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重度耳聋患者的新技术人工耳蜗置入术
2012-03-08 20:03:25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健康保健水平的提高,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增加老年疾病患者数量增加。目前,我国的听力障碍残疾人中约900多万是老年人。本版请专家讲解老年性耳聋的基本知识,同时介绍一种治疗重度耳聋患者的新技术,即人工耳蜗置入术。

  

  患者女性,73岁,原本性格开朗,近一年来却常与家人“闹别扭”,疑心加重,讲话也少了。在医院经听力检查被诊断为老年性耳聋。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后,与他人交流更加顺畅,患者心情也更加愉悦。

  

  

  患者男性,76岁,双耳渐进性听力下降20余年,一直佩戴助听器,后发展为极重度耳聋,佩戴助听器仍无法与他人交流。经过健康状况和期望值评估后行人工耳蜗置入术。术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言语识别率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态度大有改观。

  耳朵会“变老”

  就象人老后头发变白、视力下降、皮肤出现皱纹一样,随年龄增长听力也自然会下降。临床上将这种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性、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

  特点

  老年性耳聋开始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表现为对门铃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但尚可听清日常讲话。后逐渐出现中、低频听力下降,甚至分辨力下降,即可听见他人讲话,但分辨困难,只闻其声,不知其意。

  危害

  因该病较普遍,故许多患者及其家属误以为老年人“耳背”是正常现象,对其听之任之。实际上,老年人听力下降,不能有效交流,自身极其痛苦;若得 不到家属理解,会脾气暴躁或心理抑郁,影响身心健康。此外,听觉系统同样“用进废退”,老年人听力下降,长期不接受声音信号刺激,听觉系统对声音信息的处 理能力会很快减退,加重耳聋的程度;交流减少,也可加速精神衰老,使老年人的交往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大受影响。据统计,30%以上的脑萎缩和老年痴呆与耳 聋有关。因此,应重视老年性耳聋这个问题。

  让耳朵慢点“变老”

  虽老年性耳聋是耳蜗内听觉器官和听觉神经的一种退性行性病变,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不可逆的,但若及时干预,仍可有效保护老年人的残余听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治疗

  从临床来看,老年性耳聋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且一些药物本身可能有耳毒性,故不主张用药物预防和恢复老年性耳聋。配置合适的助听器(图a)是目前防治老年性耳聋最常见的方法,虽该方法不能治愈疾病,但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听力和防止听力障碍加重比较有效。

  助听器是可协助患者更好地聆听环境声响的辅助设备。该设备集收集、扩大和传导声音于一体,使听力障碍者有效地利用残余听力进行交流。

  与以往的模拟机单纯放大声音不同,现在的助听器已发展至数字信号和智能化水平,可通过频率判断滤过噪音,从而选择性地加强和辨别语音,减少杂音的干扰,如本网介绍的一例病例所示,可完全满足轻、中度耳聋老年人的需要。

  患者教育

  全科医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教育患者。

  ·一旦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应尽早佩戴助听器,因听力损害越严重,补偿就越困难,在听力非常差时配助听器其使用效果将大打折扣;

  ·与配眼镜一样,助听器须验配,选配不当会损害听力,故应至医院找专业人员选配助听器;医生会根据患者耳朵的大小做模,以选择合适的大小;同时根据电测听测试的结果,选择性调整频率,以保障效果,将可能的损害降到最低;

  ·老年人家属应理解患者“听不见”、“听不清”时的心情,不要讽刺或嘲笑老年人的“答非所问”,否则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应给予老年人更多耐心,消除听力障碍所致的孤独感,让其晚年生活更快乐。

相关热词搜索:治疗 重度 耳聋

上一篇:人工耳蜗植入能迅速有效改善患者的听障现状
下一篇:人工耳蜗置入术治疗重度耳聋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