通过脏腑辨证或卫气营血辨证来确定病邪的属性、病在哪一脏腑,以及病邪对机体损害的程度。因此,这几种辨证方法往往需要互相补充,诊断才能臻于完善。

    “有比较才能鉴别。”进行辨证,不但要掌握每个证的临床表现,还要注意证与证之间的鉴别,这样才能作出准确诊断。

    八纲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就是从这四对矛盾的八个方面去概括所有疾病的不同特点的,以表、里辨别病变的部位,以寒、热、虚、实辨别病变的性质,再用阴阳加以概括。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都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把两者作为一组来对比鉴别,有利于认识疾病的不同性质和特点。

    临床运用八纲辨证的一般顺序是:首先辨别表、里,找出病变部位;然后辨别寒、热、虚、实,分清病变性质;最后再分阴、阳加以总的概括。表里、寒热、虚实三者虽各从不同角度去说明病证,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辨证时不要把它们孤立起来看。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是必须首先掌握的辨证方法。下面把八纲分成四组,对比地加以介绍。

    (一)表与里

    表、里是指病变部位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一般病在肌表属表,病情轻而病位浅;病在脏腑属里,病情重而病位深。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早期。临床的主要表现是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四肢疫痛、鼻塞轻咳、舌苔薄白、脉浮等,其中发热、恶寒、脉浮是表证的特征。

    表证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在前述表证的症状中,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的叫表寒证,治疗用辛温解表;恶寒轻、发热重、脉浮数的叫表热证,治疗用辛凉解表。表证无汗叫表实,可用较强的发表药;表证多汗叫表虚,不能过多用发表药。年老、体弱的人有表证,应在解表的同时,注意扶正。

    里证:多见于各种外感病的中期或极期,此时表证已解病邪传里,累及了脏腑;另方面,各种内伤病都是里证。里证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寒、热、虚、实之分,而且因不同脏腑而异,其具体表现将在脏腑辨证和温热病辨证中详述。里证一般不恶风、不畏寒,脉象一般为沉脉,舌质多有改变,舌苔多黄或黑。

    如肺炎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数等症状,属于表证。若病情发展,病人出现高热面红、不恶寒、口渴、胸痛、剧烈咳嗽、吐铁锈色痰、烦躁、舌红苔黄、脉洪数等肺热症状,就属里证。

    里证不仅有里寒、里热、里虚、里实之分。而且病变复杂时,还要区分是虚寒还是寒实,是虚热还是实热。这些将在以下各纲分别叙述。

    此外,病不在表,又不在里,介乎表里之间的,叫半表半里证。其主要症状是寒热往来,治疗用和解法。

    表里同病:表与里有时可以同时得病。如急性菌痢的初期,既有腹痛、大便脓血、口渴、舌苔黄白等里证症状,又有恶寒发热、四肢疫痛、脉浮数等表证症状,就叫表里同病。表里同病常见于两种情况,一是表证未解、邪已传里的外感病;二是原有内伤病又新得外感病。前者治宜表里双解,后者则应先治新感。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一般热性病主要应辨清发热是否伴有恶寒,舌质是淡是红,舌苔是白是黄,脉象是浮是沉。发热恶寒,舌淡苔白,脉浮者,属表证;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沉(或数),属里证。

    (二)寒与热

    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寒、热实质上是阴阳偏盛偏衰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辨别疾病的寒、热,可以提供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

    寒证:有表寒与里寒之别,这里介绍的主要是里寒证。其主要表现是怕冷,手足冰凉,口淡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青白(苍白),舌质淡白,舌苔白润或黑润,脉象沉迟。如有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常常出现这一类症状。治疗要用祛寒法。

    热证:有表热与里热之别,这里介绍的主要是里热证。其主要表现是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面色红,舌质红,舌苔干黄或干黑,脉数。各种热性病,常有此类症状出现,治疗用清热法。

    寒热交错:指寒证与热证同时出现,例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气喘烦躁,口渴,舌红苔黄白,脉浮紧,叫表寒里热此外,还有表热里寒、上热下寒、下热上寒等证。例如发热,头痛,咳嗽痰黄,咽干而腹胀,便溏,为表热里寒(可见于肠胃虑寒而外感风热的患者);头痛,目赤或牙痛,口疮而小腹冷痛为上热下寒(可见于下焦虚寒而心胃有热的患者);胃脘痛,嗳腐吞酸,口淡,食欲不振而小便频数涩痛,为上寒下热(见于胃寒而下焦有湿热的患者)。

    寒热真假:临床上经常可以碰到一些本质是热证而表现为寒象,或本质是寒证而表现为热象的情况,这叫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如果不能抓住本质,就会被假象所迷惑,而致误诊、误治。

    例如麻疹病孩,在皮疹将出未出或疹出不畅时,表情十分困倦,懒说懒动,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脉沉细而数。粗看好象寒证。可是病孩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臭,口渴多饮、喜冷,舌质红,舌苔黄而干,脉沉细数而有力,可见本质仍是热证。中医认为邪热内郁越深,肢体末端越凉,即所谓“热深厥亦深”。这样的病证,就是真热假寒,在热性病中周围循环不好时,常可见到。治疗仍要用寒凉药来清热解毒。

    又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自觉身热,并有两颧潮红,烦躁,舌苔黑,脉浮大等症,表面看来有热象。但病人喜欢热的饮食,多穿衣服,缩而卧,舌质淡白,舌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可见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用温热药温阳祛寒。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主要分清口渴与否、冷热的喜恶,以及大小便、面色、舌象、脉象等的变化情况。口淡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青白、舌淡苔白润、脉迟者,属寒;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面色红、舌红苔黄而干、脉数者,属热。

    另外,不要把体温升高与热证等同起来。热证是指有热象的一组症状和体征,体温升高只是其中的一项。有时体温升高的不一定都是热证,热证又不一定体温都升高。例如表寒证,病人的体温虽高,但因有恶寒多、口不渴、舌苔白润等寒象,故仍诊断为寒证;又如里热证,病人虽然体温不高,但有口渴、便秘、面红、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热象,仍可诊断为热证。

    在寒热并见或寒热真假难辨时,多属病情复杂,诊断上除应注意症、脉、舌外,还要参考病人的过去病史、体质的偏热偏寒、发病与治疗的经过,以便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弄清寒热的主次与真假,进行正确的治疗。

    (三)虚与实

    虚、实是指正、邪的盛衰。一般说来,虚指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减弱;实指致病的邪气盛和邪正相争剧烈。

    虚证:多发生于重病、久病之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表现主要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疲倦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嫩无苔,脉细弱无力等。治疗用补法。

    虚证有阴虚(虚热)、阳虚(虚寒)气虚、血虚、五脏虚之别。

    实证:一般实证多属新起,病势较凶。这是由于一方面邪气盛(如外感邪盛痰饮水湿停留、气滞血瘀、食积、虫积……等),另一方面由于机体抗病机能旺盛,邪正双方斗争剧烈的结果。

    实证的临床特点是;病程一般较短,机体反应较强,精神亢奋,声高气粗,或高热面赤,或无热面青,或痰涎壅盛,或剧痛拒按,……舌苔较厚,脉洪有力。

    实证也要分寒热。如肺脓肿,发热口渴,喘咳胸痛,脓痰壅盛,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有力,是里热实证。治疗用清热泻肺的方药。又如肠痉挛,患者有发作性的腹部剧痛,辗转呻吟,声高气粗,面青肢冷,舌苔白厚,脉沉紧有力,这是属里寒实证。治疗用温中散寒的方药。

    虚实夹杂:临床上常有虚中夹实、实中有虚,虚证与实证同时存在的情况。例如肝硬化腹水病人,全身消瘦,贫血,疲倦乏力,饮食减少,本属虚证;但又同时存在大量腹水,并有痞块①、胁腹疼痛等实证的症状。因此它是一个虚实夹杂证。治疗上可采用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等方法。

    虚实真假:疾病的本质是虚证而临床表现象实证的叫假实。假实的一般表现是:虽有腹胀,但不似实证那样胀而不减,而是时胀时减;虽有腹痛,但不似实证那样拒按,而是按之痛减;虽有热象,但是舌嫩、脉虚。

