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013-01-13 19:49:11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第二单元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4 5 2 11
ZL 1 3 1 5
 
第一节 充 血
 
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异常增多称为充血(hyperemia)。
 
一、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简称充血。
1、原因:生理、病理情况下,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或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细动脉扩张,动脉血流入组织造成。
2、类型: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减压后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长期受压,当压力突然解除示,细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引起的充血)。
3、病变:器官、组织肿大,呈鲜红色,温度升高
4、后果:多为暂时性血管反应,对机体无重要影响和不良后果
二、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器官、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简称淤血(congestion)。
1、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2、病变:器官或组织肿胀,暗红,在体表时可有紫绀,温度下降。代谢功能低下,镜下见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可伴组织水肿及出血。
瘀血性水肿(congestive edema)毛细血管瘀血导致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和缺氧,其通透性增加,水、盐和少量蛋白质可漏出,漏出液潴留在组织内引起瘀血性水肿。
瘀血性硬化(congestive sclerosis)长时间的慢性淤血导致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甚至死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加上组织内网状纤维胶原化,器官逐渐变硬。
3、后果:取决于淤血的范围、器官、程度、速度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表现为:淤血性出血、淤血性水肿、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淤血性硬化侧枝循环的开放。
 
19淤血不会引起〖HTK〗2004
A水肿                    
B血栓形成               
C变性、坏死
D纤维组织增生            
E实质细胞增生〖HT〗
答案:E
 
ZL1下列的哪项不属于淤血的后果(2005)
 A.水肿               
 B.出血      
 C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D.上皮组织增生       
 E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答案:D(2005)
 
ZL8不属于淤血后果的是(2005)
 A水肿
 B出血
 C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D上皮组织化生
 E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答案:D(2005)
4、几个重要脏器的淤血:
(1)慢性肝淤血:大体上表现为“槟榔肝”,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淤血,周围肝细胞脂肪变性。
槟榔肝(nutmeg liver):慢性肝瘀血时,小叶中央区因严重瘀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瘀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瘀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故称为槟榔肝
是瘀血就要想到中央区因严重瘀血呈暗红色!——中央静脉扩张淤血
瘀血型肝硬化(congestive liver cirrhosis)由于长期的肝瘀血,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消失,网状纤维塌陷后胶原化,肝窦旁的贮脂细胞增生,合成胶原纤维增多,加上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致使整个肝脏的间质纤维组织增多,最终形成瘀血性肝硬化。瘀血性肝硬化相对门脉性肝硬化病变较轻,肝小叶改建不明显,不形成门脉高压和不产生肝功能衰竭
 
病理学;2006-2-019.槟榔肝(nutnleg liVer)的典型病变是E
  A.肝小叶结构破坏
  B.肝细胞萎缩
  C.肝细胞坏死
  D.门静脉分支扩张淤血
  E.肝血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
 
ZL6槟榔肝是指肝脏发生了(2002)
 A.硬化            
 B.慢性炎症     
 C脂肪沉积    
 D.慢性淤血       
 E亚急性红色、(黄色)萎缩
答案:D(2002)
 解析: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慢性淤血过程中,肝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变性、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使得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称槟榔肝。
(2)肺淤血:肺体积增大,呈暗红色,切面流出泡沫状红色血性液体。镜下:急性肺瘀血特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部壁变厚,可伴肺泡间隔水肿,部分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及出血。慢性肺瘀血,除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更为明显外,还可见肺泡壁变厚和纤维化。
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肺瘀血时,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例题7.淤血不会引起(2004)
 A.水肿 B.血栓形成 C.变性、坏死
 D.纤维组织增生 E.实质细胞增生
答案:E(2004)
13.左心衰竭首先引起的病变是〖HTK〗(2001,2005)
A.槟榔肝
B.腹壁静脉曲张
C.脾淤血、肿大
D.脑淤血、水肿
E.肺淤血、水肿
答案:E(2001,2005)
 
第二节 出 血
 
出血(hemorrhage):血液从血管腔到体外、体腔或组织间隙的过程。
病理性出血按照血液逸出的机制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破裂性出血:由心脏和血管破裂所致。
二、漏出性出血: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所致。
1、原因:血管壁损害、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
2、病变及后果:出现体腔积血、血凝块、血肿形成。早期呈鲜红色,后期因红细胞降解形成含铁血黄素,而呈棕黄色。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和出血部位。
第三节 血栓形成
 
活体心血管腔内血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血栓(thrombus)。液——固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内皮细胞脱落后致血小板粘集,并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由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
内皮细胞具有抗凝和促凝两种特性。生理情况下,主要抗凝。
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Ø                       屏障作用:将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和内皮细胞下的细胞外基质分开。
Ø                       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和二磷酸腺苷酶(ADPà抗血小板凝集 前两者还舒血管
Ø                       内皮细胞合成凝血酶调节蛋白—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与血液中凝血酶结合,激活蛋白C,后者再与内皮细胞合成的蛋白S协同,灭活凝血因子V和VIII;合成膜相关肝素样分子,在内皮细胞表面与抗凝血酶III结合,灭活凝血酶、凝血因子X、IX等。
Ø                       合成t-PA,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促凝作用:
Ø                    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
Ø                    辅助血小板黏附:von Willebrand因子介导
Ø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血小板活化过程极为重要:
Ø                粘附反应 vW因子介导,最后血小板发生粘性变态
Ø                释放反应 ADP是血小板之间粘集的强有力的介质
Ø                粘集反应 Ca离子、ADP和血小板产生血栓素A2
 
2、血流状态的改变:表现为血流变慢及涡流形成,使血小板边集,导致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多见的原因:
Ø                       静脉瓣的存在
Ø                       静脉血流可出现短暂的停滞
Ø                       静脉壁较薄,易受压
Ø                       血流通过毛细血管到达静脉后,血液的粘性有所增加。
3、血液凝固性的增高:可分为遗传性高凝状态(最常见为第V因子基因突变)和获得性高凝状态两种。
二、血栓的形成过程及类型:
形成过程:
u                     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血小板与胶原粘附
u                     血小板释放颗粒
u                     ADP、5-HT、TXA2激活血中血小板,血小板发生变形,并相互凝集
u                     血小板凝集堆形成,凝血酶释放,激活纤维蛋白,网络红细胞和白细胞,最后形成血栓
血小板粘附小堆的形成血小板血栓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
 
例题10.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HTK〗2001
A.血管内皮损伤
B.新生血小板增多
C.涡流形成
D.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E.组织因子释放
答案:D
溶酶——这是溶栓的!
1、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粘集而成,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麻将牌
肉眼:呈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状,表面粗糙,不易脱落。
镜下: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
分布: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的血栓(疣状血栓)
2、红色血栓:又称凝固性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大体:暗红色,如血凝块。
镜下:纤维素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3、混合性血栓:
肉眼:灰白色和红褐色层状交替结构,也称为层状血栓。
镜下:血小板小梁(肉眼呈灰白色)及网络红细胞(肉眼呈红色),边缘可见中性粒细胞。
分布: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左心房内球形血栓;心腔内、动脉粥样硬化部位或动脉瘤内的附壁血栓。
白头红尾中间混
4、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DIC
 
例题3.纤维素性血栓主要发生在
 A.下肢深静脉 B.左心耳 C.微循环 D.心室壁瘤内 E.门静脉
答案:C
 
21血栓头部一般属于〖HTK〗2004
A白色血栓                
B红色血栓               
C透明血栓
D混合血栓                
E延续性血栓〖HT〗
答案:A
三、血栓的结局:
1、

相关热词搜索:执业医师 考试 历年真题 病理学

上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下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病理学)炎症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