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例颅内占位性鼻窦黏液囊肿
2012-12-30 11:01:19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鼻窦囊肿

  鼻窦黏液囊肿在临床上较常见。其病灶发展较缓慢,但常因旱膨胀性生长、压迫相邻眼眶或颅骨骨质而导致眼部或颅内症状,易与鼻窦原发性肿瘤相混淆。囊肿主体位于额窦,筛窦者文献报道较多。但囊肿经鼻窦明显突入颅内者,定位和定性诊断往往较困难,有时可误诊为脑肿瘤。既往关于此类黏液囊肿的影像表现报道较少。笔者总结了5例明显突入颅内并表现为颅内占位的鼻窦黏液囊肿病例,探讨其影像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突入颅内的鼻窦黏液囊肿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7-60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表现为 头痛、头晕3例次,视力下降l例次,记忆力下降1例次,左眼流泪1例次。5例均进行颅脑(或鼻窭)CT和MR检查,4例行增强CT或MR检查。5例均行手 术切除病灶并取病理检杳证实。

  CT检查使用美国GEBright16层螺旋CT机,行轴面扫描,层厚5-10mm。MR检查使用美国GESjgna3.0T超导MR扫描仪,扫描参 数:平扫采用FSE T2WI,TR2800ms,TE105ms;SE T1WI,TR 400ms,TE 20ms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 列,TR 8000ms,TE 204ms,TI 2000ms;CT增强检查采用二期扫描(动脉期、延迟期),对比剂使用碘普胺 (370mg I/m1)50ml,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MR增强检查采用SET1WI序列,行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对比剂使用Gd- DTPA,0.2ml/kg体质量。

  二、结果

  1.病变部位:起源于额窦3例、筛窦l例、蝶窦1例;囊肿主体均位于颅内(图1-6),其中位于左额部3例、右额部1例、额底中线区1例。

  2.CT表现:CT平扫5例黏液囊肿均表现为均匀低密度,边界清楚,占位效应明显,周围脑实质明显受压,但无明显水肿(图3);3例囊肿壁局部伴钙化(图3);5例黏液囊肿均示窦壁骨质吸收变薄或缺损,其中3例尚伴相应鼻窦内骨瘤形成(图6);

  3.MRI表现:MR乎扫4例黏液囊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图1,2),1例呈短T1、长T2信号;4例信号均匀,1例内部示多囊状分隔(图 5);5例囊壁及分隔示厚薄均匀,无明显壁结节。3例病灶部分被脑实质包绕,呈宽蒂与鼻窦相连:2例完全被脑实质包绕,呈窄蒂与鼻窦相连,无明显脑白质塌 陷征及周围脑脊液间隙征等典型脑外征象(图2,5)。5例DWI像上均呈低信号;行增强扫描的4例囊肿壁均示较明显强化(图4)。

  4,手术病理:5例患者均行手术开颅切除病灶并取病理切片证实,结果均为鼻窦黏液囊肿(图7),其中3例伴邻近鼻窦内骨瘤形成(图8)。5例中有3例术前做出正确影像诊断,2例术前误诊为脑内病变。

  1患者女,60岁。MR平扫矢状面T1WI示蝶窦黏液囊肿突入颅内额底部。囊肿大部被脑组织包绕,近蝶窦处可见宽“蒂”征(箭)2患者男,48岁。MR平扫冠状面脂肪抑制T2WI示左筛窭黏液囊肿囊突入颅内左额部。病变信号均匀,可见尖向筛窦的窄“蒂”征(箭)34与图1同一患者,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囊壁局部示条状钙化(图3,箭),MR增强扫描矢状面T1WI示囊壁明显均匀强化(图4,箭)5-8患 者女,47岁,左额窦黏液囊肿突入颅内左额部。MR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示病变几乎全部被脑组织包绕,仅可见一窄“蒂”与额窦相逋(图5,箭),内部可 见囊性分隔,为CT扫描骨窗示邻近额窦内骨瘤(图6,箭),病理示来源于鼻窦黏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图7,HE×200)及额窭内骨瘤(图 8,HE×200)

  三、讨论

  1.临床与病理:鼻窦黏液囊肿多呈膨胀生长,可引起窦壁变薄吸收、缺损,有时可突破变薄或缺损窦壁突入到邻近结构,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既往文献报道以 黏液囊肿突入眼眶者较多。而囊肿突人颅内且主体位于颅内者少见,可表现为位于颅内的占位性病变。鼻窦黏液囊肿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突人颅内者可压迫周 围脑实质而引起类似脑肿瘤的系列症状,最常见为头痛、头晕、呕吐等,考虑系囊肿膨胀压迫周围脑实质引起颅压升高所致。视力下降亦较常见,多为后组筛窦及蝶 窦囊肿压迫视交叉或邻近视神经所致。