    疾病的本质是实证而临床表现象虚证的叫假虚。假虚的一般表现是:虽默默不语,但说话时多声高气粗;虽不欲食但有能进食的时候;虽泄泻,但泻后反觉痛快;虽有胸腹胀满,但按之有痛或固定不移等等。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主要看病程的长短、声音气息的强弱、痛处的拒按与喜按、舌质的粗老与胖嫩、脉象有力或无力等几个方面。一般病程短、声高气粗、痛处拒按、舌质粗老、脉有力的,属实证;病程长、声低气短、痛处喜按、舌质胖嫩、脉无力的,属虚证。

    (四)阴与阳

    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一般可以用阴阳两纲再加以概括,即表、热、实属于阳证里虚、寒属于阴证。因此,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纳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阴证:一般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暗晦,身寒肢冷,卧喜跨缩,短气懒言,语声低微,喜静,不渴或喜热饮,腹痛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舌苔润滑,脉象多沉迟细弱。

    阳证:一般表现精神亢奋,面色发红,身热肢温,卧喜伸展,气粗多言,语声洪亮,喜动,口渴或喜冷饮,腹痛拒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坚老,舌苔黄燥,脉象多洪数有力。

    阴虚:指阴分不足。“阴虚生内热”,常说的虚热即指此,主要表现为手足心热、午后潮热、消瘦、盗汗、口燥咽干、尿短赤、大便干少、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等虚热证候,可见于肺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患。

    阳虚:指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一般说的虚寒即指此,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青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苔白、脉迟弱或大而无力等虚寒证候。多见于机体功能衰退、基础代谢降低的各种疾患及年老体弱的人。

    此外,还有亡阴、亡阳两证,是指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或阳气迅速大量亡失的情况下出现的危重证候。这时应该及时作出正确诊断,积极进行抢救。亡阴和亡阳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证候外,尚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亡阴:主要表现为汗热、味咸不粘,四肢尚温,气息较粗口渴喜饮,面色潮红,舌红干,脉虚、大、数而无力。

    亡阳:主要表现为汗冷、味淡而粘,淋漓不止,四肢厥冷,气息微弱,口不渴,面色灰白,舌淡白润,脉微若绝。

    根据临床观察,大汗、大吐、大下,既可出现亡阴证也可出现亡阳证;热病伤阴或大出血可以导致亡阴;寒邪伤阳,可以导致亡阳。由于阴阳互根,亡阴可以引起亡阳,亡阳也可引起亡阴,但各有主次轻重之别,一般的说,亡阴引起亡阳比较多见。治疗上亡阴者急用救阴生津法,亡阳者急用回阳救逆法。

    八纲辨证举例

    病例一 黄x,男,25岁。主诉头痛发热一天,发热较重,伴有轻微恶寒,鼻塞微咳,肢体疫痛,口干,舌苔薄白,脉浮数。医生诊为感冒,服银翘片二天而愈。半年后某日,又高热头痛,起病后恶寒十分显著,口淡不渴,四肢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脉浮紧,以为感冒伤风,自服银片,服药二天病情不见好转。

    分析:第一次得病,患者头痛发热而恶寒,脉浮,当属表证;恶寒轻发热重,而且口干脉数,是热象。综合起来,当属表热证,即阳证,治疗要用辛凉解表,银翘片是辛凉解表剂,所以服药后,疗效很好,不久即愈。

    第二次发病,突然高热而恶寒,脉浮,亦属表证,但恶寒重,口淡,鼻流清涕,脉紧,是寒象;表证无汗应是表实。综合起来,应属表寒实证,是阳中有阴。治疗应该用辛温解表的方药,但此时误用了辛凉解表的银翘片,所以无效。

    病例二 张x,男,30岁。平日胃肠功能紊乱。某晚腹部受凉,至夜半腹部剧痛,辗转呻吟,声高气粗,面色青白,手足冷,腹中雷鸣,泄泻稀水,但腹部无明显痞块,舌苔白厚,脉沉紧有力。

    分析:患者无表证而有腹部剧痛等脏腑症状,舌象有变化,脉沉,应属里证;面色青白手足冷,舌苔白,脉沉而紧,应属寒证;腹剧痛呻吟,声高气粗,舌苔厚,脉象有力,应属实证。综合起来,应属里寒实证,是阴中有阳,治疗用温中散寒的方药。

    病例三 谢x,男,21岁。患者素健,日前因自己挤压头部疖肿而致畏寒高热,全身疼痛,经入院检查,白细胞28,500,中性90%,淋巴10%,血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反应阳性。诊断为败血症,入院后第三天下午患者大汗淋漓,体温急剧下降至35.6℃,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 88/54 毫米汞柱,舌淡润,脉微细而弱。西医诊断为休克。

    分析:患者因头部疗疮,火毒炽盛,挤压而致邪毒走散,侵入营血,内攻脏腑,中医把这种情况叫作“疗疮走黄”。复因正不胜邪,大汗淋漓,阳气大衰而出现亡阳之证。治疗应中西医结合,中医急用回阳救逆的方药治疗,然后再予托里排脓、凉血解毒的方药。

    第八章 脏腑辨证论治

    漫谈目的     了解脏腑辨证的特点,掌握每一证的主证、鉴别要领以及治法方药。

    以脏腑为纲进行辨证论治,简称“脏腑证治”。它是临床各科诊断治疗的基础。

    由于每一个脏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而且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所以脏腑病象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临床辨证时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出主要矛盾,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抓住一些关键性的主证(文中注有重点符号)来分析

    为了便于学习,在每一证中也列举一些西医疾病,读者可以触类旁通。(西医的同一种病,在中医可能分属于几种类型,或分见于几种证治之中,这是分型不同,不是重复)

    (一)心与小肠证治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血脉与主神志,因此心的病理反应,也主要表现为血脉与神志方面的异常。根据临床所见,属于主血脉方面的证候有心阳虚、心阴虚、心血瘀阻等;属于主神志方面的有痰火内扰、痰迷心窍等。在小肠方面常见的病证为心移热于小肠。至于热入心包,属温热病范围。

    1.心阳不足(心阳不振)

    主证:心阳不振包括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衰。其共有主证是: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舌淡,苔白。

    心气虚:兼见倦怠乏力,面色白,喜出长气,舌胖嫩,脉虚。

    心阳虚;兼见形寒肢冷,心区憋闷,心痛,脉细弱或结代。心阳虚衰(心阳虚脱):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甚至晕厥昏迷,脉微欲绝。

    病理:心气虚由于心气推动血脉的动力不够,因此出现心悸、气短、脉虚等症。心阳虚由于阳衰而见寒象。心阳虚衰是心气不足,又兼心阳虚而病情比较严重,故见心悸、脉微细;阳气大虚,故大汗出,四肢厥冷;如再进一步便影响到神志可出现昏迷不醒等危象。

    治法:心气虚宜补心气、安心神,可用四君子汤补气,加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等药以养心安神。心阳虚宜通心阳,可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如兼瘀阻宜加失笑散以活血行瘀。心阳虚衰,宜回阳救逆,急用艾灸百会穴与足三里穴,或加灸涌泉穴,并急煎四逆汤加党参(或吉林参)灌服。

    神经官能症属于心气虚的,可用补心气的治法。心力衰竭属于心阳虚衰的,可用回阳救逆的治法。心绞痛属于心阳虚的,不能单用补心阳法,应按照“通则不痛”的道理,方中加入通痰活血药。通痰可用全瓜菱、薤息(兼通阳气);活血可用蒲黄、五灵脂、丹参、延胡索等药;心律不齐,脉结、代的,一般用炙甘草汤加减;期前收缩,舌淡,苔白润或腻,脉结,是心阳为痰浊阻滞,宜用温胆汤加党参,以除痰通阳。2心阴不足

    主证:心阴不足可分为心阴虚与心血虚二种。两者共有的主证是: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

