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频道 2014 年8 月学霸必读系列
2015-01-06 13:00:34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1、中国骨科医生执业现状堪忧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今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医疗保健体系并未相应得以提升,随着社会老龄化、国家和人民的要求日益提高、医院管理政策的改变均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医务人员常常会受到患者的法律投诉甚至暴力攻击,甚至威胁医务人员的人生安全。据不完全统计,2001 年以来已经有超过 40 名医生和护士遭到患者恶意报复。正基于此,西京医院的马真胜教授对中国骨科医生执业环境,尤其是近年来的改变进行相关评估。
2、综述: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方案
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在日渐增长,对患者个人造成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仍不清晰。无论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通常都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功能恢复。
疼痛是骨折愈合的最佳指标,但是 X 线影像学愈合表现出现的往往要比临床愈合晚。如果患者在进行主动运动时没有太多的疼痛,那么说明骨折是稳定的。发生肱骨近端骨折以后早期运动非常重要。无论骨折类型多么严重,保守治疗也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和大幅度伸屈相比,良好的肱骨头控制下进行小范围的运动可以更好的恢复功能。
3、综述: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 5 点建议
锁定钢板扩大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充分中和多种畸形应力、即使骨折部位骨质不良也能提供足够的稳定,而且不会进一步损伤肱骨头血供。
锁定钢板不能像加压钢板一样协助复位骨折,因此使用锁定钢板时需要医生采取适合骨折类型的技巧进行复位。在这里介绍的三种方法包括:杠杆(二部分内翻压缩型骨折)、纠正旋转(三部分骨折)、撬拨抬高(四部分压缩型骨折)。本文所讨论的原则和手术技巧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从而获得完美的骨折复位和固定,促使骨折愈合。
4、手术技巧:经皮胸、腰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
目前脊柱微创手术越来越流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不需要传统后路大的手术切口、不需要广泛剥离和牵拉椎旁肌肉、避免术后疼痛并缩短恢复时间。尽管经皮置钉已广泛应用于传统的脊柱退行性变疾病,但在创伤方面的应用仍然较少。
本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描述一种在二维透视下对创伤患者行经皮置钉技术并评估其临床准确性,其次是通过对无脊柱骨折患者的椎体进行研究来确定该技术的有效性。
5、胸腰部椎体骨折的支具治疗(综述)
在外科手术和器具发展以前,胸腰椎骨折只有采用卧床休息和支具治疗;如今,已有多种手术方法和器具,但支具仍是主流许多胸腰椎骨折的主流治疗方式。支具治疗胸腰椎骨折风险低、成本少、收益好,在许多病例中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相当。但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支具治疗的证据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旦决定采用支具治疗骨折,则必须对穿戴支具后的患者,进行站立前后位和侧位脊椎放射性摄片。支具的非顺应性可令患者产生不舒适感。此外,支具还与肺功能下降、躯体中轴部位肌肉无力有关。因此,支具的应用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范围,必须持续的监测患者有无出现并发症。
6、手术技巧:完全粉碎的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骨折累及腕关节面时往往需要切开复位关节面,但是目前临床上对完全粉碎的桡骨远端骨折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
手术采用腕背侧入路,术中发现患者的骨质质量较差,骨折块粉碎程度较严重,很难通过撬拨等进行复位,为此作者通过克氏针纵、横交叉的克氏针临时固定来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复位后用钢板进行确定性固定。
7、概念回顾:内固定物疼痛的诊疗
随着骨折内固定术适应症的增宽,临床医生面对的难处理的内固定物部位疼痛也在不断增多。在美国发生内固定疼痛需要通过移除内固定物缓解,但是并不能解除所有患者的疼痛。制定这类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临床检查结果。
治疗内固定物引起的疼痛对临床医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最重要的是临床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病史详细分析疼痛是否由内固定物引起的。患者也必须了解移除内固定物的风险和移除后疼痛仍有可能无法彻底缓解。
8、绷带加压可有效的改善踝关节损伤后肿胀
踝关节损伤后肿胀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急诊患者就诊时,若无明显骨折,则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者,口服消肿药物等改善肢体肿胀,上述对症处置措施之后,肿胀通常能在 2 周内得到缓解。
而对关节损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踝关节肿胀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下肢绷带加压包扎对踝关节消肿的效果更好,速度更快,可作为临床上首选措施。而下肢气压泵用于治疗踝关节损伤后的肿胀,其临床效果并不好于普通冰敷措施。鉴于其费用较高,不推荐其在临床中作为常规措施。
9、盘点青少年常见下肢过劳性损伤
少年过劳伤多见于足球、篮球及体操爱好者,约占青少年运动相关损伤的一半。如未能及时恰当诊治可导致慢性损伤。反复微创伤且每次损伤后休息时间不足是过劳伤的发病机制。由于儿童肌肉 - 腱失衡、姿势不当及感知力差等,更容易造成过劳伤。损伤可波及骨、软骨及肌腱,诊断较为困难。
下肢过劳性损伤范围较大。在年轻患者诉髋关节、膝关节、膝关节或踝关节疼痛时,医生应考虑到过劳性损伤的可能。详细查体非常重要。下肢过劳性损伤主要依靠保守治疗,但必要时亦应进行手术。过劳性损伤如未能得到及时诊治,可能会影响正常活动能力或造成长期功能障碍
10、概念回顾: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目前临床上使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胫腓联合损伤仍存在较多争议:1. 螺钉的直径;2. 螺钉的使用数目;3. 螺钉固定皮质骨的层数;4. 螺钉植入的位置;5. 拆除螺钉的时间。
作者建议使用单枚 4.5mm 的螺钉经三层皮质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并把螺钉保留在原位置,除非患者由于螺钉引起不适或踝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才考虑取出螺钉。
阅读更多精彩,可点击2014丁香园骨科频道精彩内容年度盘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腠理之病伤及骨骼:成人湿疹会增加骨折风险?
下一篇:多次局部复发累及髂骨的结肠癌罕见病例报道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