  鼻窦黏液囊肿病因多为鼻窦窦口完全堵塞,窦内分泌物不能排除所致。导致窦口阻塞的原因可能有:(1)鼻腔鼻窦病变(或发育异常),如鼻息肉、鼻窦骨 瘤、鼻中隔偏曲等;(2)炎症或外伤导致鼻腔粘连,窦口阻塞。本组中有3例患者额窦伴明显的骨瘤形成,骨瘤可长期堵塞窦口,进而导致了鼻窦黏液囊肿的形 成。国内曾报道1例突入颅内的黏液囊肿亦伴骨瘤形成。病理上镜下囊壁多表现为大量的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结构,本组5例病理学特点均比较典型。

  2.影像表现:国内外文献报道鼻窦黏液囊肿发病部位最常见于额窦和筛窦,其次为蝶窦、上颌窦,与本组病例基本相符。CT检查多表现为鼻窦内膨胀生长的 囊性病变,伴邻近骨质吸收、破坏及向邻近结构内突人。囊肿边界多清楚,内部密度多均匀,多呈低密度,少数可呈等、甚至高密度,增强扫描囊壁多有强化。MR 检查囊肿多呈长T1、长T2信号,少数呈短T1、长T2信号。本组5例除以上的基本影像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征性表现:(1)黏液囊肿主体突入颅内者,多 显示一窄蒂或宽蒂与邻近鼻窦相连,这些“蒂”组织强化方式与囊壁一致,可能由囊壁及邻近鼻窦黏膜包绕而成:(2)囊肿主体完全被脑实质包绕者,缺乏明显的 脑外征象如周围脑脊液间隙、白质塌陷征等,定位比较斟难,易误诊为脑内原发病变;(3)本组有3例囊肿壁可见条状高密度钙化影,可能是部分囊壁长期钙盐沉 积所致;(4)本组5例囊肿尽管突入颅内并明显压迫脑实质,但无论体积大小,周围脑实质均末见明显水肿,笔者考虑可能与囊肿逐渐突入颅内并被脑实质包绕的 缓慢生长方式有关;(5)本组有3例在相应窦壁的骨质破坏医内伴明显的骨瘤,高度提示了鼻窦内的骨痛形成可能是导致窦口阻塞的重要原因,该特点与上述囊肿 形成的病理机制也相符

  3.鉴别诊断:鼻窦黏液囊肿有时容易与鼻窦或邻近结构的恶性肿瘤如眼眶肿瘤相混淆,特别是当囊肿突入颅内且被主体脑实质包绕时,更容易发生误诊,因此 鉴别诊断上,突入颅内的黏液囊肿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痫相鉴别:(1)发育异常所致的囊肿或蛛网膜囊肿:表现为脑外或腩内边界清楚,光滑的囊性占位,囊内呈类 似于脑脊液的均匀一致信号(或密度),多无分隔,增强扫描囊壁无强化;(2)表皮样囊肿:桥小脑角区多见,MHI在T1加权上信号略高于脑脊液,T2加权 上信号略低于脑脊液,DWI像上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无强化;(3)囊性脑膜瘤,多呈囊实性,壁多厚薄不均,脑外征象一般较显著,强化有时可见脑膜尾 征,与邻近窦壁的关系更多见压迫性破坏而无窄蒂或宽蒂相连。综上,尽管这种明显突入颅内的鼻赛黏液囊肿容易误珍,但仍有一些特征性影像表现可以用来协助做 出正确诊断,当发现“脑内”囊性病变并伴邻近鼻窭骨质破坏时,需仔细观察窦壁的骨质破坏区内是否伴骨瘤、囊肿与邻近鼻窭之问有无窄或宽的蒂相连、增强扫描 囊壁有无强化以及是否伴有高密度钙化影等特点、CT扫描对显示骨质改变及钙化情况较敏感,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则可多方位、多序列地显示病变信号特点及解 剖定位,二者互为补充,故术前需行两种检查以获得病变更全面的信息,以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关热词搜索:颅内 占位性 鼻窦 囊肿

上一篇:中晚期酒渣鼻可选外科根治
下一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需个体化治疗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