    心阴虚:兼见低热,盗汗,旦干,舌尖红,舌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等。

    心血虚:兼见眩晕,面色苍白,口淡,舌淡嫩,脉细弱等。病理:心阴不足则心阳偏亢,心阴心阳失调,故心悸、心烦。心阴虚的多因心神过劳,耗损心阴引起,故兼见低热、盗汗、舌尖红、脉细数等阴虚内热的证候。心血虚的多因血的供养不够,故兼见眩晕、舌淡、脉细弱等血虚的证候。

    治法:心阴虚宜养心阴、安心神,常用补心丸。心血虚宜补血养心,可用四物汤加阿胶以补血,加炙甘草、柏子仁以养神经官能症见心悸、失眠而属于心阴虚的,可用养心阴、 安心神的治法。因贫血而见心悸、眩晕等心血虚证,可用补血养心法治疗。若心动过速而见舌红无苔、脉细数等心阴虚证的,宜用生脉散以养心阴、敛心气。心绞痛而见舌红、脉细数等心阴不足证,可用麦冬、当归、孩儿参、生地黄等养阴益气,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

    3.心血瘀阻

    主证:心悸,心痛(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时作时止,严重时则疼痛不安,指甲青紫,汗出,四肢冷,舌暗红或舌边有瘀斑,苔少而润,脉涩。

    病理:心为血瘀阻滞,气血不得通畅,故心悸、心痛;由于心血瘀阻,全身血脉亦欠通畅,故血色暗而不鲜,舌有瘀斑,指甲青紫;心阳不振,不足以温肢体,故四肢冷;阳气不能卫外固表,故汗出。本证常见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

    治法:宜宣闭通阳,用瓜蒌薤白汤加桂枝、桃仁、红花。严重的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心血瘀阻多与心阳不足有关,所以用瓜蒌、薤白加桂枝以温通心阻,加桃仁、红花活血以通闭塞。若兼有虚证,如气短、脉虚、舌胖嫩等,宜兼用行气、补气、活血药,如黄芪、党参、丹参、茯苓之类。严重的瘀阻,用上方无效时,可采用 攻 逐瘀血的重剂如血府逐瘀汤。

    4.痰火内扰(痰火扰心)

    主证:神志错乱,狂躁妄动,胡言乱语,时歌时哭,甚至打人骂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理:心的神志受痰火的干扰,因而神志错乱,狂躁妄动;病因于痰,故苔腻脉滑;因于火,故见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宜清火化痰,常用礞石滚痰丸或生铁落饮。

    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癔病等见痰火证的,可用上法治疗。

    5.痰迷心窍(痰阻心包)

    主证:神志痴呆,意识朦胧,呕吐痰涎,或昏迷不醒,喉有痰声,舌强不语,苔白腻,脉滑。若兼痰热,则舌红苔黄、脉滑而数。 ,                                                                                                                                                                                                                                                                                                                                                                                                                                                                                                                                                                                                                                                                                                                                                                                                                                                                                                                                                                                                                                                                                                                                                                                                                                                                                                                                                                                                                                                                                                                                                           

    病理:心为痰所蒙蔽,神志不清,故出现痴呆、意识朦胧等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不醒。本证如兼热,虽与上证兼火同类,但有轻重的不同,故治法有别。

    治法:宜除痰通窍,用导痰汤。若昏迷不醒,宜温开法,用苏合香丸;若昏迷由于痰热,宜凉开法,用至宝丹或牛黄丸。

    癔病或精神分裂症有舌苔白腻而脉滑的,可用导痰汤以除痰通窍,亦可加服苏合香丸以醒心神。脑血管意外,属于痰迷心窍而昏迷不醒的,可用温开法;属于痰迷心窍而有舌红苔黄脉滑数的,用凉开法。即偏热用凉开,偏寒用温开。若脑血管意外出现脱证(手撒、口开、眼合、遗尿、汗出、脉微弱而昏迷不醒)的,绝对不能用开窍法(以免加速阳气亡脱),宜急用艾灸神阙、足三里等穴,并按中风病辨证治疗。如肝昏迷、糖尿病昏迷、尿毒症昏迷等,辨证属于痰热的,可用牛黄丸之类凉开药治疗,兼用针刺人中、涌泉,醒后再按各病的情况辨证治疗。

    6.心火上炎(心火亢盛)、心移热于小肠(小肠实热)

    主证:口舌生疮(多反复发作),心烦,口渴,小便黄短,或小便淋沥刺痛,尿血,舌尖红,苔黄或白,脉数。

    病理: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故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舌尖红等症;心移热于小肠,故见小便短赤、刺痛、尿血等症。

    治法:宜降火泄热,常用导赤散加减。

    复发性口腔炎,可用导赤散治疗。若兼便秘、消化不良等症,加大黄、山楂、谷芽、麦芽等消导药;若精神紧张、失眠、脉细数,加麦冬、酸枣仁、鸡蛋黄等养阴药;若与月经有关而脉弦的,加柴胡、白芍等舒肝养肝药。泌尿系感染或结石而见小肠湿热者,其论治见后“膀胱湿热”证。

    7.小肠气痛

    主证:少腹急痛,连及腰,下控睾丸,苔白,脉沉弦或弦紧。

    病理:本证多因饮食失节,寒湿不调,少腹气机郁结所引起。

    治法:宜行气散结,用橘核丸或乌药散。

    心与小肠辨证论治要点:

    (1)心气虚,喜出长气,脉虚,宜补心气、安心神;心阳虚形寒肢冷脉沉细,宜通心阳,有瘀者佐以活血去瘀;心阳虚衰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宜回阳救逆。心阴虚,舌尖红脉细数,宜养心阴;心血虚,舌淡,脉细弱,宜补心血。

    (2)由于阴阳互根,心阳虚或心阴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导致阴阳气血俱虚:此时应阴阳兼治,或根据偏重的情况而用药,如阴阳俱虚而偏重于血虚的,用药以补血为重点。

    (3)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宜降火泄热;心移热于小肠,尿频而痛,宜清热利湿。小肠气痛,少腹急痛,宜行气散结。

    (二)肝与胆证治

    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疏泄与藏血,其病理的变化,主要由于疏泄失常而引起肝郁、肝火盛、肝阳上亢、肝阴不足等病变。肝失蔬泄或肝火盛,均能影响肝的藏血功能,而出现出血的证候。胆的常见病证为胆热证。

    1.肝郁(肝气郁结、肝气不舒)

    主证:急躁易怒,或精神抑郁,头晕,两胁胀痛或窜痛,嗳气,食欲不振,口苦或呕吐,腹痛,腹泻,月经不调,舌苔白润,脉弦。若肝郁日久,引起血瘀,则兼见痞块(指肝脾肿大),舌边有瘀点,脉弦或涩。

    病理: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因而性情急躁易怒;肝经气血郁滞,故两胁胀痛;肝气不得泄越,肝气横逆,侵犯脾胃,可出现胁痛、腹痛、腹泻、嗳气、食欲不振、呕吐等症,妇女由于肝经气血不畅,影响冲、任而引起月经不调。弦脉为肝病常见脉象。

    治法:宜疏肝理气,常用柴胡疏肝汤;若兼有血瘀,宜于疏肝理气药中加活血药,常用逍遥散加丹参、蒲黄、五灵脂。

    慢性肝炎属于肝郁的可用逍遥散,若迁延型肝炎或早期肝硬化而兼血瘀的,可加入活血药。若肺结核病而见肝郁证(如易怒、胁痛、口苦、脉弦)的,因一般均有阴虚,可选用小柴胡汤,去温燥药加首乌、女贞子、沙参等养肝药。月经不调属于肝郁的,可用逍遥散加减。

    2.肝阳上亢(肝阳亢盛、阴虚肝旺)

    主证:头痛,眩晕,易怒,或视物不清,胁痛,口苦,舌边红,苔白,脉弦。

    若证见头痛剧烈,眩晕,耳鸣,耳聋,眼红,眼痛,易怒,睡眠不安,吐血,衄血,胁痛,臂痛,舌尖边红,苔黄或黄厚而干,脉弦数有力,则是肝火盛。

    若肝阳亢盛致肝风内动,就会引起中风(脑血管意外)而出现偏瘫、失语、口眼歪斜或抽搐、昏迷等症状。因热极而致肝风内动的病证详见温热病证治。

    病理:肝阳上亢是由于肝阳升发太过,阳偏盛于头目,故见头痛眼花血压偏高等症;口苦、痛、舌边红、脉弦是肝胆经病的常见证候。若肝火盛(肝火炽盛、肝经实火),除见肝阳上亢的一般证候之外,还有偏于火热的证候,例如火盛于上,故头痛剧烈,并出现眼红耳鸣等症;由于肝火盛影响藏血功能,热“迫血妄行”,可出现吐血、衄血等症;肝火伤筋,故能引起臂痛;舌尖边红,苔黄,脉弦数,都是火热的证候。一

    肝阳上亢或肝火盛的进一步发展,均可引起肝风内动,而出现中风证。

    治法:属于肝阳上亢的,宜平肝熄风潜阳,用石决钩藤饮。属于肝火盛的,宜清肝泻火,常用龙胆泻肝汤。

    若脑血管意外属于闭证(昏迷不省人事,两手握拳或牙关紧闭,脉弦或紧),宜先用开窍法(偏热用凉开法,偏寒用温开法),结合针刺治疗,再按中风病辨证论治。

    高血压如属肝阳上亢,可用石决钩藤饮以平肝熄风潜阳;若苔黄脉数是兼热,可加黄芩、莲子心以清热。美尼尔氏综合征属于肝阳上亢的,可用钩藤、白蒺藜、石决明秦艽、泽泻、陈皮、法半夏、白芷等平肝熄风除痰药。

    高血压病属肝火盛的,可用清肝泻火法,用龙胆泻肝汤去柴胡(或用少量柴胡以减少其升发作用)加石决明、牛膝以增强其降火之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疖肿等,均可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有肝火盛证的,也可用龙胆泻肝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由于肝火盛引起的,可用龙胆草山栀子、黄芩、大黄、生地黄、旱莲草、紫珠草、侧柏叶等清肝泻火止血药治疗(凡上部出血忌用升提药)。白血病属于肝火盛而有出血的,可用当归芦荟丸。

    3.肝阴不足

    主证:眩晕,头痛绵绵,耳鸣耳聋,视蒙夜盲,失眠多梦,或手足麻木、震颤,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病理:肝赖肾水的滋养。肝阴不足,往往由于肾阴不足,精不化血,血不养肝所致。肝阴不足,也可引起肝阳偏亢(但这种肝阳上亢是虚证,与上述的肝阳上亢属于实证者不同,与肝火盛的属实热证的更不相同。虽然也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但头痛不剧而绵绵不止,眩晕而不欲睁眼,耳鸣耳聋是逐渐而起,不象肝火耳鸣突然而发,而且声音低微,手按可减。更明显的鉴别是:本证可见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等阴虚的舌象与脉象)。手足震颤与麻木,是阴津不足以养肝所致。

    治法:宜滋肾养肝,用杷菊地黄丸。

    高血压属于肝阴不足的,可用六味地黄丸加龟板(或鳖甲)牡蛎、玉米须。中心性视网膜炎属于肝阴不足的,可用杷菊地黄丸加鳖甲、蝉花以育阴潜阳。慢性肝炎或迁延型肝炎如见胁肋隐痛,舌红无苔少津,脉细或细数等症,是肝阴不足,可用一贯煎以养肝阴。

    4.胆热(肝胆湿热)

    主证:右胁阵发性剧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理:胆热而至肝胆不得疏泄,故右胁痛甚。胆经有热,故出现口苦、咽干、寒热往来。热而兼湿,湿热郁蒸,故发黄疸,尿少而黄赤。肝气犯胃(肝冒不和),故见恶心呕吐、食少腹胀等脾胃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数,是热证的证候。

    治法:宜清热利胆,常用山栀子、黄芩、郁金、玄明粉、柴胡、枳壳、虎杖、金钱草等药。若兼大便秘结,可加大黄、实。若疼痛较剧,可加木香行气,加蒲黄、五灵脂活血止痛。黄疸明显可加茵陈、大黄、溪黄草。

    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可用上述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可用柴胡、郁金、黄芩、白芍、虎杖、金钱草、玄明粉、蒲黄、五灵脂、甘草等药治疗。

    肝与胆辨证论治要点

    (1)肝病多阳亢证。久延不愈,容易损及肝阴,形成阴虚阳亢的证候,治法宜养肝阴、平肝阳。

    (2)肝的虚证多属阴虚。“肝肾同源”,故治法宜滋肾养肝。

    (三)脾与胃证治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运化和统血,在病理变化上,脾病多湿多虚(多阳虚),胃病多热多实(虚证多为胃阴虚)。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一虚可以影响五脏,特别是与心、肾、肺(肺脾两虚证,将在肺的证治中叙述)的关系比较密切。

    1.脾阳虚(脾阳不振、脾胃虚寒)

    主证:面黄少华,胃脘或腹部胀痛,痛而喜热喜按,口泛清水,食欲不振,大便稀薄或久泻久痢。倦怠无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肌肉消瘦,舌淡,苔白润,脉缓或弱

    病理:脾阳虚(虚寒),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故面黄少华,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脘腹胀痛而喜热喜按(喜热属寒,喜按属虚)。脾主四肢、肌肉,脾阳不足,故四肢不温而倦怠无力,肌肉瘦削。脾阳虚,运化水湿的功能不足,故见小便清长,或尿少而浮肿。舌淡嫩,苔白润,脉缓或弱等为阳虚的证候。

    治法:宜温中健脾,常用附桂理中汤加减。

    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营养性水肿等属于脾阳虚的,都可用附桂理中汤加减治疗。如为溃疡病可加佛手、煅瓦楞之类;慢性肠炎可加赤石脂,石榴皮之类;慢性痢疾可加本香、白芍、当归之类。

    2.脾胃气虚(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主证:面黄,倦怠,食欲不振,脘痛喜按或脘闷腹胀,暖气, 吐酸,大便稀薄,舌淡嫩或有齿痕,舌苔白,脉虚等。

    若见声低,气短,动则气有下坠感,或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是气分更虚,称为中气下陷(或称脾气下陷)。

    若脾胃气血俱虚,可出现各种出血症状或见发热(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

    若脾胃气虚,肝气犯胃,可出现脘痛、胁腹胀满、吐酸或肠鸣腹泻、苔白腻、脉弦等肝胃不和的症状。

    病理:脾胃气虚,故出现倦怠食少、脘痛喜按、大便稀薄、脉虚等症。若脾胃气虚比较重,升提之力不足,可引起内脏下垂,并见气短声低等症。由于脾胃气虚,饮食减少,进一步引起气血俱虚,脾不统血,可发生各种出血证候;也有不出血而发热的,因为这种发热,不是外感引起,所以称为“内伤发热”。肝对于脾是克制与被克制的关系,肝气横逆时,可克制脾胃而出现消化系的症状;脾胃虚弱时,也可以引起肝气犯胃而出现肝胃丕和的症状。

    治法:脾胃气虚宜健脾补气,用四君子汤加减或用小建中汤。中气不足,宜升提补气,用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血俱虚宜健脾补气血,用归脾汤。若肝胃不和,宜疏肝健脾,用逍遥散加减。

    脾胃虚弱的溃疡病,可用四君子汤加柴胡、佛手、海螵蛸或用黄芪建中汤。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可用补中益气汤,再加针灸。血液病、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脾虚不能统血的,可用归脾汤加止血药。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而属于肝胃不和的,用逍遥散加党参。

    有些未明原因的发热,辨证有脾胃虚弱而偏于气虚的,可用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的可用归脾汤,这种治法叫“甘温除热”法。

    3.脾为湿困(脾虚湿困、湿困脾阳)

    主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甚或恶心欲吐,口淡或粘,或喜热饮,头重如裹,肢体困倦,懒说懒动,或浮肿,泄泻,白带多,舌苔厚腻,脉缓。

    病理:脾为湿困,即运化功能为湿浊障碍,故出现饮食减少,胃脘满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脾主四肢,故见肢体困倦;湿困于内,清阳不升,故头重如裹;湿聚于下,故腹泻,白带多;口淡或粘,舌苔厚腻,脉缓是湿重的证候。若舌质胖嫩而脉虚,这是虚证的舌象和脉象,乃湿困之外更兼脾虚,一般多为先有脾虚不能化湿,进而为湿所困。

    治法:宜运脾化湿,常用胃苓汤。若舌质胖嫩而脉虚,是脾虚湿困,宜健脾去湿,用五苓散合四君子汤。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属于脾为湿困的,可用上法加减治疗。慢性肝炎、浮肿病多先有脾虚不能化湿,然后为湿所困,可用参苓白朮散健脾去湿。

    4.湿热内蕴(脾蕴湿热)

    主证:巩膜及全身发黄,或兼皮肤发痒,脘胁痞胀,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小便赤黄,或见口渴口苦,发热,大便稀薄,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理:湿热内蕴于脾胃,可影响肝胆的疏泄作用。胆液溢于皮肤,故出现黄疸、肤痒;湿热内蕴,运化失常,故不思饮食,大便稀薄,小便黄赤。若湿热内蕴而偏于热,则见口渴、口苦发热等症。舌苔黄腻、脉濡数是湿热内蕴的证候。

    治法:宜清热利湿,用茵陈蒿汤或茵陈四苓汤。

    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胆囊炎等属于湿热内蕴的,可用上法治疗。

    5.心脾两虚、脾肾阳虚

    主证:心脾两虚的,有面色萎黄,心悸健忘,失眠,倦怠无力,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薄,舌苔白润,脉细弱。

    脾肾阳虚的,有精神疲乏,气弱懒言,或痰鸣气喘,四肢无力,肢冷,太便溏,或黎明前腹泻,腰寒畏冷,周身浮肿或腹水,舌苔白润,脉细弱。

    病理:心脾两虚与脾肾阳虚,都是由一脏的病变,影响到相关的脏;或因病邪同时作用于两脏而发病。如心脾两虚,既见心悸、失眠、健忘等心气虚的证候;又有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无力等脾虚的证候。苔白润、脉细弱是心脾阳虚的证候。

    脾肾阳虚,既有气弱懒言、四肢无力、肢冷、便溏等脾阳虚的证候,又有黎明前腹泻、腰寒畏冷、精神疲乏等肾阳虚的证候。脾虚则生痰,肾不纳气则气喘;肾主水,脾能运化水湿,故脾肾阳虚可出现浮肿、腹水等症。苔白润,脉细弱,是阳虚之征。

    治法:心脾两虚宜补益心脾,常用归脾汤加减。脾肾阳虚宜温补脾肾,常用真武汤加减。

    神经官能症、血液病属于心脾两虚的可用上法治疗。

    肺原性心脏病见脾肾阳虚,有气喘痰多、浮肿等症的可用真武汤加半夏、麻黄、肉桂心等药。若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属于脾肾阳虚的,可用真武汤合五苓散。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而见脾肾阳虚的,可用附桂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

    6.胃火盛(邪热扰胃、胃火炽盛)、胃阴虚

    主证:胃火盛的,有发热,便闭,牙痛,牙龈出血,吐血,衄血,烦躁不安,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胃阴虚的,有饮食减少,甚至食欲全无,或潮热,低热,便秘,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细数。

    病理:胃火盛,阳盛则热,故发热;火热伤津,故烦躁便秘;火性上炎,迫血妄行,故吐血、衄血;胃火沿阳明经脉上冲,可出现齿龈肿痛和出血;胃火盛,故见口苦口干、苔黄脉数等火热证候。

    胃阴虚也可出现热的证候,所谓“阴虚生内热”,但这种热与实热不同;虽发热或潮热,但热度不高,虽有便秘,舌苔不致黄厚,反而少苔或无苔;饮食减少,不是因胃气虚(消化功能不足),而是因阴津不足(消化液减少)而引起。

    胃火盛可以伤阴,胃阴虚可以生热,但前者为实火,后者为虚火,一实一虚,本质不同。

    治法:胃火盛宜清胃用石、知母、栀子、黄芩、淡竹叶。若口渴舌干,则加石斛、天花粉、生地黄、石仙桃等以清热养阴。若兼便秘,可加大黄、枳实等药以攻实热。此证也可用清胃散以清热凉血。

    胃阴不足宜养阴益胃,用石斛、麦冬、莲子肉、沙参,或加梨汁、甘蔗汁等药。

    高热、溃疡病、牙周病、血液病等属于胃火盛的,可用上述清胃火法治疗。

    肺结核、慢性胃炎、糖尿病、痢疾等属于胃阴虚的,可用上述养胃阴法治疗。

    脾胃病辨证论治要点

    (1)脾病多湿,不论脾的寒热虚实各证,皆常与湿结合而为病。既可因湿盛而困脾,又可因脾虚而致湿困。治疗时应根据脾病虚实易于转化和常有虚实夹杂的特点,区分实多虚少,或实少虚多,灵活运用化湿与健脾两法。

    (2)脾的虚证常与必、肾的虚证并见,应两脏同治。肺虚日久不愈,也可出现脾虚之证,用补脾之法,可使肺气充足,这叫做“培土生金”法

    (3)脾与胃相表里,临床上寒证、虚证多属于脾;热证、实证多属于胃;阳虚属脾,阴虚属胃。

    (四)肺与大肠证治

    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气、主肃降,其病理变化,大多为呼吸系统的疾病。表现为实证、寒证的有痰浊阻肺、肺寒咳喘表现为实证、热证的有肺热咳喘。属于虚证的有肺气虚、肺阴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等证。大肠病的常见证为大肠湿热。

    1痰浊阻肺(痰饮犯肺)

    主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粘稠而多,胸胁满闷疼痛,不能平卧,舌苔浊腻,脉滑。若兼寒则出现肺寒的证脉;兼热则出现肺热的证脉。

    病理:痰浊阻肺,肺气不畅,故出现气喘、痰粘稠而多、胸胁满闷疼痛、不能平卧等一系列症状。舌苔浊腻,脉滑,为痰证的证候。若兼肺寒,则痰稀而多泡沫,舌淡苔腻,脉缓滑;若兼肺热,则痰多稠黄,或兼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宜泻肺逐痰,常用葶苈大枣泻肺肠,或三子平喘汤(旧称三子养亲汤)加减,并宜根据兼寒兼热加减用药。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腔积液等属于痰浊阻肺的,可用上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属于痰浊阻肺的,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桑白皮、百部、白芨、瓜萎、紫菀等药。

    2.肺寒咳喘(风寒束肺)

    主证:咳嗽频而剧烈,气急,痰粘白而量多,或痰稀而不易咳出,严重的则喘咳胸闷,不能平卧,或兼发热恶寒,苔白滑,脉浮紧或紧。

    病理:肺有寒邪或寒痰,肺气不能肃降,故咳嗽痰多,甚则胸闷喘急,不能平卧。若由寒邪致病,则兼见发热恶寒。苔白滑,脉紧,是寒证的舌象和脉象。

    治法:宜温肺祛寒逐痰,用小青龙汤。

    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于寒邪致病的,可用小青龙汤治疗。若肺气肿属于寒痰内阻,又以痰多为主证的,可用苓桂朮甘汤加减;以哮喘为主证的,可用小青龙汤或三拗汤加地龙、半夏以除痰定喘。

    3.肺热咳喘 主证:咳嗽,喘促,痰黄粘稠,或咳吐脓血,气味腥臭,咽喉痛或胸痛,或恶寒发热,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病理:肺热咳喘,是肺有实热,痰热胶结,肺气不得宣通,故咳喘并见;若痰热阻塞,肺脉不畅,可见胸满;若热盛血瘀,血肉腐败,可吐脓血,并见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滑等是热证、实证的舌象和脉象。

    治法: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麻杏石甘汤或苇茎汤,或加除痰排脓药物(如浙贝母、炒穿山甲、皂角刺、蒲公英、鱼腥草之类)。

    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于肺热的,可用麻杏石甘汤;若舌红,苔黄而干,下午体温增高的是肺热伤津,可用泻白散加减(哮喘加麻黄、苦杏仁,咳嗽甚加浙贝母、瓜萎)。肺炎初、中期属肺热证的,可用麻杏石甘汤或合苇茎汤加鱼腥草。支气管扩张属肺热证的,可用苇茎汤加百部、白芨。肺脓疡属肺热证的,可用苇茎汤加败酱草、鱼腥草、浙贝母、蒲公英等。

    关于肺燥咳嗽见温热病辨证中的燥证。

    4.肺气虚

    主证:咳嗽气短,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懒言,声音低弱,怕冷,自汗,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或弱。如兼见胸痛,舌边有瘀点,就是气虚兼血瘀。

    病理:肺气虚,气不足,故咳嗽而气短,声音低弱;气虚则生痰,故痰多清稀;肺气不足,皮毛不固,因而怕冷、自汗;舌质淡嫩,脉虚弱是虚证的舌象和脉象,面色白,主肺气不足。

    治法:宜益气除痰,常用黄芪、党参、五味子、紫菀、半夏、海浮石、橘红、炙甘草等药加减治疗。若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肺气虚而出现呼吸困难,宜用艾灸膻中穴。若悬灸无效,应采用直接灸法,再随证论治。若肺气虚又兼有血瘀,应在益气除痰方中加入三棱、莪朮等活血去瘀药;若血瘀又兼痰中带血,可加百草霜或血余炭等止血药。

    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属于肺气虚的,可用上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兼有气短、舌质嫩有齿痕、脉弱等肺气虚证的,宜在除痰定喘方中加黄芪、党参、白术等补气药。

    5.肺阴虚(阴虚肺燥)

    主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有时带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灏红,失眠,口干咽燥,或声音嘶哑,舌红嫩,少苔,脉细数。

    病理:肺阴虚,津液不足,故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津液不足以润养肺脉,故肺络易因咳嗽而破损,使痰中带血;阴虚生内热,故潮热,手足心热,口干咽燥;阴虚水不制火,内火扰动,逼津液外泄而致盗汗,内扰心神而致失眠;舌嫩红,少苔脉细数是阴虚的证候;午后颧红,是肺阴虚常见的面色。

    治法:宜滋阴养肺,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属于肺阴虚的,可用上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属于肺阴虚的,可用百合、百部、白芨、五味子、海浮石、枳壳、仙鹤草等加减治疗。

    6.肺脾两虚、肺肾两虚

    主证:肺脾两虚多属气虚,其主证有久咳,痰多清稀,面色少华,消瘦,倦怠无力,饮食减少,腹胀便溏,舌质薄嫩色淡,苔白,脉细或虚大。

    肺肾两虚多属阴虚,其主证有咳嗽痰少,动则气短,面白颧红,潮热或五心烦热,消瘦,失眠,盗汗,晚上口干,腰痠腿软,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

    病理与肺,肺与肾,均有互相资生的作用,一脏之虚,可能引起两脏俱虚,出现两脏的病证,如肺脾气虚,有久咳痰多清稀等肺虚证,又有倦怠消瘦、饮食减少、腹胀便溏等脾虚证候;肺肾两虚多属阴虚,除有肺阴虚的证候之外,又有晚上口干、腰疫腿软、遗精等肾阴虚的证候。

    治法:肺脾两虚的,宜补脾益肺,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肺肾两虚的,宜滋补肺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天花粉、麦冬、沙参。

    肺结核用抗痨药日久不愈,应考虑肺虚,并辨别其属于肺脾两虚还是肺肾两虚,可用西药抗痨,中药补虚。如肺结核,空洞久不愈合,宜用补肺脾的药物,结合抗痨治疗,往往可以提高疗效。

    7 大肠湿热

    主证:腹痛,泄泻,或里急后重,大便有粘液、脓血,或大便带血,痔疮,舌红,苔白厚或黄腻,脉沉数。

    病理:湿热聚于大肠,邪正相争,故腹痛,泄泻;湿热较盛伤及气血,浊气下坠,故里急后重;侵及经脉,故大便有脓血湿热滞于血脉,则为便血、痔疮。

    治法:宜清利湿热。若湿热泄泻,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若湿热痢疾,用白头翁汤;若湿热便血或痔疮出血,可用槐花地榆、金银花、冬瓜仁、侧柏叶、荆芥炭、枳壳等。

    肺与大肠辨证论治要点

    (1)肺主肃降,肺的病以清肃肺气为主要治法;但肺气不足,痰不易咳出,或肺气大虚时,又当升提补气。

    (2)肺实热证与肺阴虚证,都能引起咳血、咯血,但两者性质不同,应注意舌象、脉象及其他见证,加以鉴别。

    (3)肺与大肠相表里,两者能互相影响,因此治疗上要互相兼顾。例如治疗肺的实热证,兼用泻大肠的药,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又如气津不足而致的便秘(习惯性便秘),不宜用泻法,宜用补肺气润大肠的药物治疗。

    (五)肾与膀胱证治

    “肾为先天之本”,其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肾内藏有元阴、元阳,只宜固藏,不宜耗泄。其病理变化多为虚证,一般分为肾阴虚与肾阳虚两大类,其中包括生殖、泌尿、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膀胱的常见病证为膀胱湿热。

    1.肾阴虚

    主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动摇或痛,失眠,傍晚口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痠痛,或胫骨痛、足跟痛,遗精,舌红干或有剥苔,脉细数。若兼颧红唇赤,性欲亢进,小便短赤,夜半口干甚,脉数或弦细数,是阴虚火旺。

    病理:肾阴虚,津液不足,相火①旺盛(肾火旺盛),故见五心烦热,傍晚口干(傍晚属阴,故口干傍晚较明显);阴虚则阳亢,故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等症;肾主骨,肾阴不足,故见腰膝疫痛或胫骨痛、足跟痛。“齿为骨之余”,骨髓不充,故牙齿动摇或痛;肾阴虚,精津不固,故见盗汗、遗精;阴虚甚则虚火旺,因而出现颧红、唇赤、性欲亢进、小便短赤等内热津亏的证候。舌红无苔,脉细数,是阴虚的舌象和脉象。

    治法:宜滋养肾阴,用六味地黄丸(汤)。若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八味丸(汤)。

    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尿崩症、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红斑性狼疮等病属于肾阴虚或阴虚火旺的,可用上法治疗。

    2.肾阳虚(肾阳不振)

    主证:面色暗淡,发易脱落,畏寒,手足不温,气短而喘,精神不振。耳鸣耳聋,牙齿动摇,腰膝疫痛(软),尿少浮肿或夜多小便,大便稀,自汗,舌质胖嫩,苔白润,脉虚浮或沉迟无力。若命门火衰,可出现阳痿,滑精(无梦而遗叫滑精),慢性腹泻,四肢冷,或气短气喘而汗出,尺脉弱或微细沉迟等。若小便量多。或小便失禁,或夜多小便,尿后余沥不尽,滑精早泄,舌嫩苔白,脉虚尺弱,是肾气不固。

    病理: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气不足,故耳鸣耳聋,发易脱落;肾主骨,肾阳不足,也能使腰膝疫痛,牙齿动摇;肾虚不能纳气归肾,故气短而喘;肾阳虚则全身阳气也虚,故肢体不温,自汗阳虚表不固),精神不振,大便稀;阳虚水泛(肾虚水泛);则尿少浮肿;命门火衰则虚寒更甚,故四肢冷,阳痿,滑精;黎明前腹泻是命门火衰的证候,命门火衰亦常兼不能纳气,故兼见气短气喘、汗出等症。若肾气不固,则收摄不力,故见滑精早泄,小便量多或失禁等症。一般肾阳虚,脉多虚浮而苔白润;若阳虚水泛,则舌必胖嫩而脉沉无力;若沉迟则偏于寒甚。

    治法:宜温补肾阳,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若命门火衰以腹泻为主证,可用四神丸;若以气短气喘为主证,可用黑锡丹。

    肾气不固宜补肾固涩。以尿多为主证的用缩泉丸;以遗精为主证的用固精丸。

    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减退、性神经衰弱等属于肾阳虚的,可用上法治疗慢性肾炎属于肾阳虚的,宜温补肾阳兼利水,用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支气管哮喘属于肾阳虚不纳气的,用金匮肾气丸加胡桃肉、五味子;若出现命门火衰不纳气的,可用黑锡丹。

    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遗尿属于肾气不固的用缩泉丸治疗。尿崩症宜加针刺治疗(针三阴交、关元、肾俞、气海等穴)。性神经衰弱属于肾气不固的,可用固精丸治疗。遗尿的可 用针灸治疗(关元、肾俞、三阴交等穴,针灸兼施)。

    3.肾阴阳两虚

    主证:面色暗淡,发易脱落,牙齿动摇或痛,口干,心烦,盗汗,畏寒肢冷,遗精,夜多小便,舌淡或有裂纹,苔薄,脉沉细或弱。

    病理:由于阴阳互根,阴虚日久,可以引起阳虚,阳虚也可以引起阴虚。如肾阴阳俱虚,则肾阴虚、肾阳虚两种证候并见。具体辨证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辨出是阴虚较重,还是阳虚较重,而针对用药。

    治法:宜肾阴肾阳双补,可用熟地、山药、杷子、杜仲、山萸肉、菟丝子、桑椹、茯苓、炙甘草(加减左归饮、右归饮)。若阳虚偏甚,可酌加巴戟、肉桂之类:阴虚偏甚,可酌加龟板、鳖甲、丹皮之类。

    上述肾阴虚、肾阳虚项下所列举的西医病症,如出现肾阴肾阳两虚的,可用上法治疗。

    4.心肾不交

    主证:心悸,心烦,头晕,失眠,健忘,耳鸣耳聋,腰膝痠软,舌嫩红,脉细或细数。

    病理:心与肾,互相制约,互相资生,相辅相成。若心肾失调,便出现心悸、心烦、失眠、耳鸣耳聋、腰膝疫软等症状。

    治疗:宜养心肾,用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酸枣仁、法半夏。若兼梦遗加莲须、实;若虚火旺失眠甚的加黄连、肉桂心作反佐,以交通心肾。方名交泰力。(黄连味道人必,消心火为主药;稍加肉桂入肾,以引火归原,作为反佐,以交通心肾。方名交泰丸。)

    神经官能症属于心肾不交的,可用上法治疗。

    5.膀胱湿热

    主证:发热或恶寒,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淋沥,或尿突然中断,尿色混浊或有脓血,或内有砂石,舌苔黄或黄腻,脉数。

    病理:膀胱湿热,内热盛故发热;若兼表证则见恶寒;膀胱湿热下注,引起排尿障碍,故见尿频、尿急、尿浊、尿痛,小便淋沥;湿热内蕴日久,则尿有砂石;湿热过盛,则尿有脓血。苔黄腻、脉数是湿热的舌象和脉象。

    治法:宜清热利尿,可用八正散加金沙藤、叶下珠、金丝草。若内有砂石可加金钱草、海金沙;若尿血可加凉血止血药如生地黄、大小蓟、白茅根、紫珠草等。

    泌尿系感染或结石、急性前列腺炎属膀胱湿热的,可用上法治疗。若尿潴留属膀胱湿热的,可用八正散,或加耳针(肾区、膀胱区)治疗。

    若属于肾气虚的用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治疗。肾与膀胱辨证论治要点

    (1)肾病少实证、无表证。肾寒是阳虚所致,肾火旺是阴虚所致。根本的治疗在于补肾阳、滋肾阴。

    肾主藏精,故补阳之法,常在补阴的基础上加补阳之药,如补肾阳的名方“金匮肾气丸”,即在滋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附子、肉桂以温肾阳。若阳虚过甚,也可专用扶阳以配阴,但此法只能暂用,不宜久用,否则可转化为阴虚。

    (2)膀胱与肾相表里,因此膀胱的虚寒证,宜补肾阳以治本。治膀胱湿热,可直接清利膀胱。

       

     

     

     

     

     

     

     

     

    验方集 医疗大法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本府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去,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痰。浊气在上,则生腹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平阴阳调气血,大扶正小治病。

    中国古典中药治病,处方要求:上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终身学习,因人设方,一人一方,不可照抄名方,生搬硬套。应了解药性,归经、归脏、归腑。升、降、浮、沉,药物的真伪,宽量,数量,炮制等,因人因势而定。方剂是中医治病的武器,然古代方书汗牛充栋,难以取舍,多数名不符实,好坏难分,亦难选择使用。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实践,和参考当代名医的部分方剂中摘选出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方药刊载于后,供后人参考。

    全方剂分:内科、外科、妇科、皮肤、肿瘤(白血病),突出简、便、验之特效。每方组成功效 主治,部分方剂有方解。

    内科:肝病

    1、组成:柴胡10.  黄芩10.  茵陈12.  茯芩12.  

    虎杖10.  丹参10.

    功能:情肝解热,解毒利湿。

    主治:急慢性肝炎活动期,转氨酶升高,口苦、心烦、胸痛、厌食油、倦乏、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脉弦、苔白。

    用法:每日一剂,早晚空腹。

  • 组成:柴胡10.  鳖甲15.  牡蛎60.  沙参10.
  •          麦冬10.  生地10.  丹皮10.  白芍12.  

    红花10.  茜草10.  土元6.

       功能:滋阴软坚,活血化瘀。

       主治:晚期肝炎,出现蛋白倒置、乙肝、澳抗(阳性)、亚急性肝坏死、症见肝脾大、痛、腹胀、咽干、面黑、五心烦热、或烧不退、舌红少苔、有瘀斑等。

    用法:日服一剂(三次空腹)

    3、组成:北沙参12.  麦冬12.  当归12.  五味子10.  首乌20.  熟地15.  川断16.  陈皮10.  旱莲草15.  浮小麦15.  女贞子10.

    主治:肝病后期,腰腿酸软,头昏失眠,乏力消瘦。

    用法:日服3次,饭前服用。

    肝硬化腹水

    组成:苍术,白术各30.  川怀、牛夕各30.  

    防己、大腹皮各30.

    功能:健脾、活血、化水。

    用法:水浸2小时后煎50分钟,少量多次分服。

    胆囊炎、胆石病

    1、组成:柴胡18.  大黄8.  白芍10.  枳实10.

    黄芩10.  法半夏10.  郁金10.  生姜12.

    功能:疏肝利胆。

    主治:急性胆囊炎,临床以腹痛、恶心、口苦、脉弦。

  • 组成:金钱草60.  平地木30.  板蓝根30.  
  • 枳壳10.  柴胡10.  桑白皮10.  生大黄8.  甘草5.  

    元明粉(包)3.

    功能:疏肝清热、利胆排石。

    主治:消炎、利胆、排石。

    胃病

    1、组成:清半夏10.  焦山楂、焦谷、麦芽、芡实、莲子、苡米、山药、茯苓各10.   元胡30.  

    枳实10.  厚朴10.

    功能:健脾和胃

    主治:口臭、食差。

  • 组成:黄芪15.  党参15.  枳实10.  桂枝10.  
  • 炒白芍15.  丹参20.  炙草、生姜各10.

    白术15.  大枣6枚

    功能:益气温中、导滞消痞。

    主治:慢性胃炎,浅表胃炎。

    用法:日服一剂,空腹。

    3、组成:柴胡10.  黄芩10.  百合15.  丹参15.  

    乌药10.  川楝子10.  郁金10.  瓦楞子15.  

    焦地榆10.

    功能:胃溃疡,口吐酸水,胃痛等。大便隐血(阳性)。

    用法:日服一剂,空服。

    肠道病

    组成:仙鹤草30.  桔梗8.  乌梅炭6.   鸡内金10.

    炒白术10 .  木香8.   白芍10.  炒槟榔10.

    功能:补脾敛湿,清化湿热。

    主治:久泻,菌痢,肠炎等。

    便秘

    组成:黄芪30.  银花20.  威灵仙20.  白芍20.  

    麻仁20.  肉苁蓉20.  厚朴15.  当归10.

    泻叶3.  枳实10.  枳实10.

    功能:益气养液,润肠导泻。

    主治:老年便秘。

    呼吸系统:清肺排毒汤

    组成:南北沙参各15.  银花20.  菊花10.  

    薄荷6.  杏仁10.  桂枝10.  桔梗6.  蝉衣10.  

    苦参15.  公英10.  前胡15. 枇杷15. 地龙10.  

    半夏15.  芦根20.  茯苓10. 重楼10. 连翘10.

    功能:清热、解读、利气。

    主治:发烧感冒,肺炎,咽痛,咳嗽。

    哮喘

    1、组成:佛耳草15.  旋复花10.  全瓜蒌10.  

    防风10.  五味子10.  杏仁10.  炙麻黄6.

      功能:降益纳气,化痰定喘。

      主治:哮喘。

    2、组成:炙麻黄6.  杏仁10.  炙甘草10.  紫苏10.  白芥子6.  葶苈子6.  款冬花6.  橘红5.

    茯苓10.  清半夏6.  枳实10.  厚朴10.

      功能:宣肺平喘,止咳清痰。

    主治:支气管肺炎。

    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

    组成:西洋参10.  茯苓10.  菖蒲10.  远志10.  

    丹参10.  桂枝10.  麦冬10.  川芎10.  

    全瓜蒌10.  炒枣仁10.  柏子仁10.  

    勾藤10.  黄芪30.   枳实10.  厚朴10.

    牡蛎60.

    功能:益气养心,滋阴补阳。

    主治:冠心病。

    心肺两衰

    组成:西洋参10.  三七10.  鸡内金10.  

    琥珀10.  牡蛎60.  麝香0.3.  柏子仁10.  

    夜交藤10.  远志10.

    功能:强心解毒,利尿安神,活血化瘀。

    主治:气血两衰。

    面神经麻痹、面瘫

    组成:制川乌10.  制附子10.  制南星10

    古伦:“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功能:通络、散寒、止痛、燥湿、化痰。

    主治:瘫痪,头昏时,加勾藤、桑叶、决明子。

    心动过缓

    组成:人参15.  黄芪20.  北细辛5.  附子10.

    炙麻黄6.  麦冬12.  丹参15.  五味子12.  

    桂枝10.  甘草10.

    功能:温阳益气、活络复脉。

    主治:心动过缓。

    肾炎、肾病

    组成:黄芪30.  仙灵脾20.  石苇15.  熟附子10.

    川穹10.  红花10.  全当归10.  川断15.  

    怀牛夕10.  黄柏10.

    功能:温阳利水,补肾培本。

    主治:慢性肾炎,日久不愈。

    糖尿病  降糖方

    组成:生芪30.  生地30.  苍术15.  元参30.  

    葛根15.  丹参10.

    功能:益气、养阴、活血。

    主治:气阴两虚,糖尿病。

    甲亢

    组成:玄参30.  生地30.  天花粉20.  夏枯草30.

    知母10.  黄柏10.  昆布15.  海藻10.  

    丹皮10.  牡蛎60.  浙贝母150.  石决明100.

    三棱5. 莪术10

    可丸可散,适度加减。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

    外科: 骨质增生(肾主骨)

    组成:杭白芍50.  木瓜10.  威灵仙10.  生草10.  

    葛根10.  桃仁10.  生黄芪30.   川断30.

    牡蛎60.

    功能:滋补肝肾,祛邪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

    急慢性腰腿疼(脾主四肢)

    组成:当归10.  黄芪30.  泽泻10.   赤芍10.  

    杜仲10.  鹿角18.  地龙10.   苏木10.   

    牡蛎60.  丹参10.  元胡30.   鸡内金10.

    功能:强筋壮骨,补肾活络。

    主治:脊椎、腰、腿痛。

    乳腺增生

    组成: 当归10.  香附10.  女贞10.  仙灵脾15.  

    白芍10.  郁金10.  菟丝子15.  鸡血藤30.  

    柴胡10.  首乌30.  旱莲草10.

    功能:疏肝安神,补肾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郁、虚、肾亏导致的内分泌紊乱。

    妇科 月经错前

    组成:太子参15.  山药15.  白术10.  黄芪10.  

    枸杞子12.  川断10.  石莲10.  乌贼骨15.

    功能:补脾肾,调经。

    主治:月经量大,痛,多为血热可改“宫热”。

    月经错后

    组成:柴胡10.  白芍10.  赤芍10.  泽兰10.  

    益母草10.  鸡血藤10.  牛夕10.  刘寄奴10.

    苏木10.  蒲黄10.  女贞子10.  覆盆子10.  

    菟丝子10.  枸杞子10.

    功能:理血舒肝

    主治:调经

    非正常闭经,经量少

    组成:紫石英15.  丹参15.  紫参15.  琥珀5.  

    淮小麦10.  合欢花12.  郁金12.  生柏叶12.  

    当归10.  红花10.   赤芍10.

    功能:润燥活血

    主治:非正常闭经,多为宫寒而致。

    痛经

    组成:血竭末3.(另吞)  生蒲黄15.(包煎)

    五灵脂10.  生山楂10.  刘寄奴12.  青皮6.  

    赤芍10.  焦大黄炭、炮姜炭各5. 三七末4.(吞)

    功能:破瘀行滞,散瘀止疼。

    主治:痛经,随症加减。

    杂病:骚痒症“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

    组成:人参(西参)10.  阿胶5.  三七6.   

    益母草10.   百合15.  灵芝10.  苡米10.  

    巴戟天10.  白鲜皮10.  鱼腥草10. 败酱草10.  

    紫草12.  枳实10.  厚朴12.  旋复花10.  

    金银花10.  茯苓10.

    主治:皮肤瘙痒

    养颜  (肺主皮毛、肾排毒)

    组成:生地10.  丹皮10.  知母20.  生石膏10.  

    银花10.  连翘10.  竹叶10.  竹茹5. 荷叶12.

    玉竹10.  乌蛇10.  蝉衣8.  元参10. 黄精10.

    黄芪10.  黄芩10.  紫草10.

    主治:面痘

    口臭

    组成:陈皮10.  枳实10.  厚朴10.  生姜10.  

    乌梅10.  山药10.  茯苓10. 芡实10. 莲子10.

    苡米10.  山楂10.  鸡内金10.

    主治:通脾健胃

    瘦身

    组成:枳实、厚朴、荷叶、黄芪、泽泻、首乌、丹参、红花、当归、山楂各10、茯苓15.

    主治:减肥

    腋臭

    组成:枳实、厚朴、紫菀、陈皮、首乌、黄芪各10.

    主治:调节内分泌

    腿抽筋(肝主筋)

    组成:附子10.  细辛1.5.  熟地10.  当归10.  

    白芍10.  红花10.  郁金10. 元胡30. 防风10.

    柴胡15.  板蓝根10.  丹参10.  牡蛎60.

    主治:疏肝、强肝。

    失眠(心主神明)

    组成:党参10.  黄芪20.  全瓜蒌15.  炒枣仁10.  

    柏子仁15.  夜交藤10.  远志10.  琥珀10.  川穹10. 茯苓10.  神苓10.  首乌10. 牡蛎60.

    主治:安神定魄。

    下奶

    组成:花粉12.  麦冬16.  生麦芽15.  党参15.  

    当归15.  通草15.  王不留行15.

    主治:调节内分泌

    鼻炎

    组合:灯草10.  煅牡蛎50.  浮萍、枯矾、冰片、

    郁金、苍耳子、辛荑各30.  大戟、甘遂(等量粉末散用)外加麝香1.3.

    主治:(外用)

    自汗、盗汗、“大汗伤阳”肺主汗

    组成:地骨皮10.  熟地10.  山芋10.  泽泻10.  

    丹皮10.  茯神10.  山药10.  麦冬10.  知母15.  

    五味子15.  龙骨10.  牡蛎60-120.  菟丝子10.  

    太子参10.  麻黄根15.  浮小麦20.  黄芪20.  

    桂枝20.

    此方注意大扶正之品的巧用,补阳为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甘肃“法”护中医药:将